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春栽马铃薯早上市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在冀中南地区,马铃薯春季栽培,关键是提早上市,才能实现高效益,利用塑料大棚或温室种植马铃薯,可以在五一节前后上市,省工省力、技术简便、投资相对较少,不失为一条致富增收的好途径。

一、选好品种和种薯

在品种选择上,宜选用结薯集中、植株分枝少、株型直立、高产、早熟品种,如荷兰7、荷兰15、克新4号、克新13、京大白等都可以选择。在种薯选择上,严格选择脱毒种薯,尽量使用繁殖代数少的良种,从信誉好的种薯公司进种,每亩准备种薯165公斤左右。

二、大棚整好地

准备好大棚并及时整好地,大棚应提前扣好,老棚前茬应不是茄科、十字花科作物,最好冬前整好地,最晚要在播种前20天整地,整地前根据墒情,提前造墒,然后每亩撒施5000公斤土杂肥,利用翻耕犁深耕20厘米以上,然后,每亩用高品质有机肥(含菌肥)100~20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8-7-20)100公斤,撒施后旋耕整平土地。在播种前开沟,用辛硫磷顺沟撒施,然后再起垄。

三、种薯处理

播前20天进行种薯处理,按照消毒、切块、催芽三程序进行,切块前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一般每个切块至少有1个芽眼,块重25克左右。切好后切块用草木灰干拌,或用多菌灵200倍液浸种,切块后在保温的室内,底层铺5厘米厚的细沙土,然后薯块芽眼朝上依次排摆,并尽量做到上齐下不齐,摆后覆5厘米厚的细沙,按上述摆种方法依次排好第二层、第三层薯块。最后一层上覆5厘米厚细沙,上面覆盖草苫。温度保持在15℃~25℃,催芽床土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散碎为宜。催芽在暗光条件下进行,时间为20天。待薯块芽长1~2厘米时,将薯块取出移至10℃~15℃有散射光的室内摊晾,摊晾时底部最好铺一层湿沙土。借助低温和散射光控制顶芽生长,促进侧芽大量萌发。然后等待播种。

四、科学播种

当棚内10厘米地温稳定在8℃时即可播种,过早如遇恶劣天气会影响到棚温,过晚不能起到大棚提早栽培的作用。播种采用高垄,增加透气,播后覆膜,必要时加盖内膜或搭建小拱棚,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马铃薯早出苗。行距60厘米左右,株距18厘米左右。

五、田间管理

在幼苗拱土顶膜时扎眼放苗,同时将孔用湿土盖严,以防漏风。在马铃薯幼苗出齐后灌1次水,促进幼苗生长。从播种到出苗20天左右,保持白天16℃~20℃,夜间12℃~15℃。马铃薯发棵阶段以通风降温为主,以保证棚内地温保持在16℃~18℃,气温达到20℃时,上午9时开始打开棚膜通风,下午3点左右闭风。4月份,当外界气温白天在20℃以上,夜间在12℃以上时,进行昼夜全揭膜通风。温度低时仍盖膜。生育期间经常用竹竿震动棚膜,使膜上水滴落地,增加膜的透光性。

出苗后、团棵期、封顶后分别各浇水一次,薯块膨大期浇两水。封顶水和膨大水根据生长势,可每亩随水追施高钾冲施肥15~20公斤。浇水不要漫过垄顶,保持土壤通气性,促进薯块膨大。团棵期喷施天然芸苔素1次。当植株现蕾时揭膜、覆土。

如果植株有徒长现象,可以手工控旺:第一次开花时,用竹竿水平方向打掉花絮,第二次开花时,用竹竿上下方向打掉花絮,同时打破上部主茎生长点,也可喷施1~2次多效唑。此外,可用磷酸二氢钾50克+白砂糖50克+优果钙100克+代森锌50克+水15公斤喷雾,促进薯块膨大。

六、适时收获

春大棚马铃薯生育期较短,一般在5月上中旬马铃薯块茎直径达5~6厘米以上要及时收获。为减少商品薯水分、营养的损失,应避光贮藏。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土豆怎么施肥?马铃薯施肥技术!

土豆是大家熟悉的蔬菜,生活中也经常吃。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如何提高马铃薯产量,实现增产增收,是农民一直关心的问题。那么,土豆怎么施肥呢?我们来看看马铃薯施肥技

2022-11-03

发芽的马铃薯能不能吃?正确的土豆保存方法是什么?

一、发芽的马铃薯能不能吃?一般来讲,发芽的土豆我们并不建议吃。发芽土豆里面的毒素叫龙葵素,是好多种“糖苷生物碱”的统称。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茄碱,它在茄科植物中普遍存在,比如土豆、

2021-06-25

马铃薯:抓紧播种加强田管

秋洋芋是商品率较高的晚秋作物。秋洋芋的播种时间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宜,最迟不超过9月10日,因此,近期要抓紧播种。在洋芋品种上,******选择抗逆强,特别是能抗高温、休眠期

2021-05-31

马铃薯黑心是什么原因?该如何防治?

马铃薯黑心是什么原因?该如何防治马铃薯黑心?对于很多种植马铃薯的农户来说,这些是常常咨询的问题。本文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应对马铃薯黑心问题。发生原

2021-05-20

马铃薯早衰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马铃薯早衰指马铃薯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便显现出落叶、枯死等一系列表面上看着成熟,但实际并没有达到自然生理成熟的“假熟”现象。部分叶片已出现黄叶、枯死、脱肥现象,严重影响后期产量,

202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