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一个个蜂桶打造出致富路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桂北多山,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们依托当地山高林茂的自然资源,养起了蜂。8月20日中午,记者乘车穿行在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北部黄沙瑶族乡的山路上,山道两旁草木茂盛,山崖旁矗立着一个个木桶,上面盖着一个大盖子,同行的围岭村瑶族村民苏桂生告诉记者:“这就是‘蜂桶’。”一个个蜂桶,构成了山区一道独特的景观。

人们常说黄沙有三宝“蜂蜜、干鱼、灵香草”,黄沙的蜂蜜在桂北地区颇有名气。而像苏桂生这样靠养蜂脱贫致富,很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已经形成了有山区特色的发展路子。

苏桂生养蜜蜂16年了,现拥有40桶蜂,年产冬蜜100公斤,每公斤卖400元。光蜂蜜一项,苏桂生的年收入就近4万元。

苏桂生的蜜蜂养殖在黄沙瑶乡属于中等规模,很具有代表性。

“我们一年只是在立冬过后收一次冬蜜,产量很有限;我们的蜂蜜基本上是不够卖的,要提前预定。”由于产量低,品质有保证,所以苏桂生的蜜糖几乎从不愁卖。

聊起养蜂,不善言辞的苏桂生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山民把打扫干净的蜂桶放置在通风干燥避雨的山崖边上,留几个洞,就等山蜂去安家,偶尔去查看下蜂桶有没有被其他动物撞翻、被虫子蛀、被松鼠偷吃等问题,平时几乎不用去管护。

“我们放置蜂桶,招徕山间的蜜蜂。我们这里草木繁茂,蜜源丰富。平日里,蜂儿就在山间采集百花酿蜜。”在苏桂生看来,放置蜂桶很有讲究,若放不好,蜜蜂不会在所放的桶内安家。

每到立冬过后,就开始一年一度地收割蜜糖。收获的多少,与这一年的天气有关系,雨水过多,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全是靠天吃饭。黄沙多雨,整体上蜜糖的产量不高,但由于是纯野生蜂蜜,一般会远远高出普通蜜糖的售价。

“我们黄沙的蜜糖是花蜜,重量要比水重,350毫升一瓶的矿泉水水瓶就能装一斤花蜜。外面的人来我们这里买花蜜主要是用来治病做药材养生的。”苏桂生说,“到了冬季,草木枯萎,花儿少了,蜜蜂饿了,我们就喂蜜蜂一些蜜糖水,所以春蜜的水分重一些,存放容易变质,质量没有冬蜜好。为保证质量,我们一般不向外售卖春蜜的。”

就这样,收完冬蜜,喂好蜂儿,越过冬,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又打扫干净蜂桶,开始新的一年。

“一般真的东西贵一点,这是自然的。”苏桂生说。

黄沙瑶族乡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证黄沙蜂蜜生产销售的规范化,打响品牌,促进蜂蜜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2018年9月,当地政府联合临桂区畜牧水产兽医局在临近的翻水村成立了黄沙瑶乡蜂蜜合作社,打造“一村一品一社”产业格局,促进贫困人口的就业与脱贫。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临沧临翔:“牛–菌–蔗”循环经济蹚出致富路

中央广电总台2023-08-10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章驮乡塘房村主动融入基层党建“一廊一带一片一道”建设总体布局,走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牛—菌—蔗”循环经济发展致富路,村

2023-08-11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蟹将”助力致富路

“哇,你们这个螃蟹可真新鲜啊!之前买的都是超市里的礼盒装,一点也不新鲜,现在看着从塘里捞出来,一个个张牙舞爪的!”9月17日,一走进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小尖镇郭庄村的兄弟家庭螃蟹

2019-09-19

山西店子底村的“红色”致富路

原标题:山西店子底村的“红色”致富路新华社太原9月17日电题:山西店子底村的“红色”致富路新华社记者晏国政、王劲玉金秋九月,收获的季节。62岁的孔双喜忙完地里的荞麦、谷子,又钻

2019-09-18

兰考“焦桐”长出致富路

50多年前,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大量种植泡桐;半个世纪后,兰考泡桐成了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摇钱树。据估算,今年产值将超过20亿元。河南兰考横卧黄河古道旁,上百年来受风

2019-09-12

稻蟹混养模式开出致富路

秋风起,蟹脚痒。随着米东区水稻进入成熟期,王则花家稻田里养了4个多月的螃蟹也已蟹肥膏满,开始上市。近年来,米东区以减促优调减水稻种植面积,通过“稻蟹混养”模式打造稻田蟹、稻蟹米

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