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开辟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201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催人奋进的改革图景拉开了新时期深化改革的大幕;这一年是乡村振兴元年,古老的乡土大地豪情满怀迈进了乡村振兴新时代;这一年也是中国农业质量年,中国农业迎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革,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高质量发展”,平日读来简单普通的五个字,在这样一个关键年头、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不仅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农业在新时代所处的历史方位、前进方向和历史使命,还针对中国农业由来已久的发展瓶颈和顽疾给出了精准的药方,更为中国农业实现平稳健康的转型升级开辟了新的境界。

  (一)

  金秋十月,豫南上蔡县阳光明媚,盛一合作社2000亩种植基地里,成片的玉米长势正好,丰收的喜悦振奋人心。

  近两年,玉米价格普遍下跌,盛一合作社的玉米收益不降反升。合作社理事长侯义民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小杂粮调优了种植结构,抱团经营降低了市场风险。

  放眼神州大地,还有成千上万个盛一合作社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浪潮中站稳了脚跟。正是他们的成功转型,筑牢了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每一次探索都酝酿已久,每一次转型都来之不易。进入新时代,在增产导向上奔跑已久的中国农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国际竞争倒逼,中国农业不得不转”;消费结构升级,人民对农业提出更高期待,中国农业必须要转”;粮食产能稳步提升,肉蛋奶供应充足,中国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上,中国农业有底气转”。

  然而转型的路在何方?这不仅是每一个农业经营者需要认真考虑的现实问题,更是掌舵中国农业发展航向的关键命题。

  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走质量兴农之路”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等要求;随后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了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的重要工作思路,并将2018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

  农业质量年”的确定,本身就是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意味着提质导向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被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更意味着中国农业将经历一场从思想观念到发展方式再到发展动能的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洗礼,进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这一年里,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市场主体,从农业生产者到消费者,都在积极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一种坐不住”的紧迫感和兴奋感呼之欲出。

  (二)

  一年的时间能够发展什么?建设什么?改变什么?2018年,365天的日积月累,人们惊喜地发现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农业版图上留下深深的印记,其独特的内涵和形态在实践中愈发清晰。

  在东北平原,黑龙江开始了近年来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休耕,这些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减法”正在加出”黑龙江农业发展的高质量;

  在中原大地,河南郏县润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放弃了种植多年的普通品种,带动周边农民发展优质强筋小麦5000多亩,实现了农民收入翻一番;

  在贵州,这里正在进行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从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等八要素”集中发力,撬动了贵州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

  在福建,《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八条措施》甫一出台,便激发了闽茶发展的新气象,优化农艺措施、推行清洁加工、加快科技创新、严控质量管理,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等闽茶品牌进一步擦亮。

  如果这些画面还过于简单,无法展现高质量发展的全景,那我们不妨再看一下这些数据:2018年,全国主要农产品总体合格率前三季度达到97.3%,比前三年平均值高出1.3个百分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进;新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1100项,国家、农业行业标准214项,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推出10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推广70项绿色高效适用的农业主推技术,质量兴农科技支撑更加有力;新登记发布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81个,累计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超过2500个,品牌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产品质量要更高、产业结构要更优、产业效益要更好、生产效率要更强,经营者素质要更棒、农民收入要更多……一个丰富的、迸发活力的发展内涵、发展模式正在重塑中国农业的品格。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农业质量年”一路行来,收获满满。我们不仅推出了一系列靶向明确、实效性强的发展举措,还摸索出一些符合国情农情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更积累了一些因地制宜、切合地方实际的创新性经验。

  当我们触摸2018年中国农业的脉搏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愈加明显,从旧动能”向新动能”的革新逐浪而高,从积累量”向提升质”的跨越渐入佳境,中国农业进入豁然开朗”的新天地。

  (三)

  昔日生活在粮票油票物资短缺时代的人们一定不敢想象,今日有些地区备受困扰的正是农产品产得太多”的问题;镰刀弯”地区几年前还在千方百计追求高产高产更高产”的农民也未曾料到,如何把玉米产量调减下来,反而成为他们当前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毫无疑问,这场深刻的变革涵盖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条的一次深层次、全方位、革命性的巨大转型。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绝不是对现有发展路径的小修小补,而是要实现工作导向的重大转变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从上到下、从内而外,推动农业来一场质量革命。

  不仅思想观念要转,从数量优先转向质量第一,政策支持也要转,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不仅工作方法要转,从行政推动转向注重市场引导,考核方式更要转,从考核总量转向考核质量效益。真正让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竞争力的理念,成为指挥棒、导航仪、驱动器。

  然而这一切又谈何容易。在实践中,农业增产导向的形成由来已久,计划经济时代被短缺”吓怕了的农民,多少年后还是条件反射般畏惧减产”;很多地区籽粒玉米的数量调了少了,不调又增了,总是随着不同年份价格的涨跌而反反复复;甚至有些基层干部,嘴上喊着高质量发展,但是干起事来对照的还是以前的老黄历”。

  这一过程中,有阵痛、有彷徨、有困惑、有疑虑。但更多的是,痛定思痛后的主动作为,深思熟虑后的坚定果敢,犹疑徘徊后的毅然决然,是避无可避后的迎难而上。

  今年5月,广东徐闻县上亿斤传统品种菠萝滞销,但是一些经过改良的新品种却卖出滞销品种60倍的高价。不同品种冰火两重天的市场反应,让很多果农自觉走上了优质农产品的种植道路。徐闻县也在加快编制菠萝产业三年规划,为菠萝产业发展进行全新谋划。

  在这一过程中,被改变的又何止是中国农业——传统质朴又懂得应时而变的农民,尝试着和市场对话,与环境和解,同科技交友,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在摔打中成长起来的农业企业家们,继续往下扎根、四面生长,在坚守里突破,在迂回中前进,不断孕育出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还有大量的农业农村工作者们,也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积极转变思路、调整方法,更好地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与市场紧紧握在一起。

  (四)

  回望2018,农业高质量发展一个显著亮点,不仅在于我们一系列质量兴农行动的成就卓然,更因为这是稳量”的基础上提升质”: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肉蛋奶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裕。

  总结2018年的实践经验,有一条线索清晰可见:高质量发展的精妙在于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既要迎接时代之变”的挑战,也要守住不变”之需的底线。

  要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固然要突出提质”导向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数量”就不重要了,必须要在保持存量的基础上提升质量。正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肉禽蛋奶水产品供应充足,才为我们实现农业发展导向的转变提供了充足的回旋余地,这也是我们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契机和红利。

  要强化各类主体培育。我国农业经营主体较为多元,他们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各自扮演着不同角色,谁都不可或缺。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大型主体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大型工商资本进军农业;又要增强中小型主体的市场活力,活跃农业经营版图;同时,要积极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扶持、引导、帮助、提升,让他们平稳顺利融入现代农业体系,搭上现代农业快车,共同分享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要坚持适度可行的目标。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生产优质、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但不能只顾高大上”,一味追求产品高端、产业精尖。市场上固然需要更高端、附加值更高的农产品,但普通的大米、白面同样重要。高”但不能曲高和寡,既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高端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同时也要保证大多数消费群体能够买得起、买得到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要处理好生态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生态环保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保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我们不能因为发展影响生态,要在保护生态中促进发展,关键是要深刻领会运用两山”理论,努力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良性路径。

  高质量发展的质量”,并不只是一个与数量”对应的概念,也不单是一系列可以简单量化的发展指标,更是一种科学的、辨证的、实事求是的发展观,是新发展理念的一种应用。既要有重点,也要有平衡;既要做取舍,亦需懂兼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方能真正筑牢大国农业前行的根基。

  2018年即将过去,但是农业质量年”不会画上句号,我们对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更是方兴未艾。农业质量年”就像是一粒种子,在古老的土地上种下无限收获的希望;它也是一个支点,撬动了未来农业万千变化的可能;它或许还是一记点睛之笔,点出了中国农业求新求变、永葆活力的独特神韵。

  农业质量年,开启了诸多美好的夙愿——愿肥沃的土地被丰收的喜悦围绕;愿农民的辛勤付出都能换来应有的回报;愿中国强,农业必须强”的梦想不再遥远。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作为,久久为功,在乡村振兴新时代奋力书写农业高质量发展更新更美的诗篇。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省园艺中心参加全国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10月20日,农业农村部在陕西延安召开全国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出席会议

2023-11-03

2022年首届山东葡萄大赛暨现代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培训会将在平度市举行

9月6日至7日,2022年首届山东葡萄大赛暨现代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培训会在平度市成功举办。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瑞华出席会议并讲话。葡萄是我省的主要果树品种,现有种植面积

2022-11-07

山东省农科院农业种质资源研究所创新团队参与豌豆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和泛基因组构建

9月2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等单位,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IF=41.3)发表研究论文《改良豌豆参考基因组泛基因组凸

2022-11-05

保费补贴最高25% 海南渔业文化喜迎利好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推进海南省渔业保险“招、扩、增产品”,有效化解渔业风险,进一步推动渔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9月28日,海南省财政厅、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银保监局发

2022-10-31

云南出台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云南省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到2025年,林草产业总产值在2021年基础上翻一番并突破6

20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