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种粮模范“点亮”的脱贫路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盲人种粮模范点亮的脱贫路

  广西兴安县村民文教书致富不忘带领乡亲们一起富

  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崔家乡石埠村,不少村民说起文教书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个人不简单!

  村民们说文教书不简单,一是他作为盲人,能干出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一番事业,成为受政府表彰的种粮模范,另外就是他自己富了,还不忘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请人帮种田,贫困户和残疾人优先

  文良元是文教书的发小。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开着耙田机在作业,伴随着隆隆的机声,文良元干得热火朝天。

  文教书家种的田多,要找人帮他干,他对我很关照,挣钱的活首先想到我。文良元现在是文教书的专职农机队长,文教书购买的农机,基本上是他开着作业。每年从他那里领两万多元的工资。说起这位发小,文良元满是钦佩:教书是残疾人,本来我该帮他,可现在是我沾了他的光。

  文良元如今日子过得很滋润,去年刚帮儿子买了小车,还给儿子买了一台小型挖掘机,我们家能有今天,少不了文教书的帮衬。文良元家先前过得很紧巴,是贫困户,过去买酒都经常找人借钱,现在天天有酒喝。

  能帮乡亲们脱贫致富,文教书也很自豪,我请人帮种田,优先照顾贫困户和残疾人,现在常年请8个人,农忙时最多请几十个人,都是附近村民,很多是聋哑人、残疾人。

  文教书种粮规模最大的时候,有700多亩。那时很多村民都出去打工,地撂荒了,他就承包过来。这几年,村民们也惜地了,合同到期想自己种,文教书的种粮规模减少到400多亩。即使这样,他每年仍能产40多万斤稻谷,发给帮他种田的村民20多万元工资。

  见识文教书的神奇

  文教书的种粮之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那时候,他种着自家的七八亩田。村里谁出去打工,就把田送给他种。最开始尝试耕作10亩荒田,收成不错。随后他又承包了30亩。他发现,越种越上手。搞规模种粮,收益很稳,不比搞别的差。于是他不仅在本村承包田地,还到邻村租地,文教书种田的规模越来越大。

  很多人好奇,一个身体健全的人种这么多地都不容易,像文教书这样的盲人,怎么可能做得到?

  采访中,记者亲眼见识了文教书的神奇。

  首先是他超常的记忆力。村里哪里是道路,哪里是房子,哪里有树,全村有多少块田,哪个地方是谁家的田,每块田的田埂在哪儿,他都记得一清二楚。仿佛脑子里装着一套精密的电子导航地图。不需要别人指引,他都能带记者到任何想去的地方,甚至是精确到哪一块田。

  手机中保存的100多个电话号码,文教书都能倒背如流。只要跟他打过一次交道,告诉他两三遍电话号码,他就能牢牢记住。要联系外面的老板,他随口就能报出五六个号码。采访中,文教书业务繁忙,那部老式直板手机不时响起,凭着手机报出的号码,他马上就说出对方的名字。他一边跟记者交谈,一边从容不迫地安排各种农活,调配人工、机械,联系农资商、加工厂,让接触他的人都感觉神奇。

  虽然没上过学,文教书却有着非常厉害的口算能力,过去家里养猪,收猪的老板用计算器按半天还没算出来,文教书却脱口就报出了数,和计算器算的不差毫分。他跟着别人去收稻谷,买了六十多包,一下就算出来了。这多亏了爷爷小时候对我的训练,冬天烤火时,爷爷就经常拿家里卖稻糠教我算账。文教书说。

  让人惊奇的还有他超常的感知能力。

  手握一根竹竿、脚穿一双拖鞋,在不到30厘米宽的田埂上如履平地。文教书感知方式挺特别:靠竹棍敲击出的声音辨别方位,判断水深,仿佛蝙蝠靠超声波反馈来定位。

  当地农业技术人员介绍,盲人文教书能种好田,靠的是一套普通人不具备的绝技:敲田看水,摸苗知虫,抚茎问症。凭着一根竹竿的敲击,就知道田里该不该浇水了,用手摸一摸稻茎,就知道得了什么病虫害。

  双手抚摸稻叶,根据叶子的形状、质感,上面的虫卵,就知道得了什么病虫害。像什么纹枯病、稻飞虱、卷叶虫,都逃不过文教书敏锐的双手。

  纹枯病是水稻的一种常见病,往往造成谷粒不饱满,空壳率增加。文教书上手一摸,就能判断出来。这种病一般发生在水稻秧苗期至抽穗期,抽穗前后最高发。最初在靠近水面的叶子上出现,摸到叶子上的病斑,就大体能判断了。

  文教书脑子里也装着一本日历,哪天该买稻种,哪天该播种,什么时候该田间管理了,什么时候该收割了,他心里计算得清清楚楚。每走到一块田边,他就能讲出这块田多大,种了什么品种。走过一块田时,他马上能讲出现在是另一块田了。

  文教书种田的经验也是源自多年的实践学习,为管理好稻田,他一有空就请教农技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或其他种植户。靠着惊人的毅力,文教书经过艰苦摸索和不断积累经验,种田的各个环节,从种到收,从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到销售,每个环节他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应付自如。

  感念他人的帮助,一直在努力回馈

  说起他的经历,文教书的家人和邻居们都感叹他的不容易。他的父亲文德增说,小时候为了补贴家用,文教书晚上下河捉泥鳅、摸田螺,第二天一早拿到市场卖。后来,还到桂林学过两个月盲人按摩,也养过兔子、鸭子,养过鱼、种过菜,开过小卖部,有的能赚点钱,但很多都赔了钱。这么多年下来,文教书认准了,种粮还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种田不用交税,还能领补贴,多好!受益于国家惠农政策,文教书的种田热情比刚开始时更高,种完水稻后,也尝试种一些效益更高的甜玉米、糯玉米。

  回顾走过的路,文教书向记者袒露心声,能成就今天的一番事业,有自己的艰苦努力,也有很多好心人的帮助,还有政府的关心扶持,这些他都铭记在心,希求回报。

  文教书因为从小弱视,他没去上学,在家跟着大人干农活。小时候看东西就模糊,像在月光下一样,那时候还能看路,能从田里自己扛稻谷回家。17岁时突然加重了,以后越来越厉害,最后完全看不见了。文教书回忆说。

  刚开始种田时,周围的邻居经常来帮忙。后来他在村里开了一个小卖部,村民们也常帮他送货。最初搞规模种粮时,他没有经验,管理很粗放,一亩地才产四百多斤稻谷。后来,县乡农技站给他指导,帮他把产量提高到1000多斤。买化肥农药,有时候资金紧张,一些农资经营户照顾他,让他赊账先拿货,等卖了粮再去结算。有段时间,他尝试种菜亏了本,县乡给他发了补助。他成为种粮大户后,县里更是对他进行重点扶持。因为产粮多,除了交售给国家外,他还在县里帮助下开了米店,生意越来越红火,自己的米不够卖了,就从外面调米。

  十年前,政府补助了两万元,他盖了一栋两层半的小楼,那时村里盖楼的还很少。电视台来采访他,文教书说了三个愿望:房子、老婆、小车,如今,他这三个愿望都实现了。

  感念于这么多人的帮助,文教书一直在努力回馈。文德甫是石埠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身体有病,不能外出打工,主要靠妻子蒋秀琼支撑家庭。文教书主动提出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承包文德甫家的3亩田,另外还长期聘请蒋秀琼种田、杀虫、晒稻谷、帮忙记账等,除此之外还额外给她一些钱作为家庭补助金,每年让这个贫困的家庭增加收入1.2万多元。

  一位盲人,通过自强不息,成为种粮致富模范,还反哺社会成了脱贫致富带头人,文教书的事迹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16年,他获评感动兴安人物,2017年,获得兴安县致富能手称号,2018年,文教书成为广西残疾人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还在自治区残联的组织下,作为残疾人宣讲团成员,到南宁、百色、河池等地参加巡回报告会。

  和普通人相比,文教书的世界是黑色的,但他的世界又丰富多彩;文教书虽然看不到这个光亮的世界,他却用自己光和热照亮温暖着周围的贫困户。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2022年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高致盲率的3大眼病

国际盲人日,也被称为白手杖日,是由利雅得的世界盲人组织于1984年决定的。每年的10月15日被定为国际盲人日,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34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世界盲人联合会是

2022-10-31

让惠农“及时雨”滋润实际种粮农民

近年来,不断攀升的种粮成本成为影响种粮收益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尤其是新型经营主体的种粮意愿。此次出台的两项决定,目标直指农民种粮成本和收益,可以说是真金白银

2021-06-25

薛寨村里种粮抓粮热情高

“土地没托管前,给小麦打药、施肥、浇水、收麦,都要从工地请假回家,每天少挣二三百元钱不说,工地负责人还不高兴。现在好了,土地托管出去,啥事也不用操心了,综合算一算,比自己种还划

2021-06-17

种粮补贴资金难落实,应把惠农政策宣传到户

如今,农民兄弟对种粮补贴政策已十分熟悉,而对蔬菜、水产、畜禽、林果以及农产品加工等惠农政策或一知半解,或闻所未闻。因为这些补贴政策要求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生产设施的投入,要经过

202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