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推出蔬菜作物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韭蛆是危害韭菜生产的一种主要害虫,因为幼虫生长在地下难以防治,以至于“韭菜农药残留超标”的疑虑成了很多消费者心中的困惑。现在一项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张友军发明的物理防治技术正在推广,有望彻底消除消费者心中的阴霾。

  张友军研究发现,韭蛆幼虫生长在土壤表层5厘米深处,只要3个小时处于40℃以上就会死亡。基于这一发现,他的团队发明了“覆膜增温法”技术,通过在地面铺设透明薄膜,在合适的季节只需 一天时间就能将韭蛆幼虫彻底杀死。

  “覆膜增温法”技术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作物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的内容之一,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寿光举办了现场展示会,集中展示了这一模式的示范效果。一位种黄瓜的农民高兴地说:“凭着新技术,一个大棚一天能增加50公斤的产量,肥料减少10公斤,灌水也少20方!”

  资料显示,我国蔬菜总面积3.2亿亩,总产量7.69亿吨,分别占世界的43%和49%以上,稳居世界第一,总产值位居我国种植业之首。在保障蔬菜周年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就业等方面作用巨大。其中设施蔬菜达7000万亩以上,占蔬菜供应量的40%以上。

  但是,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也面临着化肥农药超量使用导致的产品安全隐患,产地环境污染风险增大与劳动力成本日趋升高导致的经济效益下降,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我国蔬菜产业的绿色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将“蔬菜作物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列入了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牵头,组织院内外 12 家单位联合实施。它以实现设施蔬菜绿色发展为目标,集成了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连作障碍克服、水肥精准调控、环境智能化控制等国内外先进技术及装备,建立了我国设施蔬菜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该模式能够减施化学农药40%以上,减施化肥30%以上,节水20%以上,节省人工40%以上,增效15%以上。目前在蔬菜之乡寿光建立了核心示范基地1300亩,辐射推广面积已达30万亩。

  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于贤昌介绍,该模式由日光温室环境一体化智能控制技术、克服连作障碍的设施蔬菜根区环境优化技术、蔬菜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技术等十项核心技术构成,体现了设施蔬菜绿色发展的“三健康一高效”示范效果,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生产者健康、产地环境健康和经营者的高效益。它突破了抑制我国蔬菜绿色发展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产地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下降的三大瓶颈,对于推动我国蔬菜产业的绿色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4月份“菜篮子”价格季节性下降 主产区蔬菜上市正当时

4月份“菜篮子”价格季节性下降主产区蔬菜上市正当时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菜篮子”指数为122.96,环比下降3.48个点,同比下降5.37个点。其中,

2024-05-08

【万千气象看云南】勐景来:“村寨+景区”走出现代化边境乡村文化旅游新模式

新华网西双版纳4月2日电(记者梁甜甜)蜿蜒的打洛江、精美的塔林、别致的傣族民居……独特的景观格外引人瞩目。“万千气象看云南”采风团队一行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

2024-04-03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从了解氮肥种类开始!

氮肥,一种关键性的植物营养元素供给源,其主要种类多样且各具特性。根据化学性质和形态的不同,氮肥可以划分为铵肽氮肥、硝碳氮肥、铵态硝态氮肥以及酰胺肽氮肥四大类。对于长期生活于北方

2023-11-15

建行云南省分行“银行+期权”模式助力蔗糖农企避险 规避糖价下跌损失

新华网云南频道云南是全国产糖大省,临沧是云南省内最大的蔗糖生产地,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作为当地最大的蔗糖全产业链企业,每个榨季白糖(6957,-1.00,-0.01%)交易量逾

2023-06-22

重庆完成秋季农作物种子市场专项检查抽检工作

按照农业农村部、市农业农村委种业监督执法年度活动计划和《重庆市种子站关于做好2022年秋季农作物种子市场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确保我市小麦、油菜、

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