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突出扶贫模式创新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近年来,楚雄州坚持在挖掘一产特色、二产加工增值、三产融合发展三方面着力,以规划为引领,以培育产业为核心、以龙头为载体,强化产业扶贫政策支撑,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加强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全州充分发挥绿色、生态、“立体气候明显”优势,因地制宜,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持之以恒抓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优质粮食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粮食面积37.26万亩,产量2.8万吨,人均有粮157.7千克;特色养殖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56万户,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绿色蔬菜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7万户种植绿色蔬菜4.9万亩,实现销售收入0.95亿元;经济林果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6万户种植经济林果11.14万亩,实现销售收入2470万元;食用菌产业带动30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食用菌752亩,实现销售收入2605万元;烟草产业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1.39万户种植烤烟8.68万亩,预计户均收入达2.52万元;乡村旅游产业建立旅游扶贫示范村17个、精品农庄14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50户。

  强化主体培育带动。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发动,培育发展和吸纳更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截至目前,全州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8万户,有5056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43万户13.03万贫困人口发展扶贫产业。全州累计193户企业的435个农产品通过国家“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全州发展电商企业435户,各类电子商务销售平台(网店)2221个,销售各类商品7.53亿元,其中农特产品占80%以上。

  突出产业扶贫模式创新。坚持采用“产业+两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等模式,在主体与贫困户之间建立以入股分红、订单、电子商务等为主要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截至今年6月底,全州有1382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19902户贫困户以资金或资产入股方式发展,贫困户增收2903.72万元;1921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订单方式带动21789户贫困户发展,贫困户增收4953.16万元;27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1032户贫困户以电子商务方式发展,贫困户增收140.86万元;1172户新型经营主体带动9212户贫困户以打工就业方式发展,贫困劳动力打工人数18750人,贫困户增收7725.18万元。

  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按照扶贫开发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要求,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今年1至6月,全州投入产业扶贫项目资金11.33亿元;协调担保公司为36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贷款约1.6亿元,兑付担保补助资金299.34万元。

  拓宽增收渠道。坚持长短结合、种养互补、三产融合,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截至目前,全州有819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流转土地、林地面积152.78万亩;累计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8.2万人;通过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企业开办“扶贫车间”“扶贫班组”等方式,累计转移农村贫困劳动力7.84万人。

  (记者 赵文丽)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乡村博物馆:寄一份乡愁传特色文化

乡村博物馆:寄一份乡愁传特色文化□新华社发5月17日,游客在青州博物馆参观展品。□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鲍福玉宫小昀一座乡村,几多乡愁。随着文博热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往只有

2024-05-20

【万千气象看云南】勐景来:“村寨+景区”走出现代化边境乡村文化旅游新模式

新华网西双版纳4月2日电(记者梁甜甜)蜿蜒的打洛江、精美的塔林、别致的傣族民居……独特的景观格外引人瞩目。“万千气象看云南”采风团队一行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

2024-04-03

建行云南省分行“银行+期权”模式助力蔗糖农企避险 规避糖价下跌损失

新华网云南频道云南是全国产糖大省,临沧是云南省内最大的蔗糖生产地,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作为当地最大的蔗糖全产业链企业,每个榨季白糖(6957,-1.00,-0.01%)交易量逾

2023-06-22

山东枣庄风景林体系创新管理模式

今年以来,山东省枣庄市紧紧围绕“山-水-林-场会议”三年行动中期攻坚要求,精心组织,大力投入,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8月底,全市已完成造林17622亩、荒山7

2022-11-07

浙江长兴积极探索医院与地方合作新模式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积极探索医院与地方合作新模式,创新合作机制,强化科技服务,确保生态产品价值在质量和效益上得到提升。一是重点突破,夯实基础。通过与湖州师范学院签订合作协

202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