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冠梨 接龙柚:“明星农产品”破译巴南乡村振兴“蝶变密码”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华龙网7月27日17时50分讯(首席记者赵铁琥实习生侯小梅)“老乡,哪里还有梨子卖?”即使已经到了七月末,在重庆巴南二圣天坪山上的翠冠梨早就被抢购一空后,还是有不少旅客慕名而来。当漫步在天坪山上6000亩梨园之中,你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仅仅只是荒废了的坡耕地。从荒山坡地到“千亩梨海”,这其中所映射出的,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巴南广大农村所产生的巨大变化。

  梨树种植携手乡村旅游步入全域发展新时期

  巴南区二圣镇的集体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但是,作为这个“明星村”的村委会主任,龙云敏却是没有想到村子的发展会这么快。2002年时,集体村的主要产业还是种庄稼,人均收入不过一两千元,到2017年集体村就已经达到了20000元的人均收入水平,居民收入直线上升。这一切离不开将种植梨业与乡村旅游等结合起来的策略。2008年以来,集体村将梨树种植与乡村观光农业休闲旅游相结合,每年举办声势浩大的梨花节、采梨节,不仅带动了梨子的销售,还将多种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形成了乡村全域发展的模式。

  集体村实施“品牌优选、品牌提升、品牌创建”工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节能灌溉、人工授粉、棚架等先进生产技术。截至目前,集体村已建成优质雪梨基地6000亩,每年可产优质翠冠梨4000顿以上。所产梨子果肉白色、肉质细嫩、入口化渣、汁多味甜、果心小、营养丰富,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采摘,每年村里接待游客达到了100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结合集体村的产业发展,该村还开展了农村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现在我们集体村也是一个旅游景点了,游客多了,我们的环境自然要跟上。”在村里开农家乐的余明兰告诉记者,随着节假日游客的增多,村民们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也提升了,大家都希望共同把环境维护好,给游客们留下好的印象。

  柚子变身“摇钱树”远销海外获大奖

  时值盛夏,在巴南区接龙镇蜜柚标准化生产基地柚子林里,沉甸甸的柚子正挂满枝头,肆意生长。接龙蜜柚,曾斩获中国第十六届、第十七届、第十八届国家农产品国际博览会金奖,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北京),被认证为中国绿色食品;还获评了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同时也因皮薄肉嫩、水分多、口感好而远销海外,获得市场认可。而这一切的背后,却要从美亨柚子种植股份合作社负责人陈开蓉的“乡愁”说起。

  退休老党员陈开蓉,本该在家颐养天年享享清福。可是闲不住的她,目睹家乡柚子深陷品质难题而走投无路之时,毫不犹豫地决定成立接龙蜜柚种植股份合作社来带领乡亲们种好柚。陈开蓉的这个合作社一改过去传统的种植模式,采取“合作社+科研+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运用新型、适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以生态、绿色、环保为主攻目标,加强了蜜柚适时施肥,病虫防治,科学管理改良了蜜柚的品质。随着品质的逐步提升,陈开蓉种植的接龙蜜柚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身为一个党员干部,哪怕是退休了,我还是想继续发光发热。”就这样,陈开蓉带着她的接龙蜜柚参加各地举办的展销会,还与西南大学合作建立了接龙蜜柚电商销售平台,使得蜜柚远销海外。柚子卖得好,村民们的钱包也鼓了起来,如今,柚子基地所在的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2000元左右,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创新“稻+N”生态模式让传统农业促民增收

  巴南区二圣镇天坪山上多丘陵,地势相对较为平缓,非常适宜农业种植。像高山梨、茶叶、花卉苗木等,近年来就非常受村民欢迎,逐步成了天坪山的主力农业产业。但除了这些特色产业外,山上还有不少农户种植水稻等传统作物。粮食种植的投入与产出,显然比不得经济林木,且由于种粮食收入相对较低,不少青壮年劳力还选择了外出务工。

  但粮食种植毕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所以,为了让传统农业也能走上高效、高质量的发展之路,巴南区于2014年开始探索“稻+N”循环生态种养殖模式。所谓“稻+N”模式,简言之就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通过降低种植密废,营造生存环境,让鸡、鱼、泥鳅、小龙虾、蛙、菇等生态物种在稻田中生长,形成一个生态互补、高效高质的种养殖生态链。

  据巴南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稻+N”模式实施至今,成效明显,村民收入得到了显著提升。据统计,在该区实行“稻+N”生态复合模式的村社,“稻+鱼”亩产值可达9000元,“稻+鸭”亩产值可达8500元,“稻+虾”和“稻+鳅”的亩产值则达到了12000元-125000元,而“稻+蛙”亩产值超过了20000元,“稻+菇”的亩产值更是达到了令人惊讶的25000元。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乡村博物馆:寄一份乡愁传特色文化

乡村博物馆:寄一份乡愁传特色文化□新华社发5月17日,游客在青州博物馆参观展品。□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鲍福玉宫小昀一座乡村,几多乡愁。随着文博热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往只有

2024-05-20

【万千气象看云南】勐景来:“村寨+景区”走出现代化边境乡村文化旅游新模式

新华网西双版纳4月2日电(记者梁甜甜)蜿蜒的打洛江、精美的塔林、别致的傣族民居……独特的景观格外引人瞩目。“万千气象看云南”采风团队一行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

2024-04-03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谈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

2024-01-10

抚松县万良镇: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抚松县万良镇: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近日,抚松县万良镇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对万才村部分耕地进行高标准农

2023-12-28

呼伦贝尔市举办2023年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提升与营销培训班

呼伦贝尔市举办2023年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提升与营销培训班近日,由呼伦贝尔市农牧局主办的2023年呼伦贝尔市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提升与营销培训班在扎兰屯市正式开课。本次培训目的是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