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山水满城橘香 忠县“以橘为媒”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径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华龙网9月13日8时讯(记者 李黎 陈星)“三峡橘海”位于重庆市忠县东部,坐落在长江之畔,为一个大型孤岛。成片的橘树随着群山绵延不绝,将整个山村装点成一片浩瀚的绿色海洋。今(13)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昔日的贫瘠小山村,如今已实现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融合发展,忠县柑橘产业已建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生态资源保护和农民致富增收的“双赢”。

  荒山变果园生态种植结出“致富果”

  位于忠县长江边的友谊村,曾经是一块贫瘠之地,直到2001年9月,友谊村被纳入忠县35.2万亩优质柑橘基地首批示范果园,村民纷纷开始种植柑橘,友谊村自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模化的柑橘种植让曾经的庄稼地变成了柑橘林,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村民们也纷纷尝到了“甜头”。

  如今,走进友谊村,到处都种满了柑橘树,蔚为壮观。据说现代著名作家、革命家、书法家马识途先生当年正是回乡途中被这幅美景震撼,所以欣然题写了“三峡橘海”。目前为止,“三峡橘海”已种植柑橘5800亩,年产值能达到千万元。

  但“靠天吃饭”的农业项目,对于力量单薄的个体农户来说,风险实在太大。为解决这一困境,“三峡橘海”种植了德尔塔、奥林达等优质夏橙,引进先进的滴灌技术,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四位一体”模式,实行划片建园、灌溉施肥、防病治虫、技术培训、销售服务“五统一”管理,村民将土地流转给专业管理公司,公司再聘请村民为工人,既有效地促进了全村农村土地的流转,农民也实现了增收致富。

  “以前我们都是靠种地为生,如今我们不仅可以把土地承包出去获得租金,还能在园区打工,收入比之前翻了一两番。”友谊村村民王淑兰提到这片橘海,脸上掩不住的高兴。

  友谊村村支书周康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民把果树承包给公司,每亩地承包费800元,每个村民都有一笔固定收入;还有的村民在果园里除草、打药、摘果等劳动,公司按照50—70元每天的工资结算,每月平均约有1000多元的收入;平时村民可以在柑橘树下捡枳实、知了卖……这样算下来,农民一年下来也有上万元的收入。

  乡村变乐园“以橘为媒”激活乡村游

  每年3月到5月,是“三峡橘海”最热闹的时候,“三峡橘海”有两大奇观,第一奇观是花果同树,每年4月中旬,绿叶簇拥黄果,黄果点缀白花,白花散发芳香;第二奇观是在5月中旬,成熟果还未采摘,幼果已然生出,此名为“父子同床”。这里柑橘成长期要一年多时间,其间颜色多次变换,成为“三青三黄”奇观。

  据周康伟介绍,夏橙每年4月开花,果子却要等到次年5月才成熟,因此每年4月中旬便会出现“花果同树”的奇特景象,并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今年上半年,友谊村在“花果同树”期间,累计接待游客7万人次。

  其实,“花果同树”只是忠县“以橘为媒”,发展“橘乡味道”乡村游的一个缩影。忠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忠县利用35万亩柑橘资源发展乡村游,深度挖掘柑橘基地果园景观和柑橘文化,大力发展以游园、赏花、品果等休闲观光乡村旅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基本建成中国柑橘城、派森百主题公园、三峡橘海、金色杨柳、橘香荷海等休闲观光的乡村旅游景点,带动了当地数以万计的橘农走上致富道路。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高柑橘产业附加值,打造高效农业,在现有柑橘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忠县目前发展的又一途径。目前,友谊村正与“江上盆景”石宝寨共同开发整体打造,着力打造国家AAAA级乡村旅游风景台,实现柑橘产业、旅游产业同步发展。

  未来可期的是,乘着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东风”,忠县将围绕全产业链进一步做大做强柑橘产业,充分发挥柑橘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半城山水满城橘”的美丽愿景。

  鲜果到橙汁产业走出发展新路径

  城在橘中、橘在城中。忠县种植柑橘历史悠久,自1997年施格兰柑橘业化项目落户忠县以来,忠县柑橘产业实现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产加销研学旅“六位一体”产业链,成为全市柑橘产业的核心区、全国柑橘技术的示范区。

  记者了解到,目前,忠县已建成35.2万亩标准果园基地,年育苗300万株的亚洲最大的柑橘脱毒容器育苗基地,建成鲜果处理、浓缩汁、鲜冷橙汁等生产线,橙汁年加工产能达20万吨,是亚洲目前最重要的鲜冷橙汁(NFC)生产基地。其中,专业生产NFC橙汁的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销售网络覆盖了17个大城市、28个中小城市,通过电话或网上销售平台就可直接购买产品,并实行全程冷链、配送上门。

  在园区核心区的柑橘物流产业园,忠县还建成了中国柑橘城柑橘交易市场,年鲜果商品化处理能力达10万吨。

  “忠县柑橘全产业链的发展,履行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园区为平台、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带动,是忠县打造柑橘全产业链最重要的经验。”忠县果业局局长熊长春透露,下一步,忠县还将对园区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在强化技术供给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据悉,2017年,忠县优质柑橘产量已经达到33万吨,有200多吨出口到中国香港以及东南亚国家,实现基地果园、加工销售、运输物流、生态旅游等综合产值近29亿元,带动20余万果农增收致富。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对话黑龙江省农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首席专家陈实如何加快推进我省高端农机装备产业发展

智能除草机器人田间作业。深入半履带智能农机企业指导。近年来,我省农机产业技术创新不断,在耕作、播种、中耕施肥、植保、收获、智能监测、无人农场及智能农机标准制定示范技术等方面取得

2023-12-22

当代传媒下的农业影视创作创新路径

对农业影视而言,其整体传播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科学知识普及,其次能促进农村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民主意识的培养、文化教育的提高、思想观念的更新,此外还可以增加信息有效交流、振作农村精神。不管从哪方面来讲,农业影视创作与传播对农村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助力,是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农业影视传播手段、传播机制出现新的变化,农业影视传播者与农业影视受众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翻转性的变化,这意味着农业影视想

2023-06-01

关于印发《千村示范创建+之打造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肉牛产业发展样板村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州)乡村振兴局、畜牧管理(农业农村)局、县(市、区)乡村振兴局、畜牧管理(农业农村)局《“千村示范创建+”之打造打造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肉牛产业发展样板村实施方案》现印发给

2022-11-06

吉林省梨树县开展金融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政银农对接活动

9月22日,吉林省梨树县金融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政银农”对接活动在梨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六楼会议室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四平中心支行行长盛,四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武,四平市金融工作办

2022-11-06

海南省农业与农村厅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办公室赴琼中考察山岚水稻产业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进GEF项目的实施,9月27日,海南省农业生态总站站长、项目执行主任邢建平带领项目办成员和专家一行到琼中县调研项目保护品种山岚水稻产业发展情况。上午,调研组一行前往

202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