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再现“人说山西好风光”图景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5月12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舞蹈《鼓舞新时代》。当日,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山西日”活动在北京世园会园区开幕。新华社发(任超 摄)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王井怀)12日,北京世园会“山西日”活动开幕。走进山西园,70年来这片生态脆弱区域的“黄”“绿”之变,尽收眼底。

此次“山西日”活动,以“三晋新景观、美丽新家园”为主题。山西省室外展园面积为3050平方米,园区分为入口景观区、巍巍太行景观区、绵绵吕梁景观区、滔滔汾河景观区、悠悠文化景观区5部分,将建筑、绿植、花卉、文化融为一体,再现了一幅“人说山西好风光”图景。

位于黄土高原上的山西省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在吕梁山区,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相互叠加,一度陷入返贫与破坏生态的“死循环”。

近年来,山西致力于在一个战场上打赢“脱贫”和“生态保护”两场战役,在晋陕峡谷构建起一条长达600公里的绿色长廊,100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生态脱贫渐出成效。

汾河被称为山西的母亲河,流域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1/4。在北京世园会山西园,这条绵延700多公里的山西母亲河以全新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汾河流水哗啦啦”的背后,是山西省近年来实施的以汾河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战略。今年山西省又打响了汾河流域治理的攻坚战,到2030年汾河将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大河风光。

在这个省的西北角,有“塞外绿洲”之称的右玉县堪称70年来“黄”“绿”之变的最佳注脚。70多年前,这里林木覆盖率不到0.3%,狂风肆虐,黄沙漫卷,人们无法生存,只好“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

70年来,右玉人认准“种树”一条路,一代接着一代干。黄沙治住了,大地绿起来了。如今,右玉林木覆盖率达到54%,树种从过去的区区几种变成30多种,药用植物达到45种。

山西园荀子塑像前雕刻着一句话: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这成为右玉的生动写照。当年的“不毛之地”现在有野生动物50多种。步入右玉县的风景区,树上喳喳鸟鸣,林下流水潺潺,野鸡野兔时常出没,导游还会不时提醒“小心有蛇”。

(作者:王井怀)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的区划、意义及措施

生态脆弱区的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也比较薄弱,某个要素发生变化会给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尤其要注重生态平衡,保证生态系统的诸多要素处于

2021-05-31

山西:再现“人说山西好风光”图景

5月12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舞蹈《鼓舞新时代》。当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山西日”活动在北京世园会园区开幕。新华社发(任超摄)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王井怀

2019-05-13

世园会天田山核心景观区正式亮相

日前,在北京世园会天田山核心景观区,1.8万平方米的五色花田景观正式亮相。经过工作人员的紧张施工,美女樱、香雪球等20多类50余万盆各色花卉已经全部栽植到位,从永宁阁依阶而下,

2019-04-18

桂林漓江畔的“生态脱贫经”

走进桂林市雁山区草坪回族乡碧岩阁村,白墙灰瓦的房屋错落有致,木质台阶直通漓江,长长的沿江步道从摇曳的竹林间穿过,江边停泊着一些竹筏。几年前这里可是另一番景象。”竹筏

2018-12-28

漓江畔的“生态脱贫经”

新华社南宁12月27日电(记者刘伟、向志强)走进桂林市雁山区草坪回族乡碧岩阁村,白墙灰瓦的房屋错落有致,木质台阶直通漓江,长长的沿江步道从摇曳的竹林间穿过,江边停泊着一些竹筏。

201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