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型春光西瓜大中棚栽培技术(上)?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五年来,我们针对小型西瓜幼苗弱,前期长势较差;果型小,果实发育周期短;对肥料反应敏感;结果的周期性不明显等生育特性,开展了小型西瓜大(中)棚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初步形成了小型西瓜“春光”大(中)棚栽培技术规范。

一、主要技术指标

⑴目标。亩产商品瓜1500公斤,单瓜重1.5-2.5公斤,皮薄0.2-0.5厘米,中心折光糖13度左右,上市始期5月中旬。⑵产量结构。栽植密度:爬地式二蔓整枝的亩栽750株,三蔓整枝的亩栽500株,每亩保持1500根蔓;立架式二蔓整枝的亩栽1000-1250株,保持2000-2500根蔓。单株坐果率:1.8-2.5。平均单瓜重:1.5-2.5公斤。亩商品瓜产量:爬地式1500公斤左右,立架式2500-3000公斤。

二、培育壮苗

1、育苗时期:应根据栽培方式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播种时期,爬地或立架式在1月下旬至2月初播种,全立架式在2月10日左右播种。

2、温度管理:苗床采用电热温床育苗,根据各个生长阶段的需要控制苗床温度,实行“二高二低”法管理,即播种后至出苗的床温应保持白天28-32℃,以确保正常齐苗。出苗后至第1片真叶展开期间的床温适当降低,保持白天25-28℃,夜间15-16℃,以防止形成高脚苗。从第1真叶开展至第3真叶出现止,床温适当提高,保持白天30-32℃,夜间18-20℃,以利于促进早出真叶。第3真叶出现至移栽前5天,这个阶段内夜间温度由18℃逐步下降到12℃,以利于提高幼苗抗寒能力,使之逐步适应移栽后的大田环境条件。

3、水分管理:播种前的苗钵内应浇透水,以利播种后高温、高湿促齐苗。出苗后至第1真叶期间应严格控制水分,以防止猝倒病的发生和幼苗的徒长。第1片真叶出现后至移栽前5天,则应视苗床钵体的干湿程度进行适量浇水,以确保幼苗的正常生长和有效控制幼苗发病条件。

4、壮苗标志:移植时壮苗的主要形态指标:日历苗龄30-35天,生理叶龄3-3.5片,苗高9.5-10厘米(子叶以下部位高5-5.5厘米),茎粗0.35-0.4厘米,真叶展开度12-14厘米,子叶纵径长3.5厘米、宽2.0厘米。无病斑、无虫害,根系发育好,须根白色,营养土块完整无损伤。

三、定植

1、定植前大田准备:⑴田块选择。选用地下水位低、排水灌溉方便、土质疏松、肥力好、近4-5年未种过瓜类的田块。⑵深耕细作,施足基肥。在秋播时即定田定畦向,一般南北向有利于植株均衡生长。秋季水稻收后即深翻地30厘米左右,经冻垡杀死病、虫、杂草。移栽前15-20天再冬捣2-3次,同时开好配套沟系(大明沟、操作沟和棚外围沟)。结合田块冬捣,一次性全耕作层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和过磷酸钙50公斤,或堆制过的饼肥15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和过磷酸钙50公斤。⑶整地作畦。5-6米的大棚可作2畦,每畦连沟宽2.5-3米、高0.25-0.3米,畦面呈龟背形或斜坡形(栽苗处比较高些),有利于保持西瓜根部干燥。⑷搭棚、铺地膜。初春,气温、地温都较低且阴雨天多,因此必须在移栽后缩短缓苗期。大(中)棚高2.0-2.8米,天膜选用0.08-0.10毫米无滴长寿薄膜。铺地膜:移栽前10-15天先按株、行距打好苗穴,苗穴一般打在畦的中间,然后覆盖好地膜,插0.8米高的小竹环棚。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从无到有,教你种植西瓜的详细方法和步骤,简单易学

引言西瓜是夏季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本文将介绍一个从无到有的详细方法和步骤,帮助读者种植自己的西瓜。01选择合适的品种在选择西瓜品种时,我了解到有

2023-11-28

红薯高产不再难,新型栽培技术助力红薯亩产量突破!

红薯种植,有什么新的方式,可以让产量更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标准,红薯亩产多少斤才算正常,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找到提升红薯产量的新方法。红薯的亩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2023-11-22

日光温室冬季生菜栽培技术要点

莴苣是许多人喜爱的栽培作物。二、栽培日期:日光温室栽培可在11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下旬种植,1月中上旬至3月初采收。3.把肥沃的沙壤土养起来,间苗后做成平床。然后每10平方米施1

2022-11-07

平菇栽培技术要点

平菇,又称蛀虫菌、牡蛎菌,是一种发光细菌。是广泛栽培或半地下的蘑菇棚,通风良好的废弃房屋等。它应该易于排水,通风良好,并远离其他昆虫源,如粪堆。二、木屑、稻草、甘蔗渣、玉米秸秆

2022-11-07

为什么西瓜叶子会变黄 枯叶上有坏点?

凌老科协顾问专家、西北农业大学研究员李胜银;f大学,回复说西瓜可能会得叶枯病,是不完全真菌感染引起的,在通风不好,高温高湿的地里容易发病。建议去除病叶,喷洒吡唑嘧菌酯或苯醚甲环

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