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老三线”变身康养城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本报记者 周洪双

  10月1日,超过2万辆省内外自驾游车辆涌入四川省攀枝花市,随后几天还有不少游客陆续赶来。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徜徉在“砚乡山水、稻香寻趣、果香拾味、花香去浊、遇见养心”5条精品旅游路线上,充分领略这座城市的英雄气质和阳光魅力。

  攀枝花是一座因国家三线建设而兴起的移民城市。三线建设时期,数十万建设大军从全国各地会聚攀枝花,以“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的英雄气概,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建起了攀钢,建起了攀枝花这座“百里钢城”。

  作为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藏品最多的三线建设主题博物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全景展示了中国三线建设的历史全貌,记录了胸怀强国梦的一代三线建设者的青春年华,成为游客必去之处。开馆3年来,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已接待国内外观众125万人次。

  如今,攀枝花正努力继承三线建设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深挖本地优势资源,做好“钒钛”和“阳光”两篇文章,擦亮“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的名片。

  除了丰富的钒钛矿产资源外,攀枝花还有年日照270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均气温20.3℃、特别适合康养旅游的优势气候资源。近年来,攀枝花充分发挥独特气候禀赋,按照“养身、养心、养智”的发展思路,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康养产业集群,推动阳光康养产业发展,吸引了不少人来此旅游、定居。

  在攀枝花南郊一座石榴园里,一名来自陕西西安的游客摘下一个硕大的石榴,用手掰开,露出粉红诱人的石榴籽。抓几粒放进嘴里,他竖起了大拇指:“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新鲜、这么好吃的石榴,攀枝花的阳光和水果名不虚传。”

  10月3日,为期两天的“普达阳光2018芒果音乐节”在攀枝花市仁和区普达国际康养度假中心激情开唱。来自国内外的上万名乐迷会聚音乐节现场,与崔健、郑钧等歌手和天堂、声音玩具等10多支国内外乐队,共同演绎了一场盛大的音乐户外狂欢。

  “攀枝花既是老三线,也是康养城,还有很多像音乐节这样活力四射的活动。”音乐节现场,来自成都的游客王凯说,再过几年,成昆复线通车后,交通将更加便捷,攀枝花的未来更值得期待。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调研组赴攀枝花市开展《四川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立法及相关工作调研

10月10日至11日,我部农业机械化处二级调研员肖小川、省农机鉴定站副站长向志宗、省农机研究设计院及西华大学相关专家赴攀枝花调研《四川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及四川省农业

2022-10-31

旱碱麦增产“步步高” 盐碱地变身大粮仓

时下,河北黄骅市常郭镇省旱碱麦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的旱碱麦收获正接近尾声。田间测产结果显示:旱碱麦平均亩产达370公斤,比去年增产近一成。黄骅市土壤盐碱化程度高、不宜灌溉,小麦

2021-06-17

泰山:大棚樱桃抢“鲜”上市樱桃树变身“摇钱树”

眼下,露天樱桃还在含苞吐蕊,但在泰安市岱岳区角峪镇孙汉昌的樱桃大棚里却已是硕果累累,一串串红彤彤的樱桃挂满了枝头,抢“鲜”上市。从4月中旬开始,角峪镇樱桃种植户孙汉昌就一直忙着

2021-05-31

艾草“变身”致富草,一亩地收入4000元!

沿着蜿蜒的乡间路,笔者近日走进河南省孟津县小浪底镇下沟村,满眼是绿,齐腰高的成熟艾草,微风拂过,此起彼伏。在路边田地里,村民们正拎起镰刀收割着艾草。随着“唰&mda

2019-09-13

小渔村变身创新高地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内的协同创新展示中心。本报记者周琳摄位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天津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机器人。新华社记者李然摄2016年11月,天津滨海中关村

201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