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牛瘟的战斗不止于将其消灭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粮农组织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启动全球行动计划,确保致命牛瘟永远绝迹

  201811月22日,巴黎/罗马-两大国际机构敦促各国保持警惕,以防致命动物疾病牛瘟再次出现。

  牛瘟于2011年被宣布消灭,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被消灭的动物疾病。几个世纪以来,牛瘟造成数以百万计的肉牛、水牛、牦牛和野生动物死亡,导致饥荒和饥饿。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呼吁各国销毁仍保存在世界各地一些实验室中的最后一批牛瘟病毒样本。为了维持全球无牛瘟的现状,并防止再次引入该疾病,两大机构制定了一项全球行动计划并于今天正式发布。该计划概述了所有相关各方在确保无牛瘟行动中的责任,可供各国用作指导性材料。

  "牛瘟的消灭使世界各地的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大幅改善,我们必须共同努力维持这一局面,"负责农业及消费者保护事务的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提加尼(Bukar Tijani)表示。"我们必须保持警惕,确保有能力在牛瘟卷土重来时迅速采取行动。"

  "目前牛瘟已在田野绝迹,这实际上意味着,一旦它再度出现,牲畜群将非常脆弱,全世界的食品和粮食安全将遭受重大影响和破坏,"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与科学事务副总干事马修·斯通(Matthew Stone)说道。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成立于1924年,该组织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消灭牛瘟。

  全球行动计划包括五个阶段:准备、预防、发现、应对和恢复。由于牛瘟已被消灭,针对牛瘟重现风险的行动计划不同于针对其他跨境动物疾病的计划。

  这就需要让一线行动者认识这种疾病及其再度出现的可能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经采取了一些行动,例如针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兽医从业人员和兽医学生的"永别牛瘟"交流活动。

  为落实该全球行动计划,还需要优化各方的能力,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提供诊断工具和疫苗,并制定协调一致的应急计划,使其可在初次确诊病例后立即启动,确保快速为全球除去牛瘟之患,并为受影响的生计提供必要的支持。所有这些阶段的行动都需要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引起关注。

  斩草除根

  牛瘟的诊断和疫苗生产能力低的一个原因是,根除牛瘟运动禁止使用这种病毒,除非是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监督的高度受控试验。

  然而,世界上仍有一些机构持有牛瘟病毒材料,包括过去的疫苗。这些样品需要被销毁或转移到安全的实验室。相比之下,唯一正式根除的另一种传染病--天花的病毒样本则仅存于两个指定的安全储存区。

  理想情况下,各国可以选择销毁其所持有的含牛瘟病毒的材料(RVCM),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也制定了相关计划,以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这两大组织还为能够安全存储样本的重点机构提供支持,因为这些样本也许可在紧急情况下用于生产疫苗。此外,各国还可以遵照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监管协议升级其存储设施。

  然而,到目前为止,销毁剩余病毒材料的进展仍然非常缓慢。只有非洲联盟签署了一项区域协议,同意在一个选定的机构隔离所有病毒样本。

  已取得的成就

  牛瘟又称牛瘟疫或胆胀瘟,这种疾病肆虐了几千年,杀死了数以百万计的动物,包括一些野生物种。牛瘟和犬瘟热病毒、小反刍兽疫及人类麻疹病毒等同属一个病毒群。

  在欧洲和亚洲肆虐了数个世纪之后,这种疾病被殖民侵略者带到了非洲,并在19世纪后期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它摧毁了牧民社区,并引发了一场被当地社区称为"万物终结"(ciinna)的危机。牛瘟导致生态系统重组,并加速了殖民者对土地的占领。根据粮农组织的估计,牛瘟的消除使非洲大陆每年可以避免9.2亿美元的损失。

  牛瘟疫苗于20世纪中期就已出现,但能适应热带国家气温变化的疫苗直到几十年后才被研制出来。牧民们自己在消灭牛瘟的运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要归功于他们对当地的深入了解以及不畏艰险前往偏远地区的意志。

  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正在参照牛瘟根除计划这一成功范例制定一项新计划,以消灭世界上的小反刍兽疫。小反刍兽疫是一种与牛瘟相关的瘟疫,它影响绵羊和山羊,每年造成高达21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大部分损失由小农承担。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长寿花为什么致癌,谣言止于智者

花草致癌是一种传言,几乎每一种花草都会被贴上这样的标签,有关长寿花可以致癌的说法并不准确,这是一种谣言,这样说的理由有4点。1.没有权威机构的说明,长寿花致癌仅仅是谣传。2.从

2019-08-22

比利时大闸蟹泛滥成灾 当局考虑将其运往中国 网友:要活的!

比利时河道遭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大举入侵”,仅一个捕蟹器在半年的时间里就抓到了70多万只,这让当局十分“头疼”,甚至考虑是否将捕获的螃蟹卖回中国。消息一出,国内网友十

2019-06-20

大闸蟹泛滥 比利时考虑将其送回中国人餐桌上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7日报道,大量中华绒螯蟹(也就是俗称的大闸蟹)正在比利时西北部城市布鲁日的运河河床上挖洞,对比利时的水路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为此,当地政府不得不设陷阱

2019-06-19

鸭掌木能用啤酒浇吗,可将其加水稀释后使用

鸭掌木在养护的时候,是可以用啤酒对其进行浇灌的,不仅可补充养分,还可保持土壤酸性防止碱化。要注意浇洒啤酒时要按1:100加清水稀释,然后对它进行喷洒;也可选择1:10比例加水稀

2019-05-09

中国科学家团队成功克隆一个水稻耐寒基因 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其敲除后提高受体耐寒性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及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成功克隆了一个水稻耐寒基因,研究成果于2019年2月11日在PNAS上在线发表。研究人员利用对寒冷敏

201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