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莓做成大事业,新农人雷伟伟的致富经!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有人说,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多是“鲤鱼跳龙门”式的离乡进城,却鲜少见到“凤还巢”式的返乡归田。而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民这一职业正焕发出青春的生机。他们被称为“新农人” “绿领” “农村精英”,他们是1500多万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他们回答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解决了"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90后的雷伟伟就是其中一员!

201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读研究生时,雷伟伟机缘巧合下参加了 “科技小院”的活动,一个人负责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的草莓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有机会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不光要做好生产,还要学习销售、推广。不仅要帮助农户把草莓种好,还得有好价格!

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最初成员之间都是各自为政,单打独斗。雷伟伟接手之后开始整合资源,把小农户集中起来,改变大家固有的小农户意识和发展模式,带领社员们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我们的合作社也是一个田间学校,通过田间学校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科技农民培训,这些在合作社里并不仅仅是空喊口号,社员们真正因此受益。平常批发的草莓均价也就是3-10元左右,而雷伟伟合作社的草莓在旺季采摘能够达到100元/斤,如今尽管已经快到草莓拉秧的时节,也还能保持45元一斤的高价,对于这点,雷伟伟自然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之道。

一、咱们的草莓是无公害生产,统防统治,以防为主不打农药;二、品质好,品种多;三、合作社主打采摘,都是订单式的,跟很多的中小学、大型的企业做常年的合作;四、做好服务,让前来采摘的消费者学习农业知识,了解草莓的生产过程,知道如何挑选一颗好的草莓。

小小的草莓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只是普通的水果,外观可爱、果实香甜,但是对于雷伟伟来说,那是一份甜蜜的事业,是实实在在的付出和收获,也见证了她的每一滴汗水和每一次欢笑。

草莓,是我最甜蜜的事业,看到草莓从栽苗到后期结果,就是一种喜悦。而我们的技术能被农民接受,能带给农民实实在在帮助,让草莓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感觉我是被需要的,更幸福了。

尽管有着甜蜜的收获,但是最初雷伟伟刚跨入农业这一行,决定做一名“小农女”的时候,周围也有不理解和质疑。为何拿着研究生毕业证的小姑娘要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当农民?北京的大学生怎么会愿意屈身在这小小的一方草莓大棚里?雷伟伟没有丝毫犹豫过、怀疑过自己的选择。

在农村,你能用自己所学真正帮助到农民。草莓离不了我,农民也离不了我,现在农业产业的发展也离不了我,所以说我觉得是幸福的。我对农民更有感情,对农村更有热情。

雷伟伟的坚持有了回报,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她、对她的事业竖起了大拇指,对她的合作社赞不绝口。不过让雷伟伟依然有些犯愁的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来合作社,跟他们一起并肩作战。

我们园区有30多个工人,但是30岁以下的年轻工人只有四个,还包括我。年轻人不愿来,为什么?一、农业的附加值比较低,单纯靠生产种植,没有那么高的收益;二、工资没法跟城里比;三、工作环境不如城市。

尽管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道路走得越来越快,步伐也越来越稳健,可城乡发展不均衡带来的现实问题依然存在。这不仅仅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本身的努力,更需要国家和社会给新农人和现代农业更多的关注,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给新型职业农民,尤其是年轻人更多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在雷伟伟看来,这条路是光明而有前景的。

雷伟伟:我觉得我以后肯定是有大发展的,我们农业产业也是大有大发展的。我不是在简单的种地,而是在探索这个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一片农民增收。我是满足的,因为这是我的事业。

信息来源:致富帮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做新农人更有奔头

“我们这里有几样最拿手的菜,如香椿芽、花生芽、豌豆芽、绿豆苗等,几乎每个顾客都要点。”走进宝鸡高新区一家饭店,服务员向记者介绍。记者与几位朋友品尝后,只觉满口留香,而且价格也特

2019-09-19

干农业,很缺钱!新农人应该怎样做?(图)

有很多农友表示资金紧张,但自己不知道如何贷款!今天小农菌整理了相关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很多资金政策扶持农业经营发展,但由于农业经营者获取贷款信息的渠道比较

2019-08-28

专家农人蕉岭“论稻”把脉丝苗米产业发展

在世界长寿乡”——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航拍飞机缓缓升起,葱郁的稻田风光展现在眼前:整齐划一的农田、稻田作画,与周围的树木、鱼塘、村居构成一幅

2019-06-23

不宜偏爱下乡支农人员

三夏农忙季节,各地纷纷开展下乡支农活动。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缺乏科技、文化、卫生等专业人员的矛盾。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有些基层领导干部片面

2019-06-19

不宜“偏爱”下乡支农人员(图)

三夏农忙季节,各地纷纷开展下乡支农活动。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缺乏科技、文化、卫生等专业人员的矛盾。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有些基层领导干部片面

201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