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的“成长”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这地是越种越明白了。在湖北省远安县茅坪场镇瓦仓村的稻田边,只见连片水稻随风摇曳,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宗平弯下身,捋了捋身边的稻叶,脸上露出了笑容,有如今的新生活,多亏了这一粒米。

  瓦仓村位于岗丘地带,大多农田位于山岗间的平坝之中,温差大、阳光足、山泉水、冷浸田,素有天然粮仓美誉,瓦仓米也小有名气。

  汪宗平是土生土长的瓦仓村人,从小吃着瓦仓米长大。村民们一直沿袭着传统的原生态种植方式,一年一季。汪宗平说,他想着米好吃就能卖个好价钱,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做起了卖粮的生意。

  那时挨家挨户去收米,然后运到外地卖,赚个差价。但忙活来、忙活去也仅能维持一家生计。汪宗平说,后来为了抱团发展,他又牵头成立了瓦仓大米专业合作社,年粗加工规模一度达2000吨。

  人人都说瓦仓米好,可摸爬滚打了几年,一直不温不火,就是卖不出高价。汪宗平总结,关键还是规模太小,没形成品牌。家乡的大米虽然总体品质很好,也搞了合作社,但家家户户种水稻,种植过程都是各管各的,稻谷品种又多达10余种,管理、技术、加工、包装、品牌策划等措施都没有跟上,大米产量小,且品质参差不齐,一公斤只卖3.5元左右。尤其是缺少适合规模化种植的高档优质品种,产量、档次都被束缚了,我差点要打退堂鼓了。

  近年来,为促进水稻种植等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脱贫致富,湖北省着力推动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开展100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研发,与全省100家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进驻1000多个村进行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深入1万户农家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培养1000名以上农业科技精英。藏在山里的瓦仓米也随之迎来了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

  省农科院专家给我们提供了高档优质稻新品种鄂中5号的原种。汪宗平说。如今,瓦仓米逐步实现了统一提供品种、统一育秧服务、统一机械插秧、统一管理技术、统一粮食收购。去年8月,瓦仓米还与省农科院进一步达成了高档优质稻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品质提升与品牌打造等全方位合作。

  有了良种、良法、良制、良机、良田,汪宗平在合作社基础上又成立了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以瓦仓为中心, 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优化了茅坪场、洋坪、旧县、河口等4镇10个村约10万亩水稻的种植,形成了一条从选种、种植、收割、收购、加工、销售全程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链条,并以土地流转、吸收入社、托管服务、劳务用工、订单回购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将瓦仓大米全力推上了做大做强的快车道。

  我们根据不同消费群体开发了多个系列产品,有的产品一公斤能卖到几十元。汪宗平说,他希望到2020年完成优质稻核心种植基地5万亩,辐射带动松散型基地5万亩以上,实现大米产品年产量达3万吨,其中高档优质大米1万吨以上,加工产值达5亿元的目标。

  这几年瓦仓米迈开了步子,产品逐步辐射国内市场,全国各地订单纷至沓来。汪宗平说,从村民眼中谷粒金黄、坚实饱满的口粮,到加工出晶莹剔透、自然流香的好米,再到带动群众增收,促进脱贫的好产业,这一粒米是越种越明白,越种越养人了。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一粒米的“成长”

这地是越种越明白了。在湖北省远安县茅坪场镇瓦仓村的稻田边,只见连片水稻随风摇曳,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宗平弯下身,捋了捋身边的稻叶,脸上露出了笑容,有如今的新生活

2019-07-05

云南广南:一粒米上写好扶贫文章

新华社记者浦超“去年种了60亩水稻,纯利润有7万多元,比去外面打工强。”站在稻田边,云南省广南县八宝镇河野村河道组56岁的村民陆道聪笑着说。八宝镇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稻谷生

2019-05-20

一粒米何以做出大文章——一家“村办企业”的现代农业路

新华社南京5月11日电题:一粒米何以做出大文章——一家“村办企业”的现代农业路新华社记者郑生竹人说螺蛳壳里能做道场,常熟一家“村办企业”在一粒米上做足了文章。计重、去石、碾米、

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