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河豚小瓜虫病症状 病鱼表现反应迟钝,体色发黑,体表有白色粘膜,游动异常,常常白肚皮,侧转或在池边池底摩擦,食欲不振。小瓜虫主要寄生于河豚的躯干、皮肤及鳃瓣上,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囊泡,尤其是河豚的鼻腔出现两团粘液性附着物,严重时鼻腔可被小瓜虫蛀通。

1、河豚小瓜虫病病原 多子小瓜虫。

2、河豚小瓜虫病症状 病鱼表现反应迟钝,体色发黑,体表有白色粘膜,游动异常,常常白肚皮,侧转或在池边池底摩擦,食欲不振。小瓜虫主要寄生于河豚的躯干、皮肤及鳃瓣上,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囊泡,尤其是河豚的鼻腔出现两团粘液性附着物,严重时鼻腔可被小瓜虫蛀通。镜检可以发现鳃组织粘液增多,虫体周围的鳃片上皮细胞增生,肿胀坏死。

3、流行 小瓜虫的寄生对河豚鱼的规格和年龄没有严格的选择,一般多发生在冬末和初春水温较低时。此病感染性强,病情扩散迅速,部分池塘发病率可达80%以上,常引起大批死亡。

4、河豚小瓜虫病防治

预防:在发病高峰期,可使用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控制池水的有机物含量,可以缓解小瓜虫的暴发。

治疗:①可通过控温养殖,将水温上升到30℃左右,2~3天后,小瓜虫可自行脱落。②当小瓜虫的危害较为严重时,可用0.08~0.10mg/L硝酸亚汞全池泼洒,同时每千克饲料用鱼虫必克1~3g拌饵投喂,4~5小时后换水。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北京将出台河豚鱼烹饪标准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获悉,北京市将出台河豚鱼烹饪标准,目前已召开了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专委会及肆月河豚等10余家河豚鱼烹饪起草发起单位代表,针对红

2019-09-17

养河豚要注意什么?河豚养殖的注意事项

河豚也叫气泡鱼、吹肚鱼、气鼓鱼等,它是著名的长江三鲜之一,其味道十分鲜美,在市场上颇受消费者喜爱,经济价值高,现在也有了一定规模的人工养殖数量,养殖效益十分可观。那么我们人工养

2019-07-10

西安市餐饮单位禁采购加工制售河豚鱼四季豆发芽土豆及野菜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容易引发食物中毒。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饮食合理搭配,少食油腻和生、冷食品。针对夏季食品安全特点,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预防食物

2019-07-04

剧毒的美味!初夏河豚产卵毒性强

民间有河鲀味美诱人的说法。河豚鱼体内含有一种剧毒的神经毒素——河鲀毒素。河豚毒素是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为自然界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物质之一,中毒后出现口、唇、舌尖、手指轻微麻木等

2019-05-27

河豚产卵季毒性最强勿误食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就河豚鱼发出消费警示:近期是河豚鱼产卵季节,此时河豚毒性最强,也是河豚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大家切勿误购、误食河豚鱼。消费者在选购时要仔细辨别“跳跳鱼”(弹涂

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