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贾汪区:蔬菜安全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蔬菜是人们每天必须消费的主要食物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蔬菜产品的数量、花色品种、口味营养、时尚特色等方面得需求越来越高,而且更加重视蔬菜的质量和安全,这不仅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蔬菜生产对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我区位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黄淮海平原东南部,温光水土等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十分有利于蔬菜的生产,是传统的蔬菜生产基地。由于种植蔬菜效益好、周期短、市场需求大,我区把发展蔬菜作为发展高效农业和调整种植结构的重点。自“十五”以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据统计,2007年全区蔬菜复种总面积达到30万,虽然受到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总产量仍然超过30万吨,总产值达10亿元,经济效益7.5亿元,农民人均种菜纯收入近1200元,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全市五区首位。

  随着全市各地蔬菜种植面积扩大,供求形式发生明显变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迫切需要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为促进蔬菜产业升级,以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稳定种植面积和提高蔬菜种植效益,现对贾汪区蔬菜基地生产情况进行梳理并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一、蔬菜安全生产现状

  (一)蔬菜生产环境质量整体良好,但也有局部污染现象

  近年来,我们对全区2万公顷蔬菜生菜基地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价,共采集土壤样品100多个,灌溉水样品20多个,空气定位监测5个,按照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及绿色食品蔬菜产地环境要求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90%以上适合发展无公害蔬菜和绿色蔬菜。但也有部分菜地遭受污染,一是城郊206国道周围一些老的一线蔬菜基地,由于城市发展,受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污水污染,空气中总悬浮颗粒、二氧化硫、铅等指标超标,土壤中铅、镉、汞等重金属积累已有超标现象,不再适宜种植蔬菜;三是由于区域性土壤母质本底值较高,个别土壤样品汞、镉和地表水PH值超标;四是长期种菜的日光温室,由于施肥不科学,管理不当,土壤积盐和酸化现象严重,耕层土壤全盐含量达0.3%以上,肥力退化,蔬菜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

  (二)蔬菜无公害生产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但覆盖率和到位率不高

  根据我区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实际,坚持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突出质量安全和出口创汇的要求,在吸收国内外蔬菜便准话生产技术、总结归纳本地试验示范和研究成果及生产经验的基础上,修订辣椒、黄瓜等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50余项,加上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引用,初步形成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体系。但在收获后贮存、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技术标准还不配套。同时由于蔬菜生产大部分以一家一户为主分散种植为主,农户种植规模较小,加之基层推广服务还不健全,农资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禁用和限用农药混杂,蔬菜无公害标准化技术的覆盖率和到位率还不高。据百户调查统计,有35.9%的农户对无公害蔬菜的内容还不了解,有42.6%的农户对农药及其使用方法的了解来源于农药标签和说明书,有21.5%的农户不知道市场常见的高毒农药(如对硫磷、甲胺磷、克百威)为蔬菜上禁用农药,还有个别农户明知禁用而用之。

  (三)蔬菜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不少隐患

  自2002年以来,我区大力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以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为重点,狠抓标准制定与实施,在基地建设,投入品综合治理,认定认证和例行监测与市场准入等环节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蔬菜质量安全常规例行监督抽查合格率平均为10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到目前为止,全区已通过认证无公害蔬菜产地 7 个,共 3.3 万亩,无公害蔬菜产品12个。但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一是由于氮肥使用过量,导致叶菜类和部分根茎类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偏高;二是由于蔬菜上禁用的高毒农药在法律法规上没有禁止在其他作物和林木上的使用,市场上销售还比较多,加之其成本低,治虫效果好,蔬菜上使用高毒农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三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菜地污染的威胁也在逐步加重。

  (四)蔬菜生产初具规模,但加工流通企业少,产业化水平较低

  据统计,我区蔬菜复种面积已达30万亩,设施蔬菜3万亩,其余为常规露地菜。如大蒜主要集中在耿集、塔山及汴塘等与铜山、邳州交接乡镇,面积达10万亩,占全区蔬菜的30%。设施菜主要集中在紫庄、耿集等乡镇。食用菌主要集中在江庄、贾汪镇。设施蔬菜均为集中连片种植,规模都不大,且无加工企业带动,基地面积2.5万亩左右,占全区蔬菜面积的12.5%。绝大部分蔬菜靠经纪人、蔬菜营销协会运销和菜农自销,组织化程度低,市场风险大,蔬菜质量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二、加强蔬菜安全生产的措施与对策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蔬菜是我区农业的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蔬菜产业对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非常重要。针对目前蔬菜供求形式,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切实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是提升蔬菜产业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的战略选择。一是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对蔬菜的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准入将逐步推开,质量不高和有安全问题的蔬菜将受到抵制和禁止。只有不断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才能更有效的进入国内外市场。二是蔬菜产业升级的需要。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是蔬菜生产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的具体体现,只有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的要求发展蔬菜产业,才能为加工、流通提供合格的原料和产品,才能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农民增收的需要。目前蔬菜是农民在种植业中增收的主要来源,通过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使蔬菜产品顺利进入大中城市市场,保证蔬菜有较高的价格和种植效益,才能稳定面积和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必须大幅度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杜绝工业“三废”的污染,这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五是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需要。

  (二)科学规划,建好基地

  加强蔬菜安全生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科学搞好规划,抓好基地建设,控制源头污染。一要认真搞好规划。按照《贾汪区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的要求,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农业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结果为依据,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基础上,切实做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划定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并严格加以保护。二要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优质蔬菜安全生产的前提。要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认真贯彻实施《江苏省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在防治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废弃物污染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良性循环,减轻蔬菜的病虫危害。三要切实抓好农业投入品的综合整治。坚决贯彻《农药管理条例》、《徐州市农药经营使用管理条例》。加大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杜绝在蔬菜上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四要引导和教育菜农树立守法意识、公民诚信意识和大局观念,自觉抵制和互相监督违规使用投入品的行为。五要创建一批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典型带动和辐射效应,促进基地建设。

  (三)加强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标准的覆盖率和到位率

  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是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措施。一要加快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根据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大力引进示范优质高产蔬菜新品种,及时推广更新抗病虫、产量高、质量好、适宜加工出口的新品种;对于保护地栽培的蔬菜要选用耐低温、弱光、抗病的茄果类和瓜类蔬菜新品种,如番茄、辣椒、黄瓜、笋瓜、茄子等;对地方特色蔬菜品种,如大蒜、土豆等进行提纯复壮;同时注意引进开发适应性强的稀有品种。二要大力推广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加强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的试验示范,按照不同品种和茬口,制定和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重点推广棚室内二氧化碳气肥、粉尘剂、烟雾剂、防虫网、遮阳网、反光膜、粘虫板、生物农药、膜下暗灌、滴灌、瓜类嫁接,轻基质无土栽培、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三要加强生产示范和技术培训。结合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对菜农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和质量安全生产意识培训,印发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实施“标准入户”工程。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在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培育科技示范户和种菜大户。并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提高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四要逐步建立规范的蔬菜生产记录档案,加强对蔬菜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四)加强例行监测和监督,促进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检测检验是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要不断增加投入,完善检测手段和网络,形成以基地、市场和企业的农残速测点为重点的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一要加强对蔬菜产地环境监测,建立定位监测点,对菜地土壤、灌溉水和大气环境定期监测和评价,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对不符合蔬菜无公害产地环境要求的菜地要进行净化修复和改作他用。二要加强对蔬菜生产投入品的检查和监测,对“三证”不全、标识不清、质量不合格的农药、化肥和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不得使用,并坚决查处。三要对主要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蔬菜产品进行例行监测,逐步提高检测覆盖面和频次,进一步完善蔬菜质量安全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杜绝农残超标蔬菜进入市场和百姓餐桌。

  (五)加快发展加工流通企业,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

  蔬菜产业化是标准化的主要载体,是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推动器。一要制定优惠激励政策,引进外资、民资和工商资本进入蔬菜生产加工流通领域。二要鼓励和帮助相关企业参与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蔬菜加工出口企业,可采用土地流转方式,反租农民土地,自建基地,做到“五统一”实现标准化生产。其他企业按“企业+基地+标准+农户”模式,规范订单内容,建立信用机制。三要鼓励和组织相关企业注册商标品牌,申请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志认证和使用,在超市和农贸市场实力无公害放心蔬菜销售专柜和销售区,鼓励蔬菜生产基地和产销协会在大中城市设立无公害放心菜直销窗口,使蔬菜生产加工流通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蔬菜质量安全责任主体,促进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和产业水平的提高.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4月份“菜篮子”价格季节性下降 主产区蔬菜上市正当时

4月份“菜篮子”价格季节性下降主产区蔬菜上市正当时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菜篮子”指数为122.96,环比下降3.48个点,同比下降5.37个点。其中,

2024-05-08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镇泰西村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方

2023年10月31日,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镇泰西村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方,迎来了机械化收割的盛大场景。这片精心呵护的水稻田,经过农机人员的熟练操作,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

2023-11-01

秋季蔬菜管理要注意这四点

目前是秋菜的缓苗期,要加强对秋菜的管理。加强环境调控,做好遮荫降温工作,通过遮阳网、遮荫布、洒泥或降温剂等物理措施进行干预,营造相对适宜的温、光环境。避免高温强光等不利因素的影

2022-11-07

记者走访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水果肉类价格均下降

“十一”假期就要到了。北京的蔬菜水果肉类供应怎么样?昨天,记者走访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现,蔬菜、水果、肉类价格呈下降趋势。西红柿批发商赵世刚告诉记者,最近西红柿供应充足。

2022-11-07

广西这家企业成功签约加工30万只肉羊预制蔬菜 金额1亿元

2022年9月26日上午,中国-东盟装配式蔬菜产业发展大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都安瑶族自治县组织企业参展,成功签约亿元项目。本次预制蔬菜产业发展大会现场共签约预制蔬菜产业投

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