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中游地区7000年前稻黍共存的最早证据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淮河不仅地处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流经区域还是重要的农作物起源地。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利用植硅体分析法对安徽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地层沉积物进行研究,证明在距今7000年前后该地区就出现了北方黄米(黍)和南方水稻共存的现象,这是目前淮河中下游地区发现最早的稻黍共存记录。国际考古学权威学术期刊《考古科学杂志》日前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淮河流域是中国东部南北不同气候环境、农业类型与文化传统的过渡地带,其史前农业结构演化与农业经济形成过程是全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地区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研究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国内外学界关注。

  研究人员利用近两年来对蚌埠双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时机,现场取样采集了多个地层的沉积样品,并进行植硅体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距今7300年到6800年之间的时期,黍与水稻已同时出现于该遗址,且水稻在其农作物组成中占据了绝对主体地位,黍的比重相对较低。这一发现将粟、黍类旱生农作物在淮河中下游地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2000多年。

  植硅体形态分析则显示,双墩遗址的水稻是处于驯化阶段的原始粳型栽培稻,其驯化水平明显高于邻近的江苏顺山集遗址发现的距今8500年到7500年之间的水稻所处驯化水平。这一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是我国水稻演化的重要区域,其早期水稻可能具有独立的驯化过程。这一结果为水稻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黄河上中游安全度过今年首汛

新华社兰州8月9日电(王铭禹、罗文姬)记者从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了解到,按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要求,自8月5日18时起终止黄河上游各级水电站防汛四级应急响应,这标志着黄河上中

2019-08-09

安徽蚌埠 淮河蚌埠闸水位为16年来同期最低

央视网消息:连日来安徽北部地区遭遇高温干旱天气,淮河水位持续走低。昨天,位于安徽蚌埠境内的淮河蚌埠闸下水位达到2003年以来同期最低。水位降低使蚌埠闸通航能力下降,近五百艘船只

2019-08-01

江苏阴雨绵绵 淮河以南地区降水明显

来源:中国天气网发布时间2019-05-1514:27:23预计,今天(15日)江苏淮河以南地区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沿江和苏南地区有中雨,局部地区大雨。13日到14日白天,江

2019-05-15

水利部淮河防总在淮委召开工作会议 安排部署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5月14日上午,淮河防总2019年工作会议在蚌埠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和防汛抗旱电视电话会议及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精

2019-05-15

淮河防总:淮河流域局地发生洪涝的可能性较大

新华社合肥5月14日电(记者姜刚)记者14日从淮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19年工作会议上获悉,预计今年淮河流域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汛期降水总体呈“南多北少”的趋势,局地发生洪涝的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