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蓝莓品种有哪些?劣质蓝莓品种嫁接技术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导读】常见蓝莓品种有哪些?蓝莓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之一,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常见的蓝莓品种主要有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兔眼蓝莓等。而今…

   常见蓝莓品种有哪些?蓝莓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之一,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常见的蓝莓品种主要有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兔眼蓝莓等。而今天小编要说的就是劣质蓝莓品种嫁接技术,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 接穗准备

   在没有发芽的健壮蓝莓母树上剪取接穗,然后将接穗进行修剪的处理。

   1.1 用于劈接的接穗

   将接穗剪成2-3个芽段,然后蜡封埋在湿沙中保存;接穗贮藏最适温度为零下5度,最高不能超过8度,在嫁接2-3天取出来,然后放在常温下催醒,促其离皮。

   1.2 用于单芽带木质腹接的接穗条

   直接放在土窖内用湿砂埋藏保存,保持水分。

   2 砧木准备

   选择结果晚、坐果率低、果实品质差的劣质品种大苗作为砧木,在落叶后发芽前完成初剪工作,嫁接前再进行复剪,留7-15cm的木橛,每株蓝莓接7-8个接穗,单芽带木质接。

   3 蓝莓嫁接时间

   在树液流动后即刚萌芽后到花前最好,这段时间嫁接树树液流动较快,枝条易萌芽,当年即可形成结果母枝。

   4 蓝莓嫁接方法

   4.1 劈接

   选择与接穗粗度差不多的砧木,剪去无用枝,削好接穗,然后把距离主干30-50cm、粗2-3cm的枝条作为砧木,在砧木横断面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地方向下切深2-3cm,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砖木中,砧穗粗度一致时,要求两侧对齐,然后用塑料条捆绑牢固,以免影响嫁接成活率。

   4.2 单芽带木质嫁接

   选择1-2年生娃娃枝、辅养枝,直径粗1-3cm的枝条进行单芽带木质嫁接。嫁接前从接穗上选取一个芽,接穗两侧用刀削出新茬,在砧木光滑部位斜削一刀,然后把接穗芽贴在砧木上,接上后用塑料薄膜将嫁接部位枝干整体裹好,以防水分流失。

   5 嫁接后管理

   5.1 除萌、去绑膜、摘心

   除萌:嫁接10天后检查实生树萌芽情况,及时除掉砖木上的萌蘖,以防影响接穗生长。

   去绑膜:当接芽长到10cm时,用刀片从接芽背面切断塑料膜,以免缢折。

   摘心:接芽长到40-60进行第一次摘心;二次新梢长出20-30cm时进行第二次摘心,促使新枝老化积累养分,有利于嫁接苗木安全越冬。

   5.2 肥、水管理

   5.2.1 施肥

   秋施基肥:秋季的9、10 月份,每亩地施发酵腐熟的鸡粪、各种饼肥、骨粉等有机肥1000kg。

   追肥:追肥分两次施,第一次在早春萌芽前,第二次在浆果转熟期进行,施肥以沟施为主,每亩地施施肥75kg,施肥品种为硫酸铵、磷酸二铵、硫酸钾、过磷酸钙、各种微量元素肥料等。

   5.2.2 浇水

   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适时喷水,以满足蓝莓生长所需。

   关于劣质蓝莓品种嫁接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写字楼里农事忙 “数字大田”用上了卫星遥感技术

写字楼里农事忙“数字大田”用上了卫星遥感技术提到春耕春管,可能大家首先联想到的是在大江南北的田间地头上,农机穿梭,农民耕作的忙碌景象。然而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间写字楼里,一场别样

2024-04-11

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深入农机报废回收企业实地核验指导工作

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深入农机报废回收企业实地核验指导工作为切实做好2023年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工作,加快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进度,推进呼伦贝尔市农机装备转型升级,促

2023-12-28

吉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冬期低温施工技术指南

吉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冬期低温施工技术指南一、冬期低温施工期标准按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寒冷地区的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5℃以下或最低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

2023-12-28

丰县成功举办化肥减量增效与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培训

为落实化肥减量增效主要技术措施,进一步强化“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实施,11月25日,丰县举办了化肥减量增效与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培训。县、镇、村三级农业技术人员以及种植大户等1

2023-12-22

玫瑰香葡萄是葡萄中的优良品种,为了繁殖大量的玫瑰香葡萄,常用的方法是?

葡萄苗木大量繁殖常用的方法是扦插和嫁接。在南方或玫瑰香自根苗可以正常越冬的地方,可采用扦插的办法大量繁殖。扦插又可分为硬枝扦插和绿枝扦插。在北方,为提高根系抗寒能力,减少冬季防

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