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产业扶贫系列报道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编者按: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其中产业扶贫是“五个一批”工程首要措施。为了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力度,推广我省产业扶贫的好路子,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近日,我厅联合湖北日报在省内开展了实地走访和调研,形成了系列报道。

找准脱贫“金钥匙”

——产业扶贫思辨录之一

选好、选准一个产业,是下好脱贫攻坚这盘棋的“先手棋”。选准了,群众脱贫有奔头;选不好,资金投入就会打水漂。

各地资源秉赋不尽相同,产业选择也千差万别。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何选准撬开锁的那把钥匙,考量扶贫干部的能力和眼界,也考评扶贫质量和成效。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我省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四大连片特困地区走访调查,探寻答案。
    贫困村的困惑

千挑万选,选准产业好难

郑家坳村,罗田最北的村庄,与安徽一山之隔,贫穷是这里的代名词。

发展产业,摆脱贫困,是每一届村两委班子最忧心的事。

依托自然条件,几年前,村里买了十几头肉牛发展养殖业,精心打造下,规模越做越大。

可规模一大,问题就来了——养殖污染无法处理。上设备吧,村里实力不够;任由发展,环境又不允许。两难之下,一个刚刚兴起的产业黯然衰退。
    去年,村支部书记郑新革听说“邻居”安徽金寨的灯笼椒产业做得风生水起,便带领村干部和村民去学习。

一番考察后,郑新革决定在村里试种20亩,看看成效再推广。3个月后,灯笼椒的丰收季来临,郑新革却傻了眼:原本应该拳头大小的灯笼椒,一个个像缩了水,只有番茄大小。请来专家鉴定,原来是土壤问题。后来几经改良,效果仍不尽如人意,灯笼椒产业因此又“夭折”。

记者调查中发现,产业选择难是不少贫困村的困惑。在脱贫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贫困村都零零散散发展了一些产业,但都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发展壮大。“产业扶贫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要么门槛高,要么风险大。”在实际扶贫工作中,不少驻村扶贫干部坦言。
  贫困村大多处在偏远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据调查,全省37个贫困县人均耕地面积0.84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山区主要种植作物以水稻、玉米、油菜、小麦为主,辅以蔬菜、林果、茶叶、药材、烟草等经济作物。总体看,产业普遍散、小、弱,深加工欠缺,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构建一村一品、多乡一业、一县几个骨干品种的支柱产业梯级结构,所有贫困村、贫困户至少发展一项产业或者参与发展一项产业。
           如何选准适宜的好产业?这是所有贫困村面对的共同难题。
           尊重市场辩证法
           不求“高大上”,但求“特绿优”
           提起土城村,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但说到“房县黄酒”,省内几乎无人不晓。
           家家酿黄酒,人人有手艺,房县土城村的黄酒酿造历史悠久。早些年,村民自家酿、自家食用,有些村民把多余的黄酒摆到路边,卖给南来北往的人,由于味道特别,竟引得许多回头客专程驾车前来购买。
           一些有头脑的年轻人从中嗅到商机,在网上注册了店铺,将家乡的酒卖往全国各地。从自酿自饮升级为商品销售,房县把黄酒产业作为重要扶贫产业加以扶持,如今,房县“百亿黄酒产业”,正带动当地百姓脱贫奔小康。
           房县黄酒产业给人的启示是,产业发展最终要面向市场,产品要想卖得出、卖得好,必须尊重市场规律。
           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贫困地区的优势是绿色生态,顺应市场规律,在产业选择上,不能一味追求“高精尖”,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另一方面,更要张扬特色,升级老产业,将劣势变成优势,“小而精”的地域产品同样可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赢得市场,有特色是前提,品质好是保证。记者采访中发现,适应市场需求、起点较高的扶贫产业往往发展得更好。打好“特色牌”,还需统筹规划,防止出现单一化、雷同化倾向。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县为单位,将产业规划做到村一级,专家考察后统一布局,这样能避免一个区域特色产品扎堆,出现一哄而上的“卖难”现象。
            如今,我省37个贫困县都拥有自己的主导产业,涵盖水果、茶叶、中药材、木本油料、特色养殖等方面,优质粮油和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基地达4865.86万亩。一个个特色农业产业正茁壮成长。
            久久为功看定力
            既要“短平快”,又要可持续
            农业产业培育周期长,而市场瞬息万变,如何让产业发挥应有的效应?“选准了产业,还须保持足够的定力,久久为功。”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认为。
  8月8日,武陵山脉深处,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一年一度的黄金梨采摘节如期而至,这是村民们庆丰收的日子。
  15年前,这里种下第一棵黄金梨树,当时农业专家来到黄坪村,根据当地气候、土质和种植习惯,选择黄金梨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起步之初也很艰难,卖相差、口感涩,市场不认可。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扶贫工作队接力,不灰心,不丧气,在品质和市场上下功夫。终于守得云开见日,黄坪村的黄金梨成功在法国拿到ECOCERT认证,连续多年来出口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为全省水果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黄金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产业扶贫任务艰巨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
            困难群众既要实现长久脱贫,也需解决眼前增收难题。采访过程中发现,不少贫困村多元发展,既有短平快的养殖业,又有管长远的林木产业规划;还有的贫困村一边发展经济作物,一边建生态观光园,发展乡村游。
            通城县四庄乡华家村,培植油茶、水果、花卉苗木种植等产业,在此期间,贫困户适量发展小龙虾、生猪等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小型产业作为过渡,摘“贫帽”的同时,实现长期“不返贫”。

关键要拧成“一股绳”

——产业扶贫思辨录之二

不会种怎么办?遇到风险怎么办?置身风云变幻的市场,不少贫困户顾虑重重。
  选准产业是第一步,关键还要带着农民干,让农民真正融入产业链。
  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如何探索有效的带动模式和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将“几根绳”拧成“一股绳”?一些地方的探索值得借鉴。
           创新生产模式解决“不会种”的问题
           顾教忠以前没种过食用菌,今年他成了村里食用菌园区的产业工人。
           去年3月,顾教忠所在的房县土城镇通省馆村修建食用菌园区,引进十堰市天禾合作社做技术支持,统一提供菌袋,负责技术和销售,农民生产“零风险”。
           村支书余永清介绍,全村168户贫困户,除少数无劳动能力的五保户、低保户以及外出打工人员外,其余人都参与了村里的产业发展。今年“摘帽”有把握。贫困群体中,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力基本选择外出务工,留守的贫困户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经营能力较差。如何让这部分困难群众参与到农业生产中?“首先要解决技术欠缺的问题。”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认为。
           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提出,力争每个贫困户主要劳动力至少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全省组建“最强大脑”,构建省、市、县、乡级农业专家服务网络,覆盖所有贫困村,农户需要什么技术,点菜下单,专家上门服务。
           只靠技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也难成气候,专业化和规模化是致富的必由之路。
           行走贫困村,“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比比皆是,各地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助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贫困农户规避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
           创新利益机制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农民想把农产品卖出高价,企业则希望能用更低的价格收购农产品,市场经济中,企业与农户似乎存在着某种天然的“对立”。
           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之间,能否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产业扶贫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十堰市神农蜂语公司每年需要大量蜜源,多年来由于蜂农各自为政,品质良莠不齐。2016年,神农蜂语公司通过返租倒包、劳务承包等方式,吸纳包括贫困户在内的300多名农户。公司先期免费向农户投放蜂箱,产出的蜂蜜订单回收,从中扣除蜂箱成本,剩余归农户所有。
           “农民有积极性,企业也受益。”公司负责人陈西喆介绍,公司生产出的蜂产品质量达到欧盟出口标准,畅销国内,远销海外。
           抱得紧,才能走得远,农户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逐渐拧成“一根绳”。
           红安、崇阳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吸纳农民务工,贫困户一手拿“租金”,一手拿“薪金”。发展较好的合作社,吸纳农民以资金或土地经营权入股,年底盈余分配时,贫困户可再领“股金”。
           黄陂、公安等地龙头企业赊租大棚给贫困户发展草莓、葡萄等经济作物,种苗、技术、销路由公司包揽,贫困户无障碍地进入到产业链条中,通过租金、薪金等多种方式增收。
           “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具备了较强的生命力。目前全省总结推广武汉市“三乡工程”、黄冈市“五位一体”、十堰市“三金模式”、恩施州“121+X”等一批先进模式,惠及265.9万贫困人口。
           壮大经营主体解决农民“长久”增收的问题
           采访中,多数企业跟农户双赢合作,也有一些企业初衷是为了帮扶、感恩社会。如果仅靠“情怀”,产业扶贫难以持续。保护和激发企业的扶贫积极性,既要有“无形之手”助力,同样需要“有形之手”添柴加薪。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邹进泰认为,扶贫企业壮大,农民才能稳定增收。政府资金可作为贫困户的股金注入企业,贫困户以此参与分红,使贫困群众既融入产业又确保受益,同时参与扶贫的企业也不吃亏、有奔头。
           目前我省制定了《依托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产业扶贫的指导意见》,企业带动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增收多少、是否建立稳定合理的增收机制等,可作为支农资金对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奖补扶持的前置性指标。
           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龙头企业走,真金白银精准洒向扶贫领域。据统计,去年37个贫困县累积支持资金达29.4亿元,为参与扶贫的龙头企业提供项目配套支持,并探索财政资金折资入股、增资扩股等方式,培育壮大产业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形之手”显威力,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猛。数据显示,今年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达到66199家,较2016年增长10%以上。

卖出去才是硬道理

——产业扶贫思辨录之三

春种秋收,大山里的农产品寄托着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
  贫困地区大多天蓝地净、山清水秀。然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常常让优质“山货”藏在深闺人不识。
  有产难销,脱贫致富就会沦为可望不可即的梦想。如何打通空间阻隔,畅通产销对接的链条,是产业扶贫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说到底,卖出去才是硬道理!
           架起通往外界的桥梁助力“产品出村”
           一条崭新的村级公路,从村头蜿蜒向外,延伸至城市的边界——这是恩施市二凤岩村脱贫致富梦开始的地方。
          “世外桃源”曾是二凤岩村村民的自嘲,因为没有公路进出,每年农民挑着自产的白柚去国道边卖,有时实在挑不动,白白扔掉一大半。
           路通了,天堑变通途。全村修建水泥路面70余公里,连接209国道的路口就有7个。只需半小时,村里的农产品直达县农贸市场。去年,村里发展水蜜桃产业,准备举办桃花节。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有的地方穷,穷在交通闭塞,村组之间多是泥巴路、断头路,富饶的资源“飞”不出大山。
           要想富,先通路。连续11年,省委、省政府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十件实事”,全省建制村通路率达100%,基本形成“乡镇公路联网成片、村与村全面循环、组与组路路相通”的农村公路网,美丽、生态的“四好”农村路成为乡村一景。
           便利的交通悄然激活农村经济,商贩来了,收购大卡车来了,寻找投资机会的客商也上门了。
           不止是路,水、电、讯等“硬件”同样具有先导作用,随着一系列基础性扶贫工程的实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通道豁然开朗。
           多元化“吆喝”产销渠道更通畅
           6月,全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在京启动,恩施硒茶引得客商纷纷点赞。对接会上,恩施州实现交易量7.5吨,交易额4000多万元。
           让大山中的农产品飞到千家万户,展会是一个十分便捷的方式。在国际农交会、农洽会、国际茶博会、武汉农博会等重要展会上,贫困地区龙头企业的身影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山货进城,消费品下乡,互联网时代,贫困地区的群众也加入了电商狂欢。省农业厅出台《关于支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进行网上营销,与省工商银行合作建立了“工行融e购绿色食品频道”,推荐采花茶叶等20多家绿色食品企业入驻该网上营销平台。
           斗鱼、抖音等热门网络平台上,宜昌的柑橘、潜江的小龙虾、恩施的土豆等荆楚美味,成为网红产品,为贫困地区的农副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提升宣传效应。
           对口帮扶地区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浙江杭州助力恩施州茶产业提升,实施机器换人、技术升级和标准化建设,改良茶叶品质,让更多的恩施茶“借船出海”。
           接“二”连“三”品牌铸就生产力
           把农产品卖出去是本事,如果能卖出高价,更显能耐。
           产自武陵深山毛坝镇的“利川红”红茶,一夜之间大放异彩,每天生产车间满负荷运转,订单已排到3年后。
           “利川红”的崛起,固然有偶然因素,但更多的是多年来对品牌的坚守。茶园施的是专门订制的羊粪有机肥,拔草全部人工进行,一旦被检测出农残超标,企业可终身拒收产品,“利川红”顺利通过欧盟462项指标的严格检测。
           绿色、有机是贫困地区农产品闯市场的重要法宝。近年来,一批精品果园、绿色茶园及稻虾综合种养等生态产业基地多点开花,23个贫困县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行动,24个贫困县率先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的“特”字越写越坚实。
           经过多年努力,宜昌蜜桔、秭归脐橙、武当道茶、恩施玉露等区域公用品牌开始崭露头角,品牌助力,农产品得以实现优质优价。
           农业天生具有与二三产业有机联结的属性,最贫穷的地方往往拥有最美丽的风景。省农业厅产业化处处长张纯军认为,贫困地区建基地的同时,应注重产业的融合发展。
           安陆打造“李白文化”,在白兆山下发展猕猴桃、葡萄等产业,70%的贫困村受益;竹溪发展“文化+农家乐”,年均接待观光、休闲、体验的游客10万余人次;巴东,弘扬古老的纤夫文化,将旅游与当地的特色产业深度融合,贫困群众从中得到实惠。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实现合理转化,“绿色”也能变“金色”。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河南:河南安阳市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最近几年来,安阳市把培养农业工业化龙头企业、强大农业工业化集群作为推动农业转型进级,加速农业生长方法改变,打造古代农业树模市的主要切入点,经由过程政策引诱、资金搀扶、手艺办事等

2021-05-26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哪些条件?农业产业经营化概述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当下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前提之下,推进农业行业化经营十分有必要,而且对于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至关重要,同样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提供了重要带动作用。那

2021-04-06

江苏泰兴滨江镇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争创泰州稻田养虾第一村

“一张龙虾网,倒出五六斤虾子,大的一只有一两多。”自今年6月以来,在泰兴市滨江镇新星村,村民张国际隔三差五从水田里收龙虾、一大早捕捞龙虾已逾百斤。龙虾刚出水面,就被在一旁等候的

2019-09-18

清洁生产低排放 满眼绿色好风景 ——心连心筑梦辉煌系列报道之三

7月6日,在2019年中国氮肥、甲醇技术大会上,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连心”)获评氮肥、甲醇行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7月25日,在2018年度石油和化工

2019-09-12

清洁生产低排放 满眼绿色好风景 ——心连心筑梦辉煌系列报道之三

7月6日,在2019年中国氮肥、甲醇技术大会上,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连心”)获评氮肥、甲醇行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7月25日,在2018年度石油和化工

201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