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劲足 新居美 产业兴——张北县2018年脱贫工作掠影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穗大粒满的莜麦、金灿灿的土豆……秋天的张北,处处展现出一派丰收景象,村民们纷纷走上广场,踏歌起舞庆丰收,歌唱美好新生活。

  当下,这样的场景在张家口市张北县十分常见,这是该县扎实推进脱贫工作、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的生动体现。今年,张北县聚焦精准脱贫,鼓干劲、强基础、培产业,开创出脱贫攻坚新局面。

  人心齐,干劲足

  秋收时节,张北县金家村马铃薯种植基地人来车往,十分繁忙。

  “今年的土豆价格不错,我们干着可带劲儿哩!”50岁的村民于红在大棚内忙得不亦乐乎。近年来,在村干部的积极引导下,他的生活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成了令人称道的“土专家”。

  “以前大伙看不到脱贫希望,干啥也没信心,不待动。”村民韩旺一语道出了村里曾经的窘况。金家村曾被邻村村民戏称为“光棍村”,村民致富信心不足,严重缺乏脱贫内生动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金家村发起了“我爱我家,建我家园”扶贫扶志活动。活动以召开会议、外出考察、评比激励等方式引导村民真正明白惠从何来、惠在何处。在这一活动推动下,金家村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焐热心,好脱贫。今年,张北县三义美村村民思想状态也发生了惊人转变。

  “扶贫先扶志,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感化大伙。”市文联驻村第一书记张润兰告诉记者,思想滞后是制约村庄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往,村民对各项惠民政策理解不够,即使面对自来水入户这类惠民工程态度也是十分冷淡。

  今年以来,市文联三名驻村女干部带着感情逐户走访,与贫困户一起坐炕头、下地头,耐心地帮大家一起分析形势、寻找脱贫出路,逐渐激发起了群众的致富动力。

  “村民心里暖了,干部的工作也就好做了。”三义美村村主任吕文俊说:“现在,村里计划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乡村旅游,村民纷纷表示要铆足劲大干一场。”

  行走在张北各乡村间,“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等标语随处可见。当下,这一理念在张北已深入人心,一幕幕扶贫扶志的感人画面正在这里不断延展。

  新居美,气象新

  走进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新村,数排白墙黛瓦的新民居映入眼帘。

  “这里就是我们即将搬入的新居。”村民陆金旺说。今年,张北在德胜村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当下的德胜村,新居宽敞整洁,上下水、暖气等一应俱全,这让当地村民对“挪穷窝、奔富路”多了一份美好憧憬。

  在张北县城东的一处建筑工地,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必须抓紧施工,确保在入冬前完成封顶。”施工负责人小白告诉记者,相关领导已多次强调万人社区建设工程的重要性,要求务必尽早完工。项目全部建成后,可集中安置贫困村人口5552人。目前,4栋住宅楼已全部封顶,其余23栋楼正在抓紧施工。

  为帮贫困群众挪穷窝、走新路,张北县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整个“十三五”期间将安置易地搬迁人口9426人。除万人社区外,今年该县还建设了油篓沟镇义合美村、公会镇公会村、战海乡战海村3个安置区,年底前可确保2318人搬入新居。此外,今年张北还着力实施了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及深度贫困村“双基”提升工程。其中,建设道路456公里,惠及贫困村162个;安全饮水项目87处,惠及6.36万人;深度贫困村基础项目80个,涉及水利、住房、医疗卫生服务等8个类别。

  产业旺,稳增收

  “这些山药蛋成了致富增收的 ‘金豆子’。”瞅着面前成堆的马铃薯微型薯,德胜村的马登云乐得眼睛眯成了缝。今年,他只种了不到一亩的马铃薯微型薯,就收获了10万多粒“金豆子”。

  “全村共种植大棚280个,微型薯总产量达3000万粒。”德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忠告诉记者,微型薯是按粒销售的,每粒售价约为0.2元。

  秋收季,张北丰茂农业公司也是一番忙碌景象。仓储车间内,成袋的马铃薯整齐码放;院外,满载马铃薯产品的卡车整装待发。

  “这里是重要的马铃薯集散地,由此出去的产品将销往新加坡等国家。”丰茂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吸收用工,该公司每年可带动周边村庄600多人实现增收。

  现在,张北已形成了集“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仓储物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马铃薯全产业链。目前,该县还探索建立了多方利益联结机制,全县依托马铃薯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受益者多达3.1万户。

  在台路沟乡,嘉茂菌业各个生产车间秩序井然。

  “待遇不错,每天车接车送,月均收入近4000元。”正在装货车间忙碌的霍建琴告诉记者,她家就住在附近的银子良村,孩子还不满两岁,就近打工能够更好地兼顾家庭。

  “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工资还不低,这样的日子真不赖!”二台背村的王小华直言,是嘉茂菌业让她摆脱了家庭主妇的角色。

  嘉茂菌业公司日产杏鲍菇20吨,产品畅销北京、山西、内蒙古等地。目前,该公司共有入股分红贫困户460多户,每年可吸纳就近务工人员近200人。待嘉茂菌业二期工程投产后,菌业对带动张北农村人口增收脱贫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绿色产业是百姓稳定脱贫的基础保障。目前,张北县已建成村级电站174个,实现了光伏扶贫电站贫困村全覆盖;甜菜、马铃薯、藜麦和麻豌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正将贫困户嵌入农牧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实施造林工程49万亩,惠及贫困人口1.96万人,真正把生态产业打造成了百姓脱贫的绿色银行。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上海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掠影

“九年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共取得了30余项标志性成果,‘十二五’以来本市农业领域2/3的国家级和市级成果奖出自体系。”谈起这些成绩,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叶军平充满自豪

2019-02-28

[青海]深入学习领会  鼓舞工作干劲

2月13日,省乡镇企业技术推广站组织全体职工召开专题学习会议,传达学习全省“两会”精神和2019年中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关于印发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内设机构和职能配置规定的通知

2019-02-14

[山东]牡丹区农机局“学精神、鼓干劲、狠抓落实”见行动

2月11日下午,区农机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国通过区农机局机关群传达山东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精神,要求农机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会议精神落实到20

2019-02-14

[河北]张北县德胜村:“愁疙瘩”变“金豆豆” 农光互补收入增

严冬时节,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人的心里却热乎乎的。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沿着逼仄的梯子,下到村里的马铃薯储藏窖。眼下行情不错,看着村民有说有笑地分拣微型薯,他悬了一年的心总算

2019-02-12

产业兴 乡村美 农民富——萧山乡村振兴掠影(图)

闻鼙鼓而思进,听号角而前行。浙江坚定不移推进八八战略”。春节来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正在描绘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景。落笔成势兴产业。新中国成立初期

201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