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黑色地膜覆膜栽培技术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采取黑色地膜覆盖栽培能够规避除草剂对土壤和甘薯的污染、改善土壤结构。

  一、适应地块

  该技术适合保水能力差的砂壤土地块,而低洼积水、通透性差的黏土地块不适宜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二、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甘薯市场需求,选用市场潜力大,丰产、稳产、综合抗性强的中早熟品种。

  三、深冬耕

  为切实改善土壤结构,减少越冬虫卵的田间持有量,在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采取深(耕地深度33厘米以上)冬耕,耕时不要打乱土层,只耕不耙,通过冻融交替实现疏松土壤的目的。对于墒情较差的年份可采取先浇水后耕作的方法,确保土壤含水量在65%~70%。

  四、合理施肥

  砂壤土地块易漏水漏肥,一般每亩一次性集中施用腐熟有机肥4000~4500千克,化肥采取2/3撒施、1/3起垄时条施的方法,一般每亩施用硫酸钾复合肥(15-15-15)50千克,12%过磷酸钙75~100千克。连作死棵严重的地块,栽植时每亩穴施木质素菌肥40~50千克。

  五、起垄覆膜

  开春后,结合耙耢施肥起垄,垄高28~30厘米,垄宽32~35厘米,垄距80厘米,要求垄面平整无大坷垃。采用宽1.2米、厚0.08厘米黑色地膜全覆盖,地膜四周用土压实,覆膜时力求达到“紧、平、严”的标准。

  六、栽植

  4月下旬采取高剪苗(即从育苗畦起苗时,将幼苗根部留在育苗床内,秧苗高度在18~22厘米)破膜栽植,以防止甘薯常见病虫害,如甘薯黑斑病、甘薯黑痣病、甘薯茎线虫病通过秧苗传播与蔓延。一般每亩定植3400~3600株。

  七、定植后的管理

  1.查苗补苗

  定植后3~4天及时查苗,补栽时施用少量速效化肥并浇少量水,促幼苗迅速生长。

  2.提蔓

  为防止不定根扎透地膜,当茎蔓封垄后可采取提蔓方法来预防。鲁南、鲁西南地区一般8月下旬以前提蔓2~3次,9月上中旬多雨年份再提蔓1次。

  3.化控

  采取外源生长调节剂控制茎蔓生长,可使同化产物更多地向地下部转移,促使薯块膨大。外源生物调节剂有甲哌?f、多效唑和烯唑醇等。2012年我们在本市的张庄镇甘薯试验田内进行了调节剂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薯定植后50天叶面喷施25毫克/千克烯唑醇溶液,间隔7~10天再喷1次,不仅有效控制甘薯茎蔓徒长,而且不会引起甘薯出现早衰现象。

  4.追肥

  8月上中旬根据植株形态特征针对性的进行叶面追肥或雨天撒施易溶解的复合肥。植株生长势弱的地块,叶面喷施1%尿素溶液或雨天每亩撒施46%尿素5~7千克。植株长势强的地块,叶面喷施0.2%~0.3%磷二氢钾水溶液或雨天每亩撒施低氮复合肥5~7.5千克。

  5.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有甘薯病毒病、甘薯黑斑病、甘薯黑痣病等。防治甘薯病毒病除采用脱毒秧苗外,秧苗栽植后结合防治刺吸式口器(如蚜虫、飞虱等)害虫可叶面喷施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3天1次,连喷2~3次。黑斑病与黑痣病除了采取高剪苗栽培外,进入7月下旬薯块膨大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根茎部,8月上旬再重复喷施1次,防效可达90%以上。常见害虫有茎线虫、蚜虫、飞虱、棉铃虫、甘薯天蛾和甜菜夜蛾等。防治茎线虫重点是在甘薯栽植期,每亩穴施2%阿维菌素颗粒剂1.5~2.0千克;用70%吡虫啉3000~4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蚜虫和飞虱等;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防治棉铃虫和甘薯天蛾;用苏云?氟铃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顽固性害虫甜菜夜蛾。

  八、适时收获

  由于采取了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收获时间比正常栽培的地块可提前10~15天。收获时间为气温降至17~18℃时开始,降至10℃时收完。收获前20天不宜浇水,以免降低薯块的耐储性,如遇到秋涝要及时排水,否则薯块不耐储藏,严重时还会出现“硬心”腐烂现象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红薯高产不再难,新型栽培技术助力红薯亩产量突破!

红薯种植,有什么新的方式,可以让产量更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标准,红薯亩产多少斤才算正常,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找到提升红薯产量的新方法。红薯的亩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2023-11-22

省生态保护中心举办2023年全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培训班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下大力气治理“白色污染”,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一泓清水入黄河”战略部署要求,对我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10月18日,省

2023-11-02

日光温室冬季生菜栽培技术要点

莴苣是许多人喜爱的栽培作物。二、栽培日期:日光温室栽培可在11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下旬种植,1月中上旬至3月初采收。3.把肥沃的沙壤土养起来,间苗后做成平床。然后每10平方米施1

2022-11-07

平菇栽培技术要点

平菇,又称蛀虫菌、牡蛎菌,是一种发光细菌。是广泛栽培或半地下的蘑菇棚,通风良好的废弃房屋等。它应该易于排水,通风良好,并远离其他昆虫源,如粪堆。二、木屑、稻草、甘蔗渣、玉米秸秆

2022-11-07

甘薯卷叶螟的三种防治方法

幼虫也能吃嫩茎和嫩枝。幼虫成熟后,在卷叶或土缝中化蛹。6月至9月是其发生和危害的高峰期。适度的湿度有利于甘薯麦蛾的发生。严重时,大量红薯叶纠缠在一起,呈现“燃烧现象”,严重影响

20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