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基层 服务农村——李保国精神在燕赵大地熠熠生辉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光明日报记者 陈元秋 耿建扩

  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30多年,推广实用技术36项,先后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场次,让140万亩荒山披绿,打造了“浆水”板栗、“绿岭”核桃等全国知名品牌,帮助农民增收35亿元以上,10余万农民在他的带领下脱贫致富。

  李保国2016年4月去世后,先后被中宣部追授“时代楷模”称号,被中组部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教育部追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被中国科协追授“全国杰出科技人才”称号,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

  李保国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是广大师生学习的榜样。两年多来,河北广大知识分子群体深入学习李保国事迹,积极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追寻太行山新愚公的足迹继续前行。

  8月2日,由河北农业大学师生组成的扶贫志愿服务小队来到张家口市阳原县马圈堡乡榆林关村,开展入户调研,赠送农业技术手册,现场科技培训,传授养殖知识,破解养殖难题。作为李保国生前工作的高校,河北农大于2016年6月开始组建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目前已发展到志愿服务队分队26支,小队122支,成员总计953人,包括李保国教授团队的重要成员齐国辉、张雪梅,“太行山道路”首批实践者孙建设、谷子林、张立峰等。

  李保国的足迹遍布河北邢台县、内丘县、临城县、易县、平山县等太行山扶贫基地的现场,他的交通工具囊括了火车、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等,他一年中有200多天奔波在扶贫一线上。沿着李保国教授的足迹,志愿服务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以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技术咨询服务为重点,涵盖山区绿化、产业发展、区域规划、政策宣讲、支教助教、民情社情调研、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内容。

  2016年以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充分发挥农科优势,从农、果、牧、加工等20多个专业领域组建10个科技特派团,深入生产一线,围绕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出谋划策,扶持发展了果蔬种植、家禽饲养、食品加工等10余个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科技特派团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500余期,培训农民数万人次,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燕赵大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团队践行着李保国无私奉献精神,投身基层、服务农村,在最广阔天地奉献着汗水与青春。河北医科大学开展了“追寻李保国足迹,践行两学一做,服务基层医疗”等活动,精准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改善了基层看病难和缺医少药问题。河北地质大学尚国琲教授团队为全省20余个县市提供土地利用规划和整理服务,提升了产粮效率。河北大学王谦教授团队深入钻研食用菌种植技术,创新性地使用农业废弃物黍子、胡麻秸秆基质培育姬菇。河北工程大学陈敬谊教授团队深入河北各地的果树种植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传授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新品种,带动了无数果农脱贫致富。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拉人拉货还拉快递 农村的公交车有点忙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是整合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资源优势,通过站点设施、运力网络、技术装备、信息平台的共建共用共享,推进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农村运输服务发展新模式。记者从交通

2024-04-27

新业态激发新活力 农村消费不断升温

新业态激发新活力农村消费不断升温乡村是重要的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搞活农村消费,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实效。

2024-04-16

高单产,怎炼成?——来自松辽大地的春耕备耕观察

高单产,怎炼成?——来自松辽大地的春耕备耕观察四月的东北,春意正浓。广袤的松辽平原上,机械轰鸣,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种子一条街,种粮大户正在对各式新品种反复挑选;一纸纸合同签下

2024-04-11

在农村,这10个项目能赚钱,国家还有补贴,看看你适合哪些?

现在赚钱难,在农村赚钱更是困难,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对于农村人来说,实际上生活的根还是在农村,我们只有紧跟政策,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同时市场前景比较好的项目,不但能赚到钱,还可

2024-04-03

农村什么树能做盆景

农村什么树能做盆景农村中能用来制作盆景的树木非常的多,例如,榆树和松树就是比较常见的树种,在农村中不难得到,观赏价值也不低。黄杨和雀梅被用来制作盆景的历史很长,它们的生命都比较

202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