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青海生态农牧业新蓝图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作为五大牧区的青海,农牧业发展的潜力在哪里?如何让青海农牧业品牌在全国叫得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青海农牧业怎样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

  青海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战略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中求进,加大支柱产业、绿色农业发展,积极优化调整种养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突出做精做优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作物,种植结构逐步向粮经饲三元结构协调发展,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全省农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如今,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更加丰富了,农牧民的腰包鼓得更高了,生态环境更优化了,循环发展步伐更快了……

  稳稳的幸福

  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过去到了冬天基本上是土豆白菜大萝卜,现在农村每天都有新鲜蔬菜水果,农用车串乡进村兜售蔬菜随处可见。”家住西宁市湟中县的李女士说。“地不分南北、时无论冬夏”,如今农畜产品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成就了“舌尖上的青海”。“循化的辣椒、平安的鸡蛋、互助的猪肉,还有龙羊峡的鱼,咱青海自己养殖或者种植的产品,吃着味道就是不一样,有清香的农家味,从田间地头直接到餐桌,天然健康美味无穷。”西宁市民陈女士说。过去一年,我省农牧业生产稳中求进,调结构、抓科技、防灾害、促增产,农牧业经济表现为“五稳三进两增”。

  粮油生产“稳”,粮食连续10年保持在100万吨以上;油料连续11年保持在30万吨以上;蔬菜供应“稳”,全年蔬菜产量较往年稳中有升,枸杞等中藏药产量提升;畜牧业生产“稳”,生猪、牛、羊供应稳定,肉、奶、蛋产量显著提升;农产品质量“稳”。我省自产种植业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合格率均为100%;安全生产形势“稳”;全省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通过精准发力、定向施策,富民产业培育和农牧业提质增效取得积极进展。结构调整有“进”,全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呈现出“粮稳、经优、饲扩”的趋势;冷水养殖有“进”。打造沿黄流域冷水鱼适度开发带,冷水鱼出口实现新突破,各类水产品产量显著提升;科技推广有“进”,绿色粮油继续保持高产高效的发展势头。

  “增”的势头不减。全省农牧业生产总体形势较好,农牧民收入增幅稳定,全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9%以上。

  绿色发展农牧业转型构筑新空间

  “封湖育鱼、建设增殖放流点、加强渔业监测,截至2017年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海湖裸鲤资源量达8万吨,为保护初期的30倍。”青海农牧厅工作人员介绍。

  近年来,青海省农牧业生产方式有新转变,大力推广绿色发展重点技术,绿色发展加快。农业污染治理有力,生态环境整治有新进展。去年,我省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在9个县(区)开展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成功承办了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现场观摩会,以“梅陇”、“拉格日”模式为代表的股份合作制建设经验示范效应显现;农牧结合、草畜联动、循环发展步伐加快。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5%;在海晏、湟源等6个县区,试点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建设,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三区”;清理小型屠宰场点12个,捣毁私屠滥宰窝点36个,屠宰企业污染防治设施配套率达到92.2%;开展了“黄河青海、甘肃、宁夏、四川段渔业行政联合执法及交叉督察活动”;强化以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为重点的渔业资源保护,青海湖裸鲤新增资源蕴藏量近1万吨,增殖放流各类土著鱼类1277万尾;对非法开垦草原现象依法进行了查处。

  新作为紧盯脱贫精准发力

  海东市乐都区李家乡民族村李双林一家6口人原本靠天吃饭,老人卧病、孩子年幼,劳动力不足被纳入村级贫困人口。乐都区发展马铃薯产业以来,马铃薯种植成了李双林一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不仅脱了贫,最好的一年,他家马铃薯种植收入了1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这也是我省推出户有增收项目、村有集体经济、县有主导产业园的“三位一体”产业扶贫新格局以来受益的万千农户之一。紧盯脱贫精准发力,扶持乐都区5个村重点发展马铃薯产业,为每个村组建一个特色养殖合作社,以养殖业带动饲草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都兰、河南、囊谦三县的6个村重点发展生态畜牧业,通过股份制改造盘活草地、牛羊资源,并扶持建立市场服务体系,延长产业链,构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机制;大力培育产业带头人,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合作社理事长集中培训,为巩固脱贫成效奠定了基础;助推了都兰、河南两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扶贫工作更精准、效果更显著。

  快车道新型经营主体增添新动力

  2018年,青海省农牧业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宽裕”为总要求;以产业提质增效、增加农牧民收入为重点;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牧民为支撑;加快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规模经营水平,推进转型升级,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确保农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提升——种植业继续加大“粮经饲”三元结构调整力度,扩大经济作物、优质饲草种植面积,提高设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做大做强牦牛、藏羊、马铃薯、油料、冷水鱼、饲草料等支柱产业,创建牦牛产业发展联盟、冷水鱼发展联盟,在做大做强牦牛产业、三文鱼产业整合发展上实现突破。持续抓好都兰枸杞产业园建设,力争创建门源百里花海产业园、区域性牦牛产业园。

  绿色——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全面推进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在半农半牧区、农牧结合区全面推进粮改饲,草畜联动、循环发展。加快推广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提高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牧业、草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劳动生产率。

  培育——扶持培育一批省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龙头企业,并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牦牛、藏羊、冷水鱼、油菜、马铃薯、饲草产业为主。抓好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与本地主导产业发展和农牧民需求紧密结合,分产业、分专业、分层次,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以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返乡创业者等为主要对象,培育一批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牧业发展有机衔接。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美丽休闲乡村,扶持建设一批休闲观光农牧业基地。以现代农牧业示范区为依托,在重点城镇、城乡接合部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试点。

  创建——以品牌为支撑,走特色产业、高品质、高端市场、高效益的发展之路。确定一批重点培育的农产品品牌,制定特色农畜产品品牌目录。加快青海特色农畜产品营销力度和“走出去”步伐,召开全省品牌推广会,选择若干个省外大城市开展青海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持续推进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推进发展高效草地畜牧业,召开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10周年论坛暨现场观摩会,举办中国牦牛节及牦牛论坛。推进试验区示范合作社标准化建设和能力提升,在草地畜牧业经营机制上实现突破。

  推进——实施好三江源二期、祁连山流域治理、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建立健全评估和预警制度。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在精准培育特色产业上做好文章,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动行动,扶持贫困村和2018年摘帽贫困县发展特色农牧业。抓好泽库等6个县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拓宽农牧企业融资渠道,增强农牧业发展活力。(责任发布:李慧)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紧盯浙江海洋问题,围填海红线仍被突破

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紧盯浙江海洋问题,围填海红线仍被突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艺依生态而建的“海岛乐园”却在破坏生态。一个多月前,国家有关部门暗查发现,浙江省温州洞头区青山岛向东

2024-05-17

公安部公布8起危害生态安全典型案例

公安部公布8起危害生态安全典型案例今天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意识,公安部公布8起危害生态安全典型案例。1、山西平遥某绿化有限公司、某建设工程有

2024-04-16

生态环境部党组召开会议

生态环境部党组召开会议12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

2023-12-22

省生态保护中心举办2023年全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培训班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下大力气治理“白色污染”,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一泓清水入黄河”战略部署要求,对我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10月18日,省

2023-11-02

生态农业发展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建议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着重指出,要"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因此,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

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