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教育中民族植物学常识背景的使用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植物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提奥夫拉斯图斯被视为植物学的创始人。公元前300年他在哲学原理基础上对植物进行分类和描绘[1]。19世纪中叶,李善兰与外人合译的《植物学》传播了近代植物学的基本理论,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才开始有了植物学的专门研究机构,大学也开设了植物学方面的课程。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渗透,促使植物学各分科的不断发展和更新[2],并形成了不少的交叉科学。美国植物学家哈什伯杰于1895年最早提出民族植物学的概念,即Ethno-botany,定义为“研究土著民族利用的植物”。美国民族植物学家福特(R.I.Ford)发展了这一定义,着重强调“人与植物的直接交互作用”这一核心[3]。在没受到科学教育等外界因素影响的前提下,人们已有的零散的对人与植物的相互作用的认识,即民族植物学知识,与人们在生活中同植物之间的关联程度有密切关系。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体会到若能在植物学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生的民族植物学知识背景,可为提高植物学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服务。

  一、植物学教学的特点

  植物学是生物类专业一门经典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解剖、生长发育、生理结构、分类、起源演化及与人类关系等[4-5]。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它是大学低年级首先接触的直观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6-7]。植物学不仅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组织培养、植物资源学等)的基础,对于师范生而言,也是未来中学生物教学中可以运用的重要内容[4]。因此,应该充分认识植物学教学的鲜明特点,以求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源泉,植物学教学的过程,需要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自然实际,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进而整理、概括,得到有关植物的本质的认识。故植物学教学中应着重强调观察、比较和分析的学习方法;瑞士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植物学教学需要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着重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中学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中学生物教学活动中的课堂实验、课外实践、科技活动等都有赖于带队老师的生物学专业素养和知识功底。故植物学教学应契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升实际运用能力。

  二、民族植物学知识背景的利用对于植物学教学的启发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把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我国高等教育按专业培养人才,地方高师院校中生物科学专业旨在为基础教育输送更多有用人才。但要注意到,植物学具有名词术语繁多、概念抽象、实践性强、实验材料的季节性强等特点。如何使之与时代需求和发展相适应是目前植物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7]。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生的民族植物学知识背景,对促进植物学教学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民族植物学知识背景可增强植物学教学效果。植物学的教学对象具有生物学的基本常识,对于生活环境中的各种植物,尤其是有花植物具备不同层次、水平的认识。在将这些认识系统化,传授和强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民族植物学内容是最“接地气”,最能增强教学效果的。在种子植物形态解剖部分的教学中,许多知识点的讲授、课堂互动的形成中,均可见一斑。例如,桔子、花生、桃、玉米、苹果等均是常见可食植物的果实。学生成长过程中接触上述大小、形状、颜色各异的植物种子所形成的感性形象,无疑对于理解它们千变万化的外表背后共有的或极相似的内部构造很有利。再如,许多植物的变态营养器官是人类利用的主要部位或有用成分的主要来源。餐桌上见到的萝卜、胡萝卜都是变态根;马铃薯、洋姜则均为块茎;以洋葱、大蒜调味是利用了它们的鳞茎或鳞叶间的腋芽。运用这些贴近生活的实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植物器官各部的形态和结构。

  另外,孢子植物及种子植物分类部分的教学中,可将民族植物学知识,即关于“人与植物的直接交互作用”的知识,紧密地结合至各个植物类群的教学内容中去。被子植物种类众多、规模庞大,了解和掌握代表类群的重点特征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单纯、机械的文字描述的堆砌,有碍于学生对植物类群的形态特征的认知和植物进化演化规律的把握。结合民族植物学知识,将教材中平面化的“植物”立体化,是优化植物学教学的一种良好尝试。例如,被子植物分类的不同科中,禾本科包含了人类的粮食作物中的绝大部分种类,如小麦、水稻、玉米、高粱等;十字花科中有多种植物为常见蔬菜,花椰菜、大白菜、小白菜等为极佳的代表;同时常见于餐食的还有茄科的辣椒、茄子、西红柿、马铃薯;葫芦科的丝瓜、冬瓜、黄瓜、苦瓜等;另外,极大地丰盈了水果世界的蔷薇科,囊括了梨、苹果、桃、杏、李、樱桃、枇杷、覆盆子等很多种类。在药用植物的宝库中,五加科、伞形科涵盖了很多药源植物,诸如,人参、三七、五加、当归、柴胡等。学生的民族植物学知识(关于“人与植物的直接交互作用”的知识)背景为植物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运用民族植物学知识背景可创设良好植物学教学氛围。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植物学教学开始之前,学生所具备的民族植物学认识是零散的、模糊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但合理利用他们的民族植物学知识背景却可为良好的植物学教学铺平道路。比如,在植物学实践教学中,针对蔷薇科植物金樱子,很多学生难以陈述它的营养器官的特征,但可以欣然讲述应于何时采集它多刺的果实,如何处理,之后熬糖、酿酒。巧妙、合宜地将民族植物学知识与植物学教学结合,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再如,很多学生自小喜欢吃山上的板栗,对于野外环境中与板栗果序外形相像的锥栗、茅栗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因此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归纳讲述壳斗科(含物种板栗、锥栗、茅栗)的重点形态特征及常见种类的简单区分;另外,针对某些出现在同一小生境中的藤本植物,像何首乌、绞股蓝、乌蔹莓等,可以将各种类的识别特征、经济利用进行对比,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目标植物有好奇心(如何食用、药用等),从而对相关专业知识保有深刻记忆。

  3.借助民族植物学知识背景可提升师范生植物学知识应用能力。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培养对象很大一部分将来会成为初、高中生物教学的新生力量,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应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本科教育阶段,通过植物学教学对学生已有的民族植物学知识补充和丰盈后,将显著地提升其植物学专业素养。中学生物课程要求初任教师快速、高效地将教材内容与鲜活实例相结合,这使得植物学知识的就地利用能够展现最大的魅力。例如,编写中学生物校本教材。就植物在国民经济、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而言,地方常见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别、利用、采收、种植等即为较好的校本教材素材。再如,中学生科技活动的实验设计。有针对性地选择地方经济植物、环保植物等作为实验对象,可以有效发挥植物资源优势,甚至为长远的开发应用提供创意。另外,中学生物实践教学。地方中学的生物教学天然地易于与植物学知识相融合,中学生的户外实践、夏令营活动等,均会对带队生物科任教师给出最直接、最真实的检验,因此,对未来中学生物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植物学教学对其已有的民族植物学知识进行完善和提升,对于巩固其已有的植物学专业知识,促进其理论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提升,实现专业素养的扎实积累,均是意义重大的。

  三、关于植物学教学中有效利用民族植物学知识背景的几点建议

  植物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习者了解掌握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研究中比较成熟的结果,但同时,植物学教学也是将学生既有的零散、模糊的一些植物学常识进行抽提和升华的重要途径。在植物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民族植物学知识,既是植物学教学的需要,也是展现民族植物学的社会及文化价值的重要方式,对植物学发展进程中的文化传播有着积极的意义。

  1.在植物学理论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学生的民族植物学知识背景。植物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可将民族植物学知识结合到植物形态解剖部分、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分类部分内容中。形式不必拘泥,如讲授植物的根这一营养器官时,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预先收集所熟知的相关民族植物学信息(如对植物根的利用方式),整理汇总后,由任课教师在植物学教学中对结果评析、校正错误(如将变态茎看作根);再如,以个人为单位,将学生熟知的当地观花植物或蜜源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知识集结,在课堂上形成口头报告,可为花部结构变化及与传粉昆虫关系的教学提供优质素材,同时也为锻炼、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做准备。

  2.在植物学实践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学生的民族植物学知识背景。植物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可在当地的不同生物群落中、不同小生境里,借助学生的民族植物学知识,加深教学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达到传统教学无法匹敌的教学效果。如在带队野外实习过程中,若要介绍不同植物用途、形态、内部构造和进化演化方式,可以从民族植物学的视角,激发学生对植物学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进行知识建构,以科学知识补充和完善已有的普通植物学知识。“人与植物的直接交互作用”要求人类的理性回归,在植物学实践教学中应传播建立和谐的人类与植物、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正确理念。

  3.借学生的民族植物学知识背景赋予植物学教学文化韵味。传统的理科专业课程教学中,文化气息往往较为稀薄,应着力注入更多的人文血液。植物学教学中,孤立地关注植物本身,而忽略人类在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积淀,势必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植物学教学应借民族植物学知识获得更多的文化韵味。人类文明史上几千年来传承的民间药物对传统医药文化的极大丰富;通过乡规民俗、禁忌等,运用宗教、信仰的力量崇拜和保护的某些植物、大片原始森林;热带地区经济植物蕴含的传统农业文化与当下社会发展的冲突等。植物学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掘学生的民族植物学知识背景中的潜能,满足教学目标的眼前需要,助力文化气息的长远培养。

特别说明:本网站内容都来源于互联网,供浏览者学习、欣赏,使用原则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者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此外,使用者如对本网站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力人的许可。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西藏拉孜县青稞种植用上数字化系统——“屏上的数据,就是大家种好地的底气”

清晨,太阳刚升起,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曲玛乡坚达村村民达瓦加拉一脸担忧地走进村委会,找到村支部书记开尊,忍不住问道:“今天天气适合耕种青稞吗?”“这几天一直在检测村里农田的土壤养

2024-04-27

2024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表彰在即 农民工获奖占比再创新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吴晓东)记者从中华全国总工会获悉,五一表彰大会4月28日将在京举行,表彰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据介

2024-04-27

机械化率达100%!新疆棉花种植进度条:■■■■□

这几天,新疆南部棉花种植接近尾声,气温相对较低的北疆地区棉花种植大面积开始。天山南北以科技赋农,采用数字农业集成技术,大幅提高棉花种植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棉花种植面积完成80%

2024-04-27

拉人拉货还拉快递 农村的公交车有点忙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是整合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资源优势,通过站点设施、运力网络、技术装备、信息平台的共建共用共享,推进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农村运输服务发展新模式。记者从交通

2024-04-27

有“智”更有“质” 春耕尽显“科技范”

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越来越多的科技要素向广袤田野聚集

202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