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黑点病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简 介

英文名:Blackspotofsoybean
异名:大豆茎黑点病
简介:大豆黑点病分布于东北及河南、山东、江苏、湖北、四川、云南等省。

图 例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1)茎秆。初在茎基及下部分枝上出现灰褐色病斑,边缘红褐色,渐变为略凹陷的红褐色条维,后变为灰白色,长条形或椭圆形,严重时扩致至全茎,上生成行排列的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较其他病菌的黑点为大。(2)豆荚。初生近圆形褐色病斑,后变灰白色干枯而死,其上也生小黑点。病荚中籽粒表面密生白色菌丝,豆粒呈苍白色萎缩僵化。

病原物
[病原]病原为大豆拟茎点霉Phomopsis sojae Lehman ,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菜豆间座壳大豆变种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 sojae (Lehman) Wehm. ,属子囊菌亚门。(1)形态。分生孢子器球形、扁球形,大小198~300?m。分生孢子梗瓶状,较简单,无色。分生孢子有2种:α型分生孢子无色梭形,大小(1.5~3.5)?m×(5.5~10.5)?m,含2个油球;β型分生孢子无色,单胞,丝状,发生较普遍。子囊壳球状,大小(148~282)?m×(185~346)?m。底略平,具长而末端尖细的喙。子囊长棒状,大小(3.3~10)?m×(35~51)?m。子囊孢子释放前子囊溶化成粘液。子囊孢子梭形,双细胞,无色。(2)特性。寒冷干燥条件下,菌丝可在种子中存活2年之久。

侵染循环
[侵染](1)越冬。病菌以分生孢子器、菌丝体或子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菌丝在种子内越冬。(2)侵入。第二年在越冬残体或当年脱落的叶柄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初夏在越冬的茎上产生子囊壳,释放子囊孢子侵入寄主。病菌侵入寄主后,只在侵染点处直径2cm范围内生长,待寄主衰老时才逐渐扩展。多数染病的种子是在黄荚期受侵染引起的。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大豆生长后期多雨、高温,发病重。干湿交替天气促使荚衰老、开裂,利于病菌侵染,发病重。(2)栽培因素。延迟收获可加重病情,感染病毒或缺钾可加速种子腐烂。

形态特征
待补充
生活习性
待补充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拌种双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2)农业防治:选用无病种子。重病田实行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及时收割,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并进行深耕。(3)药剂防治:生长后期温暖潮湿时可以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再喷1次。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内蒙古: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促粮食增产

眼下,内蒙古多地也进入了播种高峰期。今年当地根据气候条件,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工作,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几天,在乌审旗苏力德苏木纳林河村的田地里,农户

2023-12-12

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 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开幕

农业农村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在哈尔滨开幕,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视频致辞,黑龙江省委

2023-11-17

内蒙古: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促粮食增产

眼下,内蒙古多地也进入了播种高峰期。今年当地根据气候条件,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工作,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几天,在乌审旗苏力德苏木纳林河村的田地里,农户

2023-11-14

Mysteel解读:9月CBOT大豆市场回顾及10月展望

9月CBOT大豆(5089,46.00,0.91%)期价偏弱运行。截至9月25日,CBOT大豆主力11合约报收于1299美分/蒲,环比下跌68美分/蒲,跌幅5%。从整个9月份C

2023-09-27

CBOT大豆收涨,因供应前景趋紧

芝加哥9月14日消息: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5122,20.00,0.39%)期货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振荡收涨,其中基准期约收高0.8%,主要是因为国内供应紧张,

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