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西:“绿色+智慧” 托起新型现代化农场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阳光大棚培育鱼菜共生

  初冬的合肥,寒风阵阵,草木凋零。而在现代化的蔬菜生产基地,却是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日前,记者来到位于肥西县花岗镇七十埠社区的一家智能化鱼菜共生有机工厂”,体验现代科技农场的神奇。

  这座农场项目的核心区,便是一间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鱼菜共生的阳光大厅”。进入高透光的大厅,放眼望去,除了密布的梁柱和管道,就是成千上万株长势茁壮、颜色碧绿的蔬菜,景象十分壮观。蔬菜离地有一米多高,每棵蔬菜都生长在金属管道上事先挖”好的一个个洞穴”中,洞”中填埋着土壤,洞与洞间隔距离相等,使得蔬菜看上去十分整齐。目前叶类菜主要品种有生菜、菠菜、上海青等,果类菜有西红柿、黄瓜、柿子椒等品种。蔬菜品种每隔一段时间会进行更新。”基地负责人之一、合肥流荇蓝色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立丽说。

  正当记者纳闷鱼去哪了”的时候,王立丽笑着解释:传统的鱼菜共生是将蔬菜放在鱼池下方,让蔬菜吸收鱼粪便的营养。这样的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是粪便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不高,蔬菜不够肥壮。我们的方法是将菜和鱼分开种养,用技术手段把鱼粪进行提取,与蔬菜秸秆等‘废料’通过生物发酵形成天然营养液,再通过管道输送给蔬菜进行灌溉。”

  在与蔬菜种植区域紧邻的一间屋子里,记者看到这里有十多口蓝色的大水缸”。大水缸内水流汩汩,鱼儿乱窜。这种鱼体色灰黑,嘴部尖尖,游动十分灵活。这是中华鲟,比较容易饲养。后期我们还打算饲养澳洲鳕鱼等名贵鱼种。”王立丽介绍。在房间内记者注意到,这里从鱼缸内到地面上,再到半空中,同样铺设了许多管道,工作人员介绍,因为这些粗细不等、长短不一的管道,且与外界相通,鱼房内的水可实现循环利用。

  种菜不施肥、养鱼不换水。鱼的粪便通过处理后变成蔬菜所需的养分,废水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净化之后又返回鱼缸。鱼和菜,两个不同物种,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做到了和谐共生。鱼菜生长全程不添加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做到安全有机,生态环保。”王立丽说。

  智能操控助力精准高效

  嗡、嗡、嗡……”在叶类菜采摘区,传来一阵阵机器的轻微轰鸣声。在这里,工人正在通过机械化操作,将一排排蔬菜由远处传送到近处,最终再输送到卸菜处由人工进行采摘。以上海青为例,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工人按下红色的操作按钮,蔬菜钢管”便开始移动,靠近最外侧的钢管”被迅速下移,紧接着被下方的几个机械手臂”瞬间托起,满载绿油油上海青的钢管便被转移到卸货区传送带上,再继续向前移动,直至跑”到人工采摘处。随后,工人逐一将棵棵上海青进行采摘,采摘完毕留下的土壤再由传送带移至远处。土壤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可不能浪费了。我们会将其进行回收,循环利用。”现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智能操控,蔬菜大挪移”只是其中一项。在阳光大厅”的另一端,从澳大利亚来肥的生物化学专家约翰·里维斯正坐在一台电脑前,对现场生产和管理情况进行监控。现在正在对蔬菜的灌溉状况进行监测。”约翰·里维斯说。在这台电脑上记者看到,用于蔬菜灌溉的管道使用状况一清二楚,营养液的酸碱度、配方等数据也一目了然,如有使用异常系统会第一时间获知并报警。

  据澳大利亚专家介绍,一棵有机叶菜,根据品种、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它的生长期大概在40-60天左右。在这几十天的时间里,蔬菜从播种、覆土,到催芽、育苗、长大,整个生命周期全部在这1万多平方米的大厅内进行,在这个大厅内,温度、湿度等环境控制,以及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控制等等,均有着详细而严格的要求。

  多年来,澳方在鱼菜的最佳配比、环境的精准操控等方面,有着大量的宝贵经验,实现了有机农业和智能工业的融合,既保证了食品安全,又提高了生产效率。”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基地的鱼菜共生技术已经获得澳大利亚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鱼菜产品获得了国际最高级别食品安全认证。除澳方专家外,基地还请来荷兰、德国等国家的专家组成了国际化的智囊团”,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产品质量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有机农业引领精彩未来

  作为一家大型智能化鱼菜共生有机工厂”,秘密”还不仅仅只有这些。在这个生物循环链上的每一处环节,都经过了细致入微甚至别出心裁的精心设计。

  站在偌大的阳光大厅内,王立丽向记者娓娓道来。比方说这个阳光房,顶部采用专业定制的高透光玻璃,让阳光可以照射进来,尽量还原蔬菜在大田中自然生长的环境,让它们接触到充足的光照。”大厅顶部的天窗,它的大小、开启角度等,都是在充分采集了当地的气象数据,了解降水、风向、温度等情况之后进行设计的。”蔬菜生长的土壤,不采用一般蔬菜生产工厂的海绵介质加营养液,而采用牛粪、稻壳等混合而成的基质土壤,再浇灌生物发酵所得的营养液。更为难得的是,每一种蔬菜,营养液的配比都不同。”

  随着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近年来,主打生态、绿色、健康的有机食品进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和欢迎。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国内有机食品的消费量逐年递增,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有机食品行业会处于高速成长期。然而由于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发展经验不够,我国的有机农产品培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

  一斤蔬菜比普通菜贵出好几倍,却深受消费者欢迎。但企业还是面临生存困境。”王立丽说。为了追求农产品的新鲜健康,使其符合有机产品的验证标准,需要在各个环节上精心打磨,生产成本自然不菲。2017年5月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历经一年时间,于今年上半年建成,建设投资达3000万元,还有一系列生产、运营、维护费用。”有着多年海外投资与金融管理经验的王立丽介绍,是企业创新的产业运营模式、绿色环保的市场定位吸引她加入进来。而由于国内鱼菜共生工厂化运营的市场才刚刚打开,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创新、管理压力和高额的投资费用。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扩大产能、提高产量、不断创新,持续挖掘消费市场。也希望政府和全社会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王立丽说。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培训班在安徽砀山举办

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培训班在安徽砀山举办9月14日—15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在安徽省砀山县举办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培训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品种培优、

2023-12-22

6月14日安徽花生价格行情

安徽滁州定远县:  白沙通货米:6.30-6.40元/斤;  7个筛上精米:7.20-7.30元/斤;  8个筛上精米:7.50-7.60元/斤;  备注:以炒货米为主。

2023-06-14

5月31日安徽花生价格行情

安徽滁州定远县:  白沙通货米:6.30-6.40元/斤;  7个筛上精米:7.20-7.30元/斤;  8个筛上精米:7.50-7.60元/斤;  备注:以炒货米为主。

2023-05-31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部署秋冬季打击假冒农资专项行动

目前,安徽省各地秋冬季农业生产陆续展开,种子、化肥等农资进入购销旺季。同时,也是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农傻子团”活动频繁且频发的时期。为进一步巩固本次春夏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的

2022-11-07

安徽省水稻良种重大联合攻关现场观摩会召开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水稻良种重大联合攻关的实施,培育适于我省种植的突破性水稻新品种,9月1日省农科院水稻所召开水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组织攻关成员单位赴舒城县幸福村、合肥牛角大圩基地

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