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里刨食到地里淘金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秋分临近,中原大地满眼金黄,丰收的喜悦挂在每一个农民脸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辛苦了一季,土地给予勤劳的人们慷慨回报。

  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记者走田间、听民声、话丰收,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新时代河南农民的新形象,展现多姿多彩的丰收场景。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中,河南省以“四优四化”为抓手,乡村振兴步履铿锵。

  金秋时节,在雨丝与阳光的交替中,裴寨人忙并快乐着,收获着丰收的喜悦。

  9月15日凌晨2点多,辉县市裴寨社区农民裴清才叫醒妻子,开上自家的面包车,一起赶往市区批发市场卖西红柿。这一条路,他们走了10年。

  到了市场,天还没亮。借着灯光,一位商贩抓出一个带着露水的西红柿,猛咬一口:“酸甜正好,两块五一斤也要!”不到两个小时,1500斤西红柿已经销售一空。裴清才数着厚厚的人民币,笑得合不拢嘴。搁以前,这3700多元钱他两口子3个月才能挣到。

  裴寨社区地处太行山丘陵地带,干旱少雨,地少田薄。67岁的裴清旺生在老村水井边,从小用扁担挑水,后来井水不够吃,只好去周边买水。以至村里不少人给孩子起名字都与水有关:清、龙、泉、雨、海,湖、泽、润、河、江……20世纪五十年代村民们住的是煤渣房,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煤渣搅拌白灰,人在屋顶用木棒来回棰,这样的“棰棚”一住就是几十年。土地呢,一家几亩地,完全靠天吃饭。

  转变,始于10年前的那个秋天。村里的领头人裴春亮自个儿掏钱建成了漂亮的社区,全村老少一起搬进了二层小洋楼,家用电器、自来水、天然气、文化设施样样齐全。

  村民上了楼,除了在外经商的、上班的,剩下的还是农民。裴清才至今记得裴春亮的一段话:没时间种地的,不愿种地的,腾出土地流转出去,开发高效农业,这不比让地荒了强?只要肯干,骨头也能长出肉来!

  也是从那时起,裴清才流转了6亩地,建了3个蔬菜大棚。传统种西红柿,一年一茬,而他们夫妇学会了育苗,一年能卖两茬。眼下,西红柿价格一路上扬,一亩地能收1.5万斤,全年收入能达20万元。

  村里大棚多了,农民越来越富。经营饭店近20年的裴龙斌立足于土地,又搞出了花样。当地旱天多,适宜种红薯,他流转了100亩地,种了70亩红薯、30亩玉米。单卖红薯,一斤才五毛钱,但手工做成粉条,高效益立马显现出来。

  销售也不成问题,在裴春亮带领下,村里搞起来了中国太行红薯粉条文化节,今年是第三届。离得近的城里人来了,离得远的外地人通过电商下单了,一斤能卖十几元。脑瓜灵活的裴龙斌,今年又多种了两样红薯品种,一种是紫薯,加入粉条中,粉条变成紫红色,卖相很好;另一种是鲜食红薯,特别适宜做烤红薯,直接批发给外地客商。

  雨中,裴龙斌用镢头刨出一棵红薯,手里掂了掂,足有3斤多。“去年粉条卖了20多万元,今年产量高,又是一个丰收年!”他笑道。

  裴龙斌并不满足于此,准备再承包5个大棚,当然不是种蔬菜,而是打算种热带水果。“别人搞啥,你也搞啥,市场都饱和了。不种点‘稀罕物’,咋挣大钱?”红薯地头,响起这样一句话。

  从村里到社区,从土里刨食到地里淘金,裴寨社区一年四季都有讲不完的丰收故事。春天,鲜桃、水晶葡萄枝繁叶茂;夏天,宝泉景区成为避暑胜地;秋天,农特产满山满坡,映红太行;冬天,冰雪天地,温室桃花吐蕊争艳……

  通讯员 刘军旗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如何在雪地里养六只?

作为支撑,但是不能盲目施肥,还是要注意适量。冬前施一次饼肥,开花后再施一次,基本能满足雪中六的养分需求。6.修剪六在雪中修剪时间一般在2-3月左右。一般会选择3-5个健壮的枝条

2022-10-21

上午地里的麦中午袋里的粮

“麦到小黄昼夜”,每年小满后,中原已进入“粮食收获期”。在河南省舞阳县十里堡村,小麦成熟,一团乌云漂浮。村民黄德安并不着急:&l

2019-09-03

玉米地里回来了“老朋友”

八月下旬的齐鲁大地上,玉米已经长到一人多高。就在田间路边的一株玉米上,郭宗升发现了他的老朋友:一只瓢虫。65岁的郭宗升是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富民家庭农场的生产队长,也是和种地打了

2019-08-23

成果“种”进地里,收获300多亿

眼下又到了计划选种的时间,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年近七旬的王金玉教授仍然奔走在一线基地,亲自上阵选种。去年,他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目前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

2019-07-09

胡萝卜在地里腐烂怎么办?胡萝卜软腐病的防治方法

胡萝卜软腐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会导致胡萝卜变软腐烂,其在胡萝卜生长和存储期间都可能发生,当胡萝卜地下部分开始腐烂后,其地上茎叶也会逐渐枯萎,该病对于胡萝卜的产量会造成不小

2019-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