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定居牧民的“脱贫账单”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新春见闻)新疆定居牧民的“脱贫账单”

  中新社新疆和静2月11日电 题:新疆定居牧民的“脱贫账单”

  作者 耿丹丹 李伶

  一大早,蒙古族小伙巴音达来一家人就在为迎接春节而忙碌着:妻子苏布生岱吉提将客厅的茶几擦得铮亮,摆上了杏干、葡萄干和奶疙瘩等特色食物;母亲才吾盖在厨房烧好了一壶香气四溢的奶茶……一家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今年即将到来的春节,对巴音达来一家人而言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这是一家人搬进新家——新疆和静县和谐新村小区的第一个“年”。

  走进巴音达来家,屋内刚刚装修不久,沙发、冰箱、抽油烟机等一应俱全。“新房子是去年10月交的钥匙,儿子和媳妇负责装修,我们老两口没操啥心,今年一家人可以在新家过个团圆年。”才吾盖说道。

  巴音达来一家是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巴西里格村的牧民,巴西里格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由于全村仅靠放牧为生,2016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21户。

  巴音达来告诉记者,家里原本有300多只羊,后来一场雪灾后,冻死了上百只,父母身体也不太好,看病又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也正因如此,巴音达来一家成了贫困户。

  为了让当地牧民脱贫,2016年,依托位于巴音布鲁克景区的优势,巴西里格村以畜牧养殖和旅游为重点,成立了8个牧民专业合作社,并将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都纳入其中。

  巴西里格村党支部书记甫·迪来介绍,当地贫困户可以用自家的草场、牲畜和蒙古包等入股合作社,年底参与分红。“同时,我们还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降低了牲畜的死亡率,牧民将牲畜放到合作社托管后,还可以通过打工再赚取一份收入。”甫·迪来说道。

  “村里合作社成立后,我们自家的蒙古包入股了牧家乐旅游合作社,上千亩草场入股了养殖合作社。”巴音达来说,他又到牧家乐旅游合作社当起了厨师,每个月收入稳定。

  说到这里,巴音达来拿出一本记事本,上面记录着一家人脱贫致富的“账单”。

  “7月至9月,打工收入1万元(人民币,下同);9月18日,村里发放合作社分红,旅游合作社发了6000元,养殖合作社发了3850元;10月15日,卖了50只羊,收入2万元……”巴音达来说,2017年,家里人均纯收入有7000元,“终于‘脱贫’了”。

  如今,村子里的牧民通过合作社的带动,全村贫困户均实现了脱贫。不仅如此,2017年,巴音布鲁克镇一共有160余户贫困户享受到了游牧民定居项目,搬进了县城的新楼房。除了这些,免费的学前教育和方便的就医环境,让牧民们纷纷感叹日子越来越好。“把这些都记在本子上,可不能忘了。”巴音达来说。

  为了巩固脱贫成效,这两天,巴音布鲁克镇还进行了烹饪技能培训,苏布生岱吉就是学员之一。

  关于新春愿望,苏布生岱吉提也有自己的打算:“我想自己开一家农家乐,只要踏实干,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这个“五一” 在新疆沉浸式体验稻田插秧、捕鱼

这个“五一”在新疆沉浸式体验稻田插秧、捕鱼5月1日,在有着百年水稻种植历史的乌鲁木齐米东区,各地游客携家带口穿戴稻农劳动“行头”体验稻田插秧、捕鱼、赏超级大月亮,在学习劳作的同

2024-05-08

机械化率达100%!新疆棉花种植进度条:■■■■□

这几天,新疆南部棉花种植接近尾声,气温相对较低的北疆地区棉花种植大面积开始。天山南北以科技赋农,采用数字农业集成技术,大幅提高棉花种植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棉花种植面积完成80%

2024-04-27

口岸繁荣,新疆成为开放前沿

口岸繁荣,新疆成为开放前沿图①:新疆红其拉甫口岸,出境旅客在国际道路旅客班车上等待发车。新华社记者丁磊摄;图②:新疆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丝路文化商品城。新华社记者苟立锋摄;图

2024-04-11

6月7日新疆阿拉尔枣价格

阿拉尔:  产新货:  特级灰枣:14.00元/公斤左右  一级灰枣:12.00元/公斤左右  二级灰枣:10.00元/公斤左右  三级灰枣:9.00元/公斤左右  四级灰枣:

2023-06-07

2022年10月新疆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10月,新疆已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大,池塘里的鱼多,养殖也进入收获期和越冬期。随着气温和水温的降低,发病率降低,但仍需加强养殖管理。现对2022年10月新疆水产养殖病害预测如下:

202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