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百步村:老百姓的“怨”与“喜”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书记,我家条件好‘恼火’哟,您帮我建个卡嘛!”“领导,我没得娃儿,现在也老了,我要吃低保!”……在奉节县百步村,70多岁老人陈泽秀、朱开碧等人围着县委领导反映诉求。

  8月15日,对百步村来说是个特别喜庆的日子,在帮扶单位县委政法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倡议下,以村委会的名义成立了教育奖励扶助基金。这一天,帮扶单位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现场捐赠12万余元,县委雷德环副书记及有关领导嘉宾为该村18名优秀学生发放奖励扶助基金3.9万元。

  然而,这一幕,令在场的所有嘉宾没有想到,令村社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更没想到。驻村工作队队长龚建平当即决定,现场召开群众会倾听群众诉求,摸清事情根源。

  一场院坝会,开到群众心里“明”

  “贫困户的识别,以是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原则,严格按照‘四进、七不进’方法和‘八步二公示一公告’流程识别认定……”驻村工作队队长龚建平在讲完新增贫困户有关政策后问道:“刚才申请建卡贫困户的群众把自家的情况作了介绍,请大家评一评,是否符合新增贫困户条件?”

  “我觉得我们这个队没得比苏章益更‘差’的人了……”“对,目前只有他屋里稍微‘恼火’点……”这是在二社召开的一次群众会上的情景。

  紧接着,驻村工作队就市县数据比对“四类人员”清退政策进行讲解,并逐一公布近年来全村清退或稳定脱贫对象情况,让群众对脱贫攻坚和贫困户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收到了初步效果。

  为此,驻村工作队和村社干部定下了一个制度,每月必须集中到各社分片召开一次群众会或院坝会,会上必须落实4个固定内容,即:驻村工作队做政策主题宣讲,村支两委通报工作开展情况,集中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并就相关问题作回应。

  半年来,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赴各社召开群众会30余场次,收集处理群众意见120余条,下访接待群众20余次,妥善化解了刘德清、李志秀等老人的“兴师问罪”和“讨说法”。喜欢提意见的72岁的老党员李绍清称赞:“现在在家的都是‘老哥棒’,路也走不到好远,对政策也不晓得。你们这样‘走’下来,让大家都‘明’了,现在大家还是很满意”。

  一把平衡尺,量到群众心里“服”

  “同志,我来按‘拇指儿印’,今天按得到不?”“队长,今天会计得不得到村里头来,我找他好几回了……”“我想搞个救助,支书要我给主任说,主任要我找会计,我到底找哪个嘛?”这是驻村工作队吃住在村经常遇到情况。

  原来,百步村在2015年底完成整村脱贫后没有新的项目或资金投入,又因当年时间紧任务重导致脱贫效果不如周边2016年整村脱贫的明显,村社干部对当前脱贫攻坚认识消极,干群抵触厌烦情绪多。

  为此,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从健全落实工作制度入手,建立村社干部集体工作制,村四职干部和监督委员会主任、妇女主任、大学生村官同驻村工作队员每周一至周四在村上集中开展工作,周五至周日轮流值班,彻底解决了群众“上来”见不到干部的问题;完善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分片联系制度,及时掌握社情民意,畅通群众联系渠道,彻底解决干部“下去”见不到群众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只要公平公正摆在亮处,我们都没得意见,”这是听到群众最多的一句话。为此,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严格落实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和公示公开制度,涉及群众的政策福利必须一把尺子量到底,不得讲任何私人情。建卡贫困户张和平总是给帮扶责任人和工作队说:“我是一个‘日古扯’,按理说,我应该不算贫困户了”,并在第二季度收入核算时主动将一直作为秘密保守的“坐夜”收入告诉帮扶责任人。在干部大走访暨稳定脱贫自查清理的43户对象中,15%左右的贫困户是主动提出“稳定脱贫”的。

  一张规划图,划得群众心里“亮”

  16岁的谭金香今年高中毕业,在期待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又兴奋、又沮丧。兴奋的是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沮丧的是学费昂贵,家庭支付不起。母亲患有重病,手、脚因病严重变形,行走困难,只能在家做一些轻松的家务活。父亲因车祸致残,只能在家附近做点小工,家里生活十分困难。

  该村建卡贫困户118户483人中因学致贫达88户359人,当前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困难学生有78户 97人。今年和谭金香情况类似的学生就有10余名。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在帮助完善饮水补充、公路硬化、人行便道、水渠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倡导建立了全县首个村级教育奖励扶助基金。由村集体经济、帮扶单位专项帮扶和社会捐赠,对辖区内考入重点高中、全日制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优秀学生给予奖励帮扶,首期奖励优秀学生24名共4.7万元,在全村营造出重教兴学的良好氛围,培养优秀人才,增强造血功能。

  谭金香在接到奖励扶助基金时说,等她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挣到钱后,也要把挣到的钱拿出来一部分放在这个基金里面,让这个基金帮助更多像她这样因为学费昂贵读不起大学的孩子。

  该村由于青莲溪水库饮水资源保护禁止发展养殖业,近年来种过核桃、栽过板栗、发展过李子树,均无明显成效,群众对产业发展丧失信心,又苦于没有“出路”。71岁的陈永太老人为了不给后人添负担,今年种了10余亩水稻,由于自己年老多病,加之前几年做过两次大手术,种的10亩水稻全部请人帮忙,待稻谷收割变卖后支付工资,结果是“除了锅巴没得饭”。66岁的张元魁后人都搬离了本村,老两口随着年龄不断增大、身体状况日渐愈下,眼看自己发展的“产业”无人来“接手”,实在可惜,心疼不已。

  驻村工作队针对“荒芜土地多”和“在家劳动力少”等特点,结合县委整体布局,指导制定了产业发展三年规划。以村集体为主实施“公司+集体+农户”的产业发展思路,群众通过入股或流转的方式将土地统一到村委会,争取对荒芜土地集中整治,引进公司发展产业,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稳定增收。1000余亩的土地整治项目得到帮扶单位支持已进入规划设计,村社干部带头出资入股,落实群众利益链接机制,这让群众看到了希望,90%的群众已签订承诺书和协议书。张纯清等群众因为没有在群众会上签承诺书,几次跑到村办公室要求千万不要忘了他和儿子的土地,他们也要入股,跟着村集体发展产业。

  如今,该村基本形成了公平、公正、公开和坚持原则办事的良好氛围,群众由“怨”到“喜”发生了明显变化。(胡虹 龚建平)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部:解决老百姓吃肉的问题,首先要解决自给率问题

9月11日下午,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农业农村部

2019-09-12

经济下行压力日渐增大  老百姓普遍对物价上涨极为敏感

猪肉价格上涨根本原因在于猪肉供给的短缺,这其中有自去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部分地区生猪和能繁母猪的产能下降幅度非常明显。另外,由于夏季母猪受孕率较低,以及冬春受腹泻等导

2019-09-10

老百姓碗里不至于缺肉 不过我们却不能掉以轻心

从官方肯定的态度中不难看出,尽管今年猪肉减产已成定局,供给缺口短期内难以填平,但考虑到替代品禽牛羊等生产发展较快,适当进口增加,复产工作的展开以及猪肉消费下降等因素,今年肉类供

2019-09-09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谈生猪生产和供应形势——“老百姓碗里不会缺肉”

对于当前的生猪生产和供应形势,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轮猪价上涨,是非洲猪瘟疫情与周期性因素叠加的结果。目前,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春节前生猪价格仍将高位

2019-09-03

习近平: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

富民新村地处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习近平总书记21日上午来到这里,看望从山区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的乡亲们。他走进村民李应川家,小院洁净、住房敞亮、厨卫设施齐全。在客厅坐

201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