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小苗机插技术意见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培育健壮秧苗,是机插稻成败的关键,水稻机插是小苗带土移栽,培育秧苗群体质量均衡,密度基本一致,根系发达,白根量多,根系盘结牢固,提起不散,形如毯状,适合机械化插秧标准秧苗。在育秧上主要采用机播小苗育秧,它具有播种均匀,可以成倍地提高作业效率,是集约化培育标准秧苗的有效途径。
      1.育秧
      1.1指标
      1.1.1秧苗标准:秧龄15~20天,叶龄3.5~4叶,苗高12~18厘米,叶挺色绿,苗齐、苗匀,无黄叶,无病虫危害,茎基部粗扁有弹性,茎基宽大于2毫米,单株白根数10条以上,百株地上部干重2.0~2.5克。
      1.1.2秧块标准:秧块长58厘米、宽28厘米、盘根带土厚2.0~2.5厘米,根系盘结牢固,形如毯状,提起不散,厚薄均匀一致。每平方厘米成苗数:常规品种2.5~3株,杂交品种1.5~2.0株。
      1.2育秧
      1.2.1 床土准备:床土可选用肥沃疏松的菜园土和耕作熟化的旱地土。肥沃的可不经培肥。
      1.2.2 床土加工:选择晴好天气及土堆水分适宜时(细土含水量掌握在15%左右)进行过筛,使细土粒径不大于5mm,过筛结束后集中堆闷,堆闷时细土含水量适中,要求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并用农膜覆盖,促使肥土充分熟化。      
      1.2.3 秧田准备:选择排灌、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做秧田,按照秧大田比例1:100留足秧田,在播种前10~15天上水耕田耙地,秧田分三次做成,当天摊田开沟做毛秧板,秧板规格为畦面宽1.4米,秧沟宽0.3米,深0.2米,并耥平秧板,秧板做好后排水,隔天再拉绳抄起沟泥补低整平秧板,使秧板达平、光、直后晾板,使板面沉实,播前二天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并充分拍实。
      1.2.4 材料准备:每亩大田备足20-24盘、筛子、无纺布、刮泥板等辅助材料。
      1.2.5 种子准备
      1.2.5.1品种:花优14、秋优金丰、秀水134等。
      1.2.5.2用种量:杂交稻每亩2公斤,常规稻每亩4公斤。
      1.2.5.3药剂浸种:选用合格的种子,晴好天气晒种1~2天;浸种时间长短应随气温而定,要求5月底以前浸种的浸足60小时,6月初浸种的一般浸种48小时。
      1.2.5.4催芽:浸种消毒后不需清水洗种,可直接沥干后催芽。在种子吸足水分后,适宜的温度是破胸快而整齐的主要条件,在38℃的温度上限内,温度愈高,种子的生理活动愈旺盛,破胸也愈迅速而整齐;反之,则破胸愈慢,且不整齐。一般情况下,上堆后的稻谷在自身温度上升后要掌握谷堆上下内外温度一致,要进行翻拌,使稻种间受热均匀,促进破胸整齐迅速,90%的种子“破胸露白”即可。为了增强芽谷播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提高播种质量,一般在谷芽催好后,应置室内摊晾4~6小时,至稻谷表面晾干后再行播种。
      1.2.6 播期:按秧龄15~20天适龄移栽来确定,掌握“宁可田等秧,切勿秧等田”原则。安排好播种进度,合理分批播种,确保适龄栽插。一般情况下,5月上中旬播种,5月底~6月初栽插,6月15日前完成。
      1.3育苗
      1.3.1调试好机播设备,按品种要求播种:机械播种的应事先调试好机播设备,使盘内底土厚度稳定在2厘米左右;精确调整好播种量,使盘播芽谷稳定在预先确定的适宜范围;覆土厚度0.3~0.5厘米,以看不见芽谷为宜;洒水量控制在底土水分达饱和状态,覆土后10分钟内盘面干土自然吸湿无白面。同时,应随时观察播种质量,调整好相应环节。
      1.3.2机播后集中保温促出芽,隔日移至秧田:播种结束后,宜在室内或场地上叠盘集中堆放,并覆膜遮光,保湿、增温促出芽。叠盘高度宜不超过30盘,场地上堆放的顶部放一层空盘,堆放时间一般在24~28小时,当有60%以上芽鞘出土即可。之后移至秧田进行拉线摆盘,置于秧板。秧盘摆放采用两盘对排,盘底与秧板密合。秧盘铺好后,秧田同样需及时灌平沟水湿润秧板,并迅速排放,以弥补秧板水分不足,同时也应及时覆无纺布,并拉直四周封紧,起到覆盖遮阳、保温、保湿,防播后大雨冲刷、防高温烧苗、防虫害、雀害等作用,确保齐苗、匀苗。覆无纺布后灌一次平沟水,以利保湿促齐苗,开好塌水缺口,预防下雨淹没秧板。
      1.4秧田管理
      1.4.1及时揭膜:一般在播后4~5天,第一叶完全抽出时揭膜炼苗,覆盖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7天),以免秧苗素质下降。做到先上水后揭膜,揭膜掌握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
      1.4.2 湿润促壮:整个秧田期保持秧板湿润,忌长期深水灌溉造成烂根烂秧,移栽前3~5天,排水炼苗,确保机插时能提起秧块不断不散,形如毯状,以利秧苗搬运和机插。特别是在起秧栽培前,雨天前要盖膜遮雨,防止盘土含水量过高而影响起秧和栽插。
      1.4.3 看苗施肥:床土培肥的可不施断奶肥,床土没培肥及苗叶色淡的秧苗断奶肥于一叶一心期建立浅水层后,苗床用尿素5公斤/亩于傍晚露水未上来前撒施,施肥后再用少量清水喷洒一遍,以防肥害,在栽插前3~4天,施好起身肥,苗床撒施尿素5公斤/亩。
      1.4.4 防病治虫:根据植保部门意见防治。
      2.大田机插与栽培技术
      2.1机插前准备工作:做好机插育秧栽前准备工作,确保苗体素质,增强栽后抗逆性,同时做好大田栽前的耕翻、平整,保证插秧机的作业质量。因此,机插秧苗栽前准备与大田精细耕整要密切配合,确保机插质量和秧苗的早活快发,奠定高产基础。
      2.2大田栽培技术
      2.2.1精细整地:麦茬收获后要及时耕翻晒垡,耕翻一般以中拖旋耕为好(田面平整度好)。耕深10~15厘米。绿肥茬在做好沤田的基础上,移栽前2~3天上水耙田,耙田次数不宜过多(过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以耙碎耙平为宜,然后用人工整平,并清除田间残渣杂草。田整平后不要立即栽秧,一般要让泥浆沉实1~2天(沙土1天,粘土2天),并保持浅水层,防止晒干,田面发僵,移栽前要排除田内过多的水,以瓜皮水(1厘米)栽秧最好。
      2.2.2施足基肥:机插秧是小苗移栽,缓苗期长,分蘖发生推迟。肥料运筹要掌握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全生育期总用氮量18公斤左右(折纯氮)。在机插一周前前施入,亩施商品有机肥300~500公斤,亩施碳铵35公斤加过磷酸钙30~35公斤,或亩施水稻专用BB肥25公斤,基面肥总用氮量折纯氮5~6公斤。对秸秆全量还田田块,前期应适当增施氮化肥,在秸秆切碎抛撒后至耕翻前,亩增施尿素7公斤或碳铵20公斤,同时应有效控制灌水深度,建立薄水层,减少氮化肥流失。
      2.2.3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机插秧一定要坚持适时适龄移栽。秧龄掌握在15~20天,叶龄3.5~4叶,苗高12~18厘米,绝对防止超龄移栽。合理密植,提高栽插质量。杂交稻机插穴距控制在14厘米左右,每亩栽插穴数1.6万穴以上,每穴苗数2~3株,基本苗保持在4万左右。常规稻机插穴距控制在12厘米左右,每亩栽插穴数1.8万穴以上,每穴苗数3~5株,基本苗控制在7~8万;对于迟播迟插田块,每穴苗数可适当增加至4~6株,基本苗控制在8~10万。插秧时要做到清水淀板,薄水浅栽,田面水层深度1-2厘米,栽插深度1.5~2.0厘米,以入泥为宜,不漂不倒。栽插结束后要及时上水3厘米左右,促进返青活棵。缺苗断垄严重的一般进行人工补缺。
      2.2.4大田管理
      2.2.4.1水浆管理
      分蘖阶段:活棵后应浅水灌溉,水深3厘米左右,不淹没心叶,灌一次水待其然落干后,再上新水,如此反复,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促分蘖早生快发。
      搁田控苗阶段:由于机插秧缓苗期长,分蘖发生相对偏迟,一般栽后在五叶一心开始分蘖,有效分蘖期较直播稻短,因此为了确保有足够的有效穗数,水浆管理上宜采用够苗轻搁田的方法。要求当总苗数达到预期穗数苗90%时开始自然断水搁田,多次反复,由轻到重,分次搁成;搁田程度至田中不陷脚,不开裂缝,叶色落黄褪淡即可。常规稻高峰苗每亩控制在30万左右,杂交稻控制在26万左右,力争成穗率达80%左右。
      孕穗阶段:抽穗前7~10天为孕穗阶段,这时水稻对水特别敏感,叶面积大,温度高,蒸发量大,需水量大,必须建立浅水层,不能断水。一般在7月底,对于前期搁田效果差的田块需继续搁田外,正常田块可采用间歇灌溉方法,在剑叶出齐前后需保持水层, 抽穗前要求排水轻搁田一次,以增强根系活力,促进抽穗正齐。
      灌浆结实阶段:抽穗扬花期要保持浅水层,灌浆成熟期干湿交替,9月底前以湿为主,10月份逐渐由湿转干,以干为主;一般在收割前7~10天断水,以利养根保叶争粒重。
      2.2.4.2肥料运筹
      分蘖肥:第一次在活棵时每亩施尿素5~8公斤,作返青活棵肥;间隔5~7天施第二次,每亩施水稻专用BB肥20~25公斤或尿素10~12公斤;再间隔一星期左右可视苗情再追施一次分蘖肥,每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同时注意捉黄塘促平衡。分蘖肥总用氮量折纯氮10公斤左右。
      长粗肥:原则上控制氮化肥施用,亩施15%的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做到带肥搁田。
      穗肥:穗肥以施促花肥为主,于主茎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迅速伸长,叶龄余数3.2叶时(约在7月底8月初)施用,最迟不宜超过8月15日,亩施水稻专用BB肥10~15公斤。
      2.2.4.3病虫草防治:根据病虫草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加强预测预报,制订科学的防治策略,选准药剂进行防治。具体防治对象、防治日期、用药种类、用药量按植保部门病虫信息执行。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写字楼里农事忙 “数字大田”用上了卫星遥感技术

写字楼里农事忙“数字大田”用上了卫星遥感技术提到春耕春管,可能大家首先联想到的是在大江南北的田间地头上,农机穿梭,农民耕作的忙碌景象。然而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间写字楼里,一场别样

2024-04-11

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深入农机报废回收企业实地核验指导工作

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深入农机报废回收企业实地核验指导工作为切实做好2023年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工作,加快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进度,推进呼伦贝尔市农机装备转型升级,促

2023-12-28

吉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冬期低温施工技术指南

吉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冬期低温施工技术指南一、冬期低温施工期标准按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寒冷地区的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5℃以下或最低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

2023-12-28

丰县成功举办化肥减量增效与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培训

为落实化肥减量增效主要技术措施,进一步强化“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实施,11月25日,丰县举办了化肥减量增效与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培训。县、镇、村三级农业技术人员以及种植大户等1

2023-12-22

小麦12月份怎么管理 12月份小麦管理技术要点

马上就是12月了,接下来气温会越来越低了,农民朋友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加注重农作物管理了,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各位来说说12月份小麦减少死苗的管理要点吧!1、施肥浇水。冬肥用量不宜

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