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40余项政策措施助力脱贫攻坚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10月24日上午,轮台县草湖乡可可桥村村民阿依古丽·艾合买提给孩子做完饭后,就在家练习缝纫技术。

阿依古丽·艾合买提说:“以前在电视上看到别人穿着干净的工作服,按时上下班,每个月可以领到工资,我特别羡慕。没有想到,我也要当工人了。”

练习了半天后,阿依古丽·艾合买提来到村头,一排整齐的厂房就是村里的扶贫就业基地,最东边的两间是服装加工厂,里面整齐摆放着缝纫机、锁边机等崭新的机器,这里将是她今后上班的地方。在阿依古丽·艾合买提看来,这也是她人生的新起点。

村干部买吾兰·奥布力说:“扶贫就业基地投产后可解决30多人就业,村民们都盼着能早一点竣工。”

可可桥村地处偏远,2018年,当地各级财政投入150万元,在村里建设扶贫就业基地,并依托轮台县星博服饰公司的带动,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持续增收。

近年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和政府提出“2016—2017两年集中攻坚、2018—2020三年巩固提高”的目标,分年度明确脱贫目标,明确时间表、责任书、路线图,配套制定了《十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意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包村联户推进脱贫攻坚》《脱贫攻坚“七个一”全覆盖包联》《“以奖代补”推进产业就业扶贫》、加强社会扶贫、医疗保障、教育资助等40余项政策措施。

巴州充分发挥行业部门的政策、项目、资金优势,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旅游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推动资金、项目、政策等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聚集。积极组织开展“百企帮百村”和定点帮扶贫困村活动。

在以转移就业为抓手带动贫困户脱贫方面,巴州筹集拨付就业扶贫专项资金8700万元,开发就业扶贫特设岗位4277个,发放就业扶贫电动三轮车1100辆,组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7万人次,转移企业稳定就业3786人,扶持农村经济实体、卫星工厂、扶贫就业基地、扶贫车间165个,使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同时,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积极引导贫困群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观念转变。

通过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数据复核工作,2014年—2017年巴州累计脱贫28920户82388人,3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这个“五一” 在新疆沉浸式体验稻田插秧、捕鱼

这个“五一”在新疆沉浸式体验稻田插秧、捕鱼5月1日,在有着百年水稻种植历史的乌鲁木齐米东区,各地游客携家带口穿戴稻农劳动“行头”体验稻田插秧、捕鱼、赏超级大月亮,在学习劳作的同

2024-05-08

机械化率达100%!新疆棉花种植进度条:■■■■□

这几天,新疆南部棉花种植接近尾声,气温相对较低的北疆地区棉花种植大面积开始。天山南北以科技赋农,采用数字农业集成技术,大幅提高棉花种植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棉花种植面积完成80%

2024-04-27

口岸繁荣,新疆成为开放前沿

口岸繁荣,新疆成为开放前沿图①:新疆红其拉甫口岸,出境旅客在国际道路旅客班车上等待发车。新华社记者丁磊摄;图②:新疆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丝路文化商品城。新华社记者苟立锋摄;图

2024-04-11

红薯高产不再难,新型栽培技术助力红薯亩产量突破!

红薯种植,有什么新的方式,可以让产量更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标准,红薯亩产多少斤才算正常,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找到提升红薯产量的新方法。红薯的亩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2023-11-22

西农大助力团:农田之技助苹果芳香,专家指导促农民增收

为进一步推进合阳县金峪镇苹果产业发展,发挥“专家教授助力团”科技效能,为乡村振兴做好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专家王雷存教授前往金峪镇,

202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