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叶片突然枯黄,原来是黄萎病在作怪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导读】近年来不少马铃薯产区,在马铃薯膨大中后期出现大面积植株叶片枯黄现象,不少农民以为马铃薯缺肥或者是成熟的标志,其实这是马铃薯黄萎病,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马铃薯黄萎病及其防治技术。

近年来不少马铃薯产区,在马铃薯膨大中后期出现大面积植株叶片枯黄现象,不少农民以为马铃薯缺肥或者是成熟的标志,其实这是马铃薯黄萎病,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马铃薯黄萎病及其防治技术。

黄萎病又称为马铃薯早死病或者早熟病。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土传性病害。这种病主要发生在马铃薯生长的中后期,轻者减产30-40%重者减产50%以上。黄萎病会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一、马铃薯黄萎病的发病症状

1、发病初期由叶尖沿叶缘变黄,从叶脉向内黄化,后由黄变褐干枯但不卷曲,直到全部复叶枯死不脱落。

2、地下茎染病初症状不明显,当叶片黄化后剖开茎部维管束已褐变,后地上茎的维管束也变成褐色。

3、块茎染病始于脐部,维管束变浅褐色至褐色,纵切病薯可见“八”字半圆形变色环。

二、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1、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方式

(1)该病属于典型的土传维管束病害。病原菌主要以病种薯、病种薯包装物及病土进行远距离传播,雨水和灌溉水都能近距离传播。

(2)病菌以休眠菌丝和拟菌核在土壤中、病残体及薯块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通过根毛、伤口、枝条和叶片进行侵染。侵入后的菌丝在细胞内和细胞间向木质部扩展。病菌进入导管内可大量繁殖,并随液流迅速向上向下扩展至全株,导致萎蔫,并使组织中毒变褐。

2、发病条件

(1)病菌发育适温19~24℃,最高30℃,最低5℃,一般气温低,种薯块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由伤口侵入。从播种到开花,日均温低于15℃持续时间长,发病早且重。

(2)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灌水不当及连作地发病重。

(3)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

(4)氮肥施用过多植株长势瘦弱,抗性降低易发病。

三、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选种时剔除带病种薯,选择脱毒无病种薯进行栽培,在切种时,要用酒精对切刀进行消毒。

(2)重视生物有机肥的使用,使用基肥时每亩地施用有机肥以改良土壤,抑制土壤中有害菌的滋生和繁殖,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3)播种前进行拌种处理,马铃薯切块完成后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阴干,然后再使用甲基托布津进行拌种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4)与非茄科作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以减轻土传病菌的滋生。

(5)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合理密植,确保田间通风透光,减轻病害的发生。

(6)在马铃薯生长的中后期加强肥水管理,控制氮肥的用量,追肥以高钾冲施肥为主,在马铃薯薯块膨大期,可以使用微量元素水溶肥进行冲施,以补充植株所需要的营养,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7)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在播种前15-20天使用50%多菌灵+40%五氯硝基苯拌土撒施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多菌灵叶面喷施进行防治,此外可以使用琥胶肥酸铜等药剂灌根进行防治。

马铃薯黄萎病在各大马铃薯产区均有发生,防治困难,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大。因此在马铃薯的种植中,应做好种薯的选择和消毒、加强田间栽培管理、重视肥水管理,以减轻和预防黄萎病的发生。以上是马铃薯黄萎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蝴蝶兰叶片发黄怎么办,怎么回事

它的叶片发黄主要是三种原因导致。一是光照太强了,长时间暴晒叶片会被晒伤,要减少见光时间,降低光照强度,慢慢的就会恢复。二是缺少水分,它喜湿润环境,环境或土壤太干燥就容易有旱黄情

2024-01-25

龙血树叶片缠绕怎么补救?

龙血树作为室内园林中常见的观赏植物,因其汁液如人血般鲜红而得名。又被称为出血树、植物的寿星、活血圣药等。在龙血树的培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叶子是卷起来的,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

2022-11-07

如何控制辣椒叶片上的黑点?

这是花椒炭疽病引起的黑斑病。防治措施如下:人工防治。深耕,防止偏施氮肥,雨后及时排水,改善椒园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椒树抗病能力。及时清理病残体,集中焚烧。化学控制。结合冬季清洁辣

2022-11-06

土豆怎么施肥?马铃薯施肥技术!

土豆是大家熟悉的蔬菜,生活中也经常吃。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如何提高马铃薯产量,实现增产增收,是农民一直关心的问题。那么,土豆怎么施肥呢?我们来看看马铃薯施肥技

2022-11-03

花生叶片变黄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摘要:花生叶片变黄的原因很多,与营养元素缺乏、环境条件变化和病虫害发生有关。花生叶片变黄的原因很多,与营养元素的缺乏、环境条件的变化、病虫害的发生有关,可以根据花生叶片的具体特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