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乡村振兴报告会:“干在乡村,有奔头!”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干在乡村,有奔头!”

  ——重庆市“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报告会速写

  本网记者 邓俐

  “如今的乡村,已经迎来了振兴的最好时机,我想和我的乡亲们迎着这股发展的东风,把我们的家园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美乡村。”

  “把事业安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干在乡村,一样有奔头!”

  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教委与市农委联合主办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报告会第35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专场报告会上,张雪、晏洲、彭阳、严克美、杨大可、简义相,6位青年代表讲述着他们在农村实现梦想、建功立业的感人故事。雷鸣般的掌声,一次次响彻全场。

  今年3月以来,35场巡回报告会,覆盖16所高校、28个区县、18个深度贫困乡镇,4万余人现场聆听、520多万人在线收看……6位报告团成员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闪亮的“明星”,不仅收获了阵阵掌声,更是赢得了大量“粉丝”。他们用青春、智慧和汗水浇灌希望的田野,他们的事迹、理念、精神,点燃了星火,播撒下种子,激励着更多投身乡村振兴的年轻人。

  “家乡那片土地像发着光一样召唤着我。”

  曾经千方百计跳出“农门”,却又义无反顾回到乡村。30岁的晏洲来自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润溪乡樱桃村,这是一个高海拔的偏僻山村,晏洲从小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2009年大学毕业后,他却怎么也抑制不住回家的念头,他说:“家乡那片土地像发着光一样,不断召唤着我。”回到家的晏洲借钱在村子里流转了5亩山地,独自一人搬到山上搞野山鸡养殖。山上温差大,第一批1000只山鸡苗,不到3天就死了700多只。最难的时候,他天天吃土豆和白菜,像老母鸡一样没日没夜护着小鸡崽。3年后,鸡场有了收益,他马上发起成立珍禽养殖合作社,打造集养殖与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度假村,把一片250亩的荒地变成了美丽的生态农场,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他帮扶的61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都超过了3500元。“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兴奋得几天几夜睡不着。“晏洲说,“乡村是我的根,在这里我有着不变的信念。如今的我,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更加充满信心!”

  “学霸”是今年28岁的彭阳从小到大的标签。这个16岁出国留学的奉节姑娘,在英国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连续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以剑桥学联主席和优秀华人留学生代表的身份受到李克强总理接见。毕业后的彭阳顺利进入了一家国际投行。“每次假期回到我出生的那座山,看到乡亲们那么辛苦地种脐橙,收入却少得可怜,就特别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她在许多人合不拢嘴的惊讶中回到奉节创办了“山橙时代”,半年内获得首笔1000万元投资,以严格的现代农业标准发展奉节脐橙的六次产业。 2016年以来,“山橙时代”已在奉节建立了2000亩自有基地和6000亩“公司+农户”合作基地,销售奉节脐橙4000余吨,累计为600户果农增收1600余万元。“把学习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实战经验和有益价值,就应该、也只能在祖国的土地上去实现!”彭阳说,她深深知道,打动投资商的不仅仅是“山橙时代”战略规划,更是中国农业充满希望的现在和无限广阔的未来!

  “职业农民的身份让我很满足。”

  称自己是地地道道的“职业农民”的简义相10年前是一名金融专业的大学生。2009年,他辞掉一家知名通信公司年薪20万元的职务,回到黔江老家照顾突发脑溢血的母亲,恋爱了5年的女友与他分了手。发现老家所在的松林村“海拔高、林地多、气温低”的地理环境最适合银耳生长,简义相当即萌生了留在家里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种银耳的念头。2011年6月,简义相试种的第一批银耳45天时间赚了3万多元,乡亲们震惊之余都嚷着想跟他一起干。松林村银耳种植社很快成立,银耳种植规模也很快达到了5万斤。2013年冬天,简义相种植的几万斤银耳因为一个疏忽成了废品,不仅把赚的钱赔完了,还拖欠了10多万元工资。为了支付工资,他不得已卖掉了在黔江城区的住房。“你还年轻,大不了从头再来。”简义相为自己鼓劲。得知适合在松林村种植的菊花行情很好,简义相马上跑到浙江、安徽引进良种精心培育。又一次“千辛万苦”之后,他种植的菊花年产值超过了300万元。村里有50多家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其中20多家为贫困户。“我娶上了漂亮的媳妇,妈妈也康复了,产业越来越兴盛,乡亲们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简义相说,“如果你今天问我还想不想再回到城里去,我只能说,今天的乡村热气腾腾,我对自己职业农民的身份很满足,且倍感骄傲。”

  1999年,大学毕业的杨大可和女朋友一起回到云阳县海拔1300多米的无量山,承包了288亩荒地接爷爷的班种果树。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这两个大学生只是一时冲动、迟早要走。杨大可和女朋友却一点儿也没有动摇,他们撬开石头,打下3万多个窝子种树。“你对一棵树好,它一定会给你回报。”2002年,一家人种植的水晶梨大丰收,杨大可挣到了第一桶金,也拥有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大可水晶梨”品牌。现在的云阳大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将无量山周边的乱石山变成了3万多亩果园。杨大可发起成立的云阳县水晶梨专业合作社年销售额超过了2000万元,一对一指导帮助300多人建立了果园,还同时为全国76个果园提供技术支持。专业合作社的476户农户中,70多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杨大可探索的“山上种树、树下种草,草地养畜、畜粪肥地,养蜂授粉、农业观光”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让更多人走上了致富路,他也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人物”“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等众多荣誉,还光荣当选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开启绿色银行的钥匙,就掌握在有知识、有本领、有担当的年轻人手里。”杨大可说,“我的经历再次证明,守护好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就有农民的‘金饭碗’。”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现任巫山县当阳乡党政办主任、玉灵村第一书记严克美是当阳乡红槽村第一个大学生。红槽村民风十分彪悍,2008年大学毕业不久已在上海工作的她,听说原来的村支书不想干了。马上辞职回家到乡里毛遂自荐。“人家老同志都干不下去了,你一个黄毛丫头能镇得住?”乡领导问。当乡党委决定给她两个月试用期时。严克美对自己说:“不干出名堂,我就不叫严克美!”

  2009年1月担任红槽村党支部书记后,严克美买了一辆男款摩托,不到一个月就跑遍全村所有农户,根据收集的意见拟出了红槽村发展规划。严克美在走访中发现,红槽村民风“彪悍”的根源之一是基础设施太落后,村民经常为争饮用水吵架打架。严克美的父亲就曾为此带着村民拦住下乡的领导不让走。为了解决饮水问题,严克美带着一帮人攀悬崖钻山林找到了6处干净水源。引水需要找劳力埋水管,乡亲们心里有怨气,刚开始不愿参加,严克美就组建起青年党员干部突击队,带上干粮早出晚归突击干。5个月后,干净清甜的山泉水流到了每家每户,乡亲们嘴里的严克美也从“小黄毛丫头”变成了“美娃子”。乡村要美,百姓要富。到玉灵村担任第一书记后,严克美发动乡亲们发展生态产业,将玉灵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她先后当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乡村振兴需要踏实做事的人,群众认可实实在在的作为。”严克美说,“我们的未来,一定会在希望的田野上点亮!”

  与严克美不同,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张雪从小在城里长大。2009年大学毕业放弃银行工作,到仁义镇鹿子村担任村主任助理时,张雪分不清韭菜和麦苗,走田坎常常摔跤,去村民家习惯拿纸巾擦凳子。但她却能为了给村民示范林下养殖,自己建鸡棚、打扫鸡舍、给鸡打疫苗。她联合荣昌区多名大学生村官成立了重庆市首个大学生村官专业合作社,建起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吸引700多户农户参与,年销售额突破了700万元。她创建“在村头”农村电商孵化平台为村民免费代售代购,覆盖全区所有行政村,年销售额突破1800万元,带动近800户贫困户每年增收约2500元。她在通安村探索建立的“村干部及直系亲属涉农涉惠十公开”制度,也被全市推广。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我从一个不懂农村的城里娃,到今天的懂农村、爱农村,我喜欢自己的改变,更喜欢我带给更多村民的改变。即使我的青春已远,但,至少不负韶华。因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张雪的感慨,发自肺腑。

  “这是充满正能量的报告会,更是振奋人心的乡村振兴动员会。”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张翔对记者说,“我在云南省偏远山村担任过两年第一书记,对报告团成员们的心路历程感同身受。他们的事迹证明,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大学生到乡村去,干事创业,大有可为。”

  沙坪坝区歌乐山镇歌乐山村大学生村官曾欢则表示,听了这接地气、鼓士气的报告,备感振奋的同时,更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决心和信心。

  彭阳告诉记者,她已收到来自西南大学、重庆三峡学院等20多名大学生的入职申请,他们都希望毕业后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乡村博物馆:寄一份乡愁传特色文化

乡村博物馆:寄一份乡愁传特色文化□新华社发5月17日,游客在青州博物馆参观展品。□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鲍福玉宫小昀一座乡村,几多乡愁。随着文博热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往只有

2024-05-20

重庆11个区县部分中小河流有涨水风险

重庆11个区县部分中小河流有涨水风险4月15日16时,重庆市水利局和重庆市气象局联合发布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预计4月15日20时至4月16日20时,重庆11个区县部分中小河流

2024-04-16

【万千气象看云南】勐景来:“村寨+景区”走出现代化边境乡村文化旅游新模式

新华网西双版纳4月2日电(记者梁甜甜)蜿蜒的打洛江、精美的塔林、别致的傣族民居……独特的景观格外引人瞩目。“万千气象看云南”采风团队一行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

2024-04-03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谈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

2024-01-10

抚松县万良镇: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抚松县万良镇: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近日,抚松县万良镇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对万才村部分耕地进行高标准农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