湿蒸桑拿天,消暑祛湿阳气敛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俗话说“大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已至,日晒、暑热、水湿互结,达到一年中的高峰,正是南方人常说的“桑拿天”。暑湿交蒸之下许多人有口渴身热、心烦气躁、身重困倦、食欲下降、大便稀溏等不适症状,一不小心就容易生病。这个时节养生应该注意啥?专家提醒,暑天人体阳气浮散于上,出汗较多,又易伤津耗气,因此这个时期的调养当以解暑祛湿,敛阳固表为重点。

吃——饮食有节防伏泻

大暑正值三伏天,暑热外蒸,高温难受,人们都想快速降温消暑。于是在酷热的天气里,常常出现类似这样的情景——打开冰箱,一瓶冰镇饮料大口大口地喝!但饮后往往又容易出现新的问题。因为暑热时期人体阳气浮散在表而里阳不足,若冷饮雪糕服食过多,寒邪直中,脾阳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导致各种胃肠疾病,尤其是民间所说的“伏天泻”则最为常见。

“伏天泻”以暑天腹泻为主要表现,常因饮食不节或饮食不洁所引起。暑热天气细菌等微生物容易滋生,食品一旦变坏应及时丢弃,切勿食用。时下流行自备午餐,人们常将隔夜饭菜用饭盒装起带至公司,中午使用微波炉适当加热后即行食用。但暑热天气隔夜饭菜经过一个上午的常温放置往往已有变化,甚至变馊变坏,如若加热不彻底细菌不能杀灭,吃进人体后容易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痛腹泻。

因此,暑热天气尤其注意饮食卫生,以熟食、温食为主,隔餐食物应彻底加热,少吃或不吃生冷、冰镇食物。如已发生伏天泻,可服藿香正气丸、整肠丸等药物治疗,但不可滥用止泻药,若腹泻症状较重、病情复杂应及时就医。

动——少动多静,运动宜选早晚

大暑时期天气酷热,人体阳气走于肌表,浮散于上,容易出汗,往往动即汗出,人体容易感觉疲劳。《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暑热天气应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注意顾护阳气、保持体力。烈日酷暑应尽量避免外出,减少露天日晒下活动,以防暑热高温汗出过多,损人阳气。

日常工作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闲暇时间可练字作画、听歌阅读、品茶赏花以静心宁神、敛阳降气。运动锻炼宜选择在气温相对不高的清晨或傍晚进行,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动阳生热,泄汗太过而致气津耗伤。

此时可选择较为和缓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健步走、瑜伽、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微微汗出为度,切记不可大汗淋漓。如若进行跑步、打球等强度较大的运动,应当控制时间,否则运动时间过长、汗出过多,不但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反而容易导致身体虚损。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映平 通讯员 宋莉萍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常吃这些食物摆脱湿气纠缠 四款粥最消暑

编者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吃的要求也由最初的吃饱演变为吃好,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怎么吃才能在满足味蕾的情况下,又能吃出健康呢?人民健康网为吃货们量身定制了一档《吃货指南

2019-07-30

大暑买冬瓜煲汤消暑 香港冬瓜销量较往日增1成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7月23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香港不少市民到街市买冬瓜煲汤消暑。有菜档档主说,当天多了些人买冬瓜,但也担心市民越来越淡忘这个传统。也有蔬菜批发商称,冬瓜

2019-07-24

健脾消暑吃白扁豆

扁豆进入药物学记载已近2000年,引为菜蔬食物的历史亦较悠久。其别名有蛾眉豆、羊眼豆、茶豆等多种,来源于豆科植物。扁豆可分为白扁豆、黑扁豆、青扁豆和紫扁豆。入药规定只用白扁豆的

2019-07-24

三伏养生 吃丝瓜解暑防燥、热水泡脚祛湿毒

编者按: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也开始了。民间有谚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多人认为伏天是锻炼身体养生的好时节,那么伏天如何养生,大家要注意哪

2019-07-22

高温天猪食欲下降,这六种饲料可消暑

夏季气温越来越高,对猪的生长发育是很不利的,会使猪的食欲下降,这样会降低的猪的抵抗力,容易产生一些疾病,因此对于猪场来说降温防暑成了首要工作。除了使用一些物理设备降温之外,在猪

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