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70年开放发展 铸时代新章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这里是黔中腹地,自古素有黔滇锁匙之称。早在两千多年前,穿越云贵高原的“茶马古道”成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作为其中一个驿站,镇宁在历史上留下了“开放”的深深印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镇宁全县商业、饮食服务、波波糖、牛肉干、运输、民族工艺等行业纷纷兴起,波波糖更成了特色旅游商品,随着黄果树大瀑布的品牌风靡全国,1989年,镇宁被批准为省级“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开放镇宁”确立两年来,镇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2018年全县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工作评价指数分别位居全市第一、第二。

风正帆悬正可期,勇立潮头敢争先!70年间,镇宁经济社会发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汇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磅礴力量,2019年,镇宁成功脱贫出列;展望未来,镇宁坚持“大开放”理念,以“大开放”促“大合作”,扩大基础设施和发展平台、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社会民生和生态环保、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开放力度,创新合作模式,建设富美镇宁,开放镇宁,全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强县,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彰显城市魅力。

综合实力大提升

翻开镇宁7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史,一组组数据犹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奏响了这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发展奋进之歌。

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0.0555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08.7亿元,年均增长11.6%;人均生产总值从42元增长到2018年的37861元,增长901倍。

进入21世纪以来,镇宁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5.1亿元,比2005年的11.47亿元,增长2.2倍,比2000年的6.43亿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16.95%;财政收入从1949年的1万元发展到2018年的5.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52年的5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101.7亿元,2017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2.3%,2018年,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3%。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镇宁县委、县政府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改革创新,务实重干,全县三次产业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三次产业比例完成了从1949年83.6:0.9:15.5的“一、二、三”结构,到2018年21.38:22.26:56.36的“三、二、一”结构的华丽转变。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6年的100元增长到2012年的4666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17902元增长到2018年的2810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镇宁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工作总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强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持续打好“一二四”攻坚战,全力决战脱贫攻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高质量迈进。

惠兴高速、六镇高速相继竣工通车,完成镇宁至乐纪省道升级改造,基本完成乐纪至坝草国道升级改造,实施通村油路总里程750余公里,县城新客运站建成使用,14个乡(镇、街道)客运站先后启动建设;新增、恢复、改善有效灌溉面积7.34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4.58万人,建成纳井田水库;新建改造配电变压器324台,新建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30千米,水电站装机新增21800千瓦。

201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2017年首次突破“五个百亿元”的基础上稳步前进,呈现出“运行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有变、喜中有忧”的态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8.7亿元,增长13.8%,全市排名第一;财政总收入8.23亿元,增长6.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亿元,增长2.23%;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7%,全市排名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3亿元,增长8.3%,全市排名第二。

开放发展大提速

开放带动,创新发展。70年来,镇宁自治县向开放借力,创新活力,加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释放了“开放镇宁”的发展活力。

2018年,镇宁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持续推进“三权”促“三变”改革,着力推动农村生产力变革,1539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得到明晰,完成103.64万亩林地勘界确权和颁证,全面启动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工作。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保留的329项县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政务大厅办理,压缩办理时限66.46%,其中131项提速为即时办结。积极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年发放“五证合一”营业执照2661户。大力推进民营企业改革,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65.6亿元,完成民间投资70.5亿元。

改革提升内力,开放引来活水,2018年,镇宁全年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84个,新引进省外企业14家,成功引进大唐集团、碧桂园、中城投等一批500强企业,引入制鞋、电子元器件等一批劳动密集型项目,有力带动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增收。

改革开放,助推了镇宁发展,以脱贫攻坚为引领的民生工程开足马力,筑牢了“开放镇宁”的发展基础,提升了“开放镇宁”的新形象。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镇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超常规举措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制定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1+15+204”的县乡村三级指挥、调度、督导三大攻坚体系,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和夏秋攻势。全县所有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耕扶贫一线,3018名干部下沉帮扶21458户贫困户,大力开展脱贫攻坚“1+5”问题专项治理,群众认可度不断提高。“千企帮千村”行动深入推进,58家非公企业结对帮扶72个贫困村,为1688名贫困人口解决就业问题。全县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了镇宁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2018年,镇宁在14个乡(镇、街道)实现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农村中小学校医务室标准化建设、妇幼保健机构远程医疗、疫苗数字化监控系统建设等“五个全覆盖”,医疗保障力度不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脱贫攻坚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上调至每人每月93元,失业金上调至每人每月1344元。就业创业工作均衡推进,新增就业人数5632人,同比增长10.6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6%以内;创业带动就业1418人,发放创业贷款1940万元,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532人。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增长7.14%、9.86%,发放低保金5233.21万元,保障困难群众1.45万人。不断提高特困供养水平,投入385万元供养391人。

一系列民生“组合拳”,让居民生活迈上新台阶,腰包越来越鼓。2018年,镇宁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8014元、8822元,分别增长9.4%、10.1%,排名全市第一和第三。

创新发展再起步

从曾经的桐油之都,到如今的蜂糖李故里,沿着历史的脉络往回追溯,发展中的镇宁一直被外界瞩目。

而如今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一直因一产被外界瞩目的镇宁,如何再造夺目之光,完成属于自身的产业嬗变?

镇宁自治县县委书记庞琨说:“打造‘开放镇宁’,我们将以‘大开放’促进‘大合作’,扩大基础设施和发展平台、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社会民生和生态环保、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开放力度,创新合作模式,全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强县,实现‘开放镇宁’崛起。”

打造“开放镇宁”,镇宁自治县正搭建大平台,以城镇村为载体,以工业园区和石材产业园区建设为主抓手,做好中东部产业转移承接,目前工业园区引进了红星公司、汇景纸业等,石材产业园区晨春公司和天韵石尚公司两家龙头企业落户,打造石材产业基地,建设镇宁石材产业园区和贵州西南国际生态石材博览交易中心,建设贵州石材产业检测检验中心,致力于打造立足镇宁、辐射西南、影响全国的石材基地。

作为镇宁自治县石材产业发展的大平台,贵州西南国际生态石材博览交易中心建设之初就制定了宏伟的战略目标,致力于打造成以本地资源为依托,融国际国内石材名优品种、商贸物流、仓储、配套产品等全部生产性服务业为一体的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石材专业交易集散市场;安顺各县区、贵州各地区石材企业的总部基地;生产、工业旅游、休闲一体的绿色生态新型工业基地;集商贸会展、展示体验、研发设计、石文化创意、人才培训于一体的全国石材创新型示范基地。

该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约5450亩,总投资约70亿元。项目主要分为八大功能板块,分别为石材加工区、会展交易区、石材展示区、物流仓储区、创意设计区、配件配套区、文化体验区以及综合商务区。目前,项目一期核心区421.5亩加速建设,石材国际会展中心、石材展示区、中心广场等目前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在发展中,西南国际生态石材博览交易中心建设了中国石材矿权交易平台,为石材行业重点打造的一个融资、融智、融服务的交易平台,将有效解决石矿企业融资、销售等问题,打通行业内外资本投资石材矿权的通道。同时,引导石矿企业规范经营,争取政策空间与支持,为石材行业赢得发展空间。

现在,镇宁自治县正致力于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石材博览交易中心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和生态化发展,培育商贸新型业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并通过中心的聚集带动作用,积极融入全省“互联网+贵州石材”“贵州石材云”建设计划,在石材创意设计、物流、电商及国际化战略上走出一条新路径。

如今,镇宁以轻工业园区和石材产业园区为主的开放平台已经搭就。除了平台搭建,镇宁自治县用活开放理念,借船出海,积极融入贵州内陆开放型试验区、黔中经济区、贵安新区、安顺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区等重要平台,搭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经济“快车”,抓牢胶州、诸暨、花溪等对口帮扶“梯子”,加快县城与安顺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步子”,用活“国家发改委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全省扶贫攻坚示范县”“农村金融信用县”“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牌子”;用足招商引资这个“常规抓手”,在招商、亲商、安商上用情用力,积极引进优强企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筑牢脱贫攻坚基础,全面提升开放形象,打造经济增长极。(古宇 陈国平)

来源:安顺日报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镇宁:70年开放发展 铸时代新章

这里是黔中腹地,自古素有黔滇锁匙之称。早在两千多年前,穿越云贵高原的“茶马古道”成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作为其中一个驿站,镇宁在历史上留下了“开放”的深深印迹。新中国

2019-08-28

丹山碧水谱新章——南平践行“两山”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原标题:丹山碧水谱新章——南平践行“两山”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近日,部分在闽全国人大代表赴南平调研。代表们充分肯定南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经

2019-08-27

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战略和政策导向

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全面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发展质量,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农产品需求。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2019-04-22

宁夏多举措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记者从宁夏生态环境厅获悉:宁夏生态环境厅与农业农村厅联合出台方案,将通过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水质监测、排查水源环境风险等措施,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确

2019-04-17

宁夏将多举措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新华社银川4月15日电(记者赵倩、马丽娟)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日前联合出台方案提出,将通过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水质监测、排查水源环境风险三项措施,加强农村饮用水

201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