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产,苗期是关键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花生从出苗到开始开花为苗期,苗期的长短,一般约需一个月左右。花生苗期是营养生长为主的阶段,也是有效花芽大量分化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育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伸展迅速,植株制造的养分主要用于根系的发育和花芽的形成。此期由于营养体较小,肥、水过多,会引起茎叶徒长,影响根系发育和花芽的形成。因此,苗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在保证苗全苗齐的基础上,适当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使之壮而不旺,达到苗壮、茎粗、枝多、节密、根系发达,以利于花芽的大量形成,为开花下针打好基础。其主要管理技术措施如下:

一、查苗补苗:苗出齐后,立即查苗补缺,进行催芽补种或移栽补苗。

二、清棵定苗:花生的产量主要由第一、二对侧枝上的荚果形成。第一对侧枝在花生出苗后3~5天就开始生长,出苗后要及时将植株周围的土扒开,使子叶和叶腋侧芽露出地面,促使侧枝生长和花芽分化。同时也清除护根草,减少蚜虫为害,从而也减轻病害发生。清棵的深度,以露出两片子叶为标准。清棵时不要损伤或碰掉子叶,以免影响第一对侧枝的发育。结合清棵进行定苗。

三、灭茬除草:麦收后要及早进行中耕灭茬、锄草保墒,以调节土壤中水、气、热状况,促进根系发育、根瘤形成。将垄内的土锄向垄间,控制早期花的下针。化学除草可以快锄和阔锄混配对水40公斤,均匀喷雾。喷药时一定要准确,均匀,防止重喷、漏喷,以免作物出现药害。

四、浇水追肥:套种花生麦收后应及时追施提苗肥,促进壮苗早发,可亩追施花生配方肥20~25公斤或尿素7.5~1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以开沟施入为好。墒情好则不必浇水,墒情差施入后5天无雨要及时浇水。

五、防病治虫:麦收后及时喷施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苗期根腐病、茎腐病;蚜虫、蓟马危害严重时,可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防治。蛴螬、地老虎、金针虫可用辛硫磷、地害清拌毒饵于傍晚撒于花生棵周围进行防治。

一、查苗补苗:苗出齐后,立即查苗补缺,进行催芽补种或移栽补苗。

二、清棵定苗:花生的产量主要由第一、二对侧枝上的荚果形成。第一对侧枝在花生出苗后3~5天就开始生长,出苗后要及时将植株周围的土扒开,使子叶和叶腋侧芽露出地面,促使侧枝生长和花芽分化。同时也清除护根草,减少蚜虫为害,从而也减轻病害发生。清棵的深度,以露出两片子叶为标准。清棵时不要损伤或碰掉子叶,以免影响第一对侧枝的发育。结合清棵进行定苗。

三、灭茬除草:麦收后要及早进行中耕灭茬、锄草保墒,以调节土壤中水、气、热状况,促进根系发育、根瘤形成。将垄内的土锄向垄间,控制早期花的下针。化学除草可以快锄和阔锄混配对水40公斤,均匀喷雾。喷药时一定要准确,均匀,防止重喷、漏喷,以免作物出现药害。

四、浇水追肥:套种花生麦收后应及时追施提苗肥,促进壮苗早发,可亩追施花生配方肥20~25公斤或尿素7.5~1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以开沟施入为好。墒情好则不必浇水,墒情差施入后5天无雨要及时浇水。

五、防病治虫:麦收后及时喷施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苗期根腐病、茎腐病;蚜虫、蓟马危害严重时,可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防治。蛴螬、地老虎、金针虫可用辛硫磷、地害清拌毒饵于傍晚撒于花生棵周围进行防治。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家里院子有空地,就种这种果树,果子脆甜可口,关键是好养易活

我发现现在的水果市场非常的特别,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些新品种的水果,比如说像苹果这个类型的水果,前两年特别流行的一种叫牵牛苹果的品种,最近这两年,牵牛苹果热度下去了,又出现了

2024-01-02

轻松种植高产菠菜,五个关键要点助您丰收!

尽管菠菜的生长周期短且管理简便,但许多人仍然面临种植困难。本文将为您提供几个关键要点,助您轻松种植菠菜。第一个,关于种植时间,对于吉林、黑龙江等地的农民而言,最佳的种植时期为八

2023-11-22

红薯高产不再难,新型栽培技术助力红薯亩产量突破!

红薯种植,有什么新的方式,可以让产量更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标准,红薯亩产多少斤才算正常,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找到提升红薯产量的新方法。红薯的亩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2023-11-22

揭示5个百香果的种植关键因素,了解清楚就能事半功倍!

百香果要怎么种植管理才能有高产量好品质出来?本文将揭示五个关键性的栽培因素,希望能让您对百香果种植有更清晰的认识。若您对此有兴趣,点个一圈三连,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第一个,是品种

2023-11-22

土豆新方法,美植袋种植,简单又高产!

这期和大家分享土豆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并选用美植袋进行盆栽。这种种植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在后期收获时也相当便捷。那么点个一圈三连,让我们共同学习这个种植技巧。首先,需要准备

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