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口水油”做火锅底料 慈溪一商家获刑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又到寒冷的冬日,火锅成了大家最喜爱的美食之一。约上三五好友去火锅店吃上一顿热腾腾的火锅可以说是非常享受的事,不过大家在大快朵颐时还需长个“心眼”。日前,慈溪法院审结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件,再次给餐饮行业敲响“警钟”。

  为降低经营成本

  凌晨回收废弃锅底油

  几年前,郑某从四川嫁到了慈溪,与丈夫一起在慈溪打拼。2009年,郑某从亲戚手上盘下了慈溪市东山路的一家店面,用自己老家的手艺,经营起了一家火锅店。

  郑某主要负责在厨房配火锅的锅底配料,丈夫负责买菜、杀鱼,另雇了3名服务员负责洗菜、端菜、擦桌等工作。店里的生意还算不错,每天打烊要到凌晨2、3点。然而,让食客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家火锅店里的油是“无限循环使用”的。

  据郑某交代,顾客用餐结束后,服务员们会把客人吃剩的火锅锅底倒到厨房一个专门的收集桶中,每天打烊的时候,郑某就会偷偷用勺子将桶内上一层红油刮出来冷藏起来。等需要时,将这部分“二手油”拿出来加热煮沸,以2:8的比例混合新油,制成新的火锅底油,供顾客食用。“吃剩的锅底倒掉太浪费了,现在生意不好做,东西都在涨价,这样做能降低点成本。”

  据统计,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间,郑某共提取了火锅锅底废弃油约150余斤,以此制作火锅锅底所得销售额达1万余元。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

  有期徒刑、惩罚性损害赔偿、从业禁止

  这类反复使用的火锅汤料,就是俗称的“口水油”,属于废弃食用油脂,是《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三批)》规定的非食品物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认定属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使用的。这种油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等,会在不同食客中传播疾病,且因反复加热还容易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郑某在生产制作的食品中加入有害废弃食用油脂并进行销售,侵害了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危及消费者人身安全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慈溪检察院依法向慈溪市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并请求对郑某处以价款10倍即10万元的惩罚性损害赔偿,这也是宁波全市首例食品类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经过审理,日前,慈溪法院对该案做出宣判,郑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公益诉讼部分赔偿10万元,由慈溪市人民检察院纳入公益基金依法管理;在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3年内禁止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多地“一夜过冬”!保暖内衣外卖订单环比激增10倍 火锅食材销售额增长69%

“这真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前两天出门冻得瑟瑟发抖,要是不能开暖空调就好了。”十一五后半段,气温骤降,很多人把毛衣毛衣从衣柜里搬出来,迅速下单购买保暖内衣、厚袜子等保暖用品。“这两

2022-11-05

冷空气启幕“吃货季” 汉口北火锅食材、预制菜热销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刘春)断崖式降温带来好胃口,火锅食材陡然走俏。据汉口北生鲜食材大世界介绍,随着武汉气温持续走低,肥牛、肥羊、肉丸、鱼丸、虾仁、扇贝及各种品牌预制菜

2022-11-03

降温!烧烤食材“凉”“火锅菜”热销!

逢年过节,烧烤食材成了‘香饼’,但这两天气温骤降,户外烧烤似乎受到了‘冷遇’,被‘火锅菜’取代。01气温骤降,烧烤食材靠“冷遇”“火锅菜”热销。上午10点,砖新农贸市场熟食区来

2022-11-03

武汉“火锅”搜索量增长超八成 羊蝎子火锅成为新的热门选择

记者周丹说,“天气突然变冷了。我们必须点些火锅,煮着吃,还要保温。”10月12日,记者走进该市闹市区,发现大街小巷不时飘来各种火锅的香气,麻辣、麻辣、鲜羊肉.市民围着火炉暖心的

2022-11-03

冷风吹热昆明商圈“温暖经济”火锅店“一桌难求”

最近几天,随着昆明气温的下降,市民们感到阵阵寒意。毛衣、外套、靴子取代了裙子、短裤、凉鞋,火锅店、奶茶店等生意也逐渐流行起来。10月12日,记者走访市区发现,随着寒意渐浓,市民

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