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破网络食品安全谣言的6大套路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食品造假的行为让人深恶痛绝,一些有图甚至有视频的食品造假行为更是容易让人对此深信不疑。然而这些看似声情并茂,现场感十足的食品安全“事件”,终究会在科学和常理面前露出马脚,最终以被辟谣收场。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钟凯博士撰文,对网络热传的食品安全谣言进行梳理,并阐述了简单的破解办法。关于谣言一“塑料大米”,视频中实际上这些塑料颗粒是工业原料,不可能拿去当大米卖。一方面是因为颗粒形状一看就不像大米,更重要的原因是塑料颗粒比大米贵得多。谣言二“塑料紫菜”。视频中的紫菜泡了之后撕不烂,实际上紫菜撕不烂是因为紫菜长得比较老,而塑料薄膜价格远超紫菜,不可能是塑料做的。谣言三“假鸡蛋”。专家表示异常鸡蛋都是真鸡蛋,有的是因为被冻过,有的是因为鸡的输卵管炎症,有的是因为鸡的饲料问题。另外,还有个视频是批量做假鸡蛋的,实际上是制作玩具,而其售价也比真鸡蛋贵得多。谣言四“假包菜”,实际上该视频是日本人发明的制作食物模型的方法,可以用于饭店、商场展示的菜肴模型、早教或家居装饰的道具等。谣言五“注胶虾蟹”。实际上视频中的黄色部分是皮皮虾的虾黄或螃蟹的蟹膏。谣言六“西瓜打针”。实际上西瓜内部为实心很难注射进物质,即时用针管外部注入其他物质,瓜瓤很快就会烂掉。西瓜的甜度和口感是通过良种选育和田间管理获得的,并非传言中的打针。谣言七“面条加塑化剂”,专家表示塑化剂价格远超面粉价格,实际上水洗出来的是面筋,成分以蛋白质为主。钟凯表示,对于这些有图有视频的谣言,具有特别耸人听闻、可以直观感受、便宜的食物造假、非山寨的知名企业产品造假、朋友圈本地生活号转发、“赶紧转,再不看就删”等诱导性标题等6大特征的食品安全信息是食品安全谣言的可能性很大。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对话黑龙江省农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首席专家陈实如何加快推进我省高端农机装备产业发展

智能除草机器人田间作业。深入半履带智能农机企业指导。近年来,我省农机产业技术创新不断,在耕作、播种、中耕施肥、植保、收获、智能监测、无人农场及智能农机标准制定示范技术等方面取得

2023-12-22

西农大助力团:农田之技助苹果芳香,专家指导促农民增收

为进一步推进合阳县金峪镇苹果产业发展,发挥“专家教授助力团”科技效能,为乡村振兴做好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专家王雷存教授前往金峪镇,

2023-11-10

沙特食品安全总局通过招标买入62.4万吨制粉小麦

外媒6月5日消息:沙特食品安全总局(GFSA)周一表示,该机构通过上周四举行的国际招标买入了62.4万吨制粉硬小麦,9月/10月交货。  这些小麦的蛋白含量为12.5%,CNF

2023-06-06

让网络谣言无处藏身!邀请你“贴标签”

中国互联网联合反驳平台权威反驳标签。当前,各种网络谣言不时传播,混淆视听,误导公众,破坏网络生态,扰乱公共秩序。记者获悉,今年8月以来,根据“清理和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

2022-11-07

延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国庆期间食品安全提示

国庆将至,为保障人民健康,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延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食品安全,科学健康消费。第一,采购新鲜食材。购买时,尽量从大型超市或农贸市场等正规渠道购

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