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宣威:“开心农场”寓学于农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开心农场”寓学于农——云南宣威靖外明德小学创新勤工俭学模式

  新华社记者  字强 

  每周两节劳动技能课上,学生要学习、体验养猪、养鸡、种菜,劳动收成能够满足全校1054名学生的一日三餐供应,孩子们顿顿有肉吃。坐落在乌蒙山深处的云南省宣威市西宁街道靖外明德小学通过建设校园“开心农场”“寓学于农”,让农村娃娃免费吃上了安全健康的营养餐,还创新了勤工俭学模式。

  记者近日走进靖外明德小学,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映入眼前,再往校园深处走,一片绿油油的菜地让人眼前一亮,穿过菜地,来到联排大棚跟前,这里竟然养着生猪。

  “这简直就是一个开心农场!”众人惊呼,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菜地、猪棚似乎格格不入,却又怎么能这么和谐地开办在一起呢?

  “这不是简单的农场,这关系到全校师生的吃饭问题,更关系到1054名学生的素质教育。”靖外明德小学校长雷应飞一语道破众人的疑虑。

  曾经,靖外明德小学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师生流失严重,全校有800多名留守儿童,他们寄宿在学校,学习、生活都需要照顾。

  2010年开始,靖外明德小学在教育部门和爱心企业的支持下,租下学校周边120亩农田,雇当地6位农民种菜养猪。猪饲料来源于剩菜剩饭,猪的粪便则用来给土地施肥。

  目前,这片农场已建成大棚30个,种植有白菜、西红柿、萝卜等时鲜蔬菜,年产值达60万元,直接创收18万元。建猪舍120间,存栏生猪800余头,养鸡场3个,养鸡2500余只,年产值180万元,直接创收20万元。

  如今,学生在学校食堂吃饭实现了全免费,早餐为馒头或包子加鸡蛋和豆奶,正餐可吃1荤1汤2素,顿顿有肉,米饭不限量。

  雷应飞介绍,基地实行学校领导班子分块挂钩管理、班主任负责、班级定块管理。常规蔬菜区划分为12小块,分给三至六年级12个班管理。从翻地、播种、施肥、除草,到采收、送交食堂等环节都由学生参与完成。教师利用劳动课科普教育,教果树嫁接、病虫害防治等技能,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关爱生命。

  勤工俭学,会不会影响学生学习?雷应飞解释,种菜养猪可是个技术活,这由学校聘请的农民、饲养员专门管理和养护,学生只是在每周两节劳动技能课上走进农场,了解、体验、参与农业生产,不会耽误正常学习。

  在农场里转一圈,记者发现,这里还养殖了梅花鹿、孔雀、鸵鸟、雁鹅、山鸡、香猪、竹鼠、豪猪等特色动物,俨然是一个小型动物园。

  “这成为孩子们写作、美术创作的重要素材。”靖外明德小学教师杨光艳说,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野生动物,孩子们知道了“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

  雷应飞说,这种“寓学于农”的教学方式拓展了素质教育渠道,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

  近年来,“开心农场”的收成喜人,不仅供应学校食堂,还可外销创造营收。在当地教育部门的严格监管下,学校把这些钱用来资助特困学生,改善教学设施。

  靖外明德小学建设“开心农场”,是云南曲靖开展寄宿学校勤工俭学活动与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创新探索。

  据了解,曲靖市已有400多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勤工俭学试点,让10多万名寄宿学生吃上免费营养餐。

  小小的农场蕴藏着孩子们光明的未来。记者在“开心农场”的温室大棚里看到,许多这个季节不常有的瓜果蔬菜都已经开枝散叶,正在茁壮成长。(完)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万千气象看云南】勐景来:“村寨+景区”走出现代化边境乡村文化旅游新模式

新华网西双版纳4月2日电(记者梁甜甜)蜿蜒的打洛江、精美的塔林、别致的傣族民居……独特的景观格外引人瞩目。“万千气象看云南”采风团队一行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

2024-04-03

云南特产——紫毛兜兰

云南特产——紫毛兜兰紫毛兜兰,花比较雅致,色彩比较庄重,色及带有不规则斑点或条纹。花瓣较厚,花朵开放期比较长。属观赏类花草。云南特产——紫毛兜兰紫毛兜兰产云南勐腊、景洪、西畴、

2024-01-31

9月19日云南现货市场糖价情况

YNTW.COM今日(9月19日)早盘郑商所白糖(7025,-22.00,-0.31%)期货盘整,上午主力合约2401收盘价6883元,下跌16元,跌幅0.23%,最高6916

2023-09-19

8月11日云南现货市场糖价情况

今日(8月11日)早盘郑商所白糖(6966,15.00,0.22%)期货继续小幅上涨,上午收盘主力合约2401报收6905元,上涨21元,涨幅0.31%,上午云南现货市场制糖企

2023-08-11

村振兴案例展示之中信期货:云南白糖“保险+期货+订单”项目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金融界发起乡村振兴万里行系列活动之“2023金融界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旨在褒扬企业乡村振兴服务典型、提炼和传播经验做法、引领中国乡村振兴事业。以下为

202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