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田里养殖田螺要注意什么?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田螺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小炒夜宵之一,几乎在所有大排档都能见到田螺的身影,市场需求量一直很高。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的枯竭,人工养殖田螺的前景越来越好,不少人都开始养起了田螺。其中稻田养螺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养殖模式,那么稻田里养田螺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田螺

  1. 种螺选择

  应选择淡褐色、壳厚薄适中且完整、体圆顶钝、厣(螺口圆片状的盖)张合有力的种螺,规格以60~80只/kg为好。田螺自然寿命一般不超过5a,所以选择种螺不宜贪大求老。壳粗糙、色黑的、有附藻和蚂蝗寄生的种螺不要选择养殖。

  2. 放养密度

  首次种螺放养密度以100~150kg/667m2为宜。有经验之后,根据池塘长年流水量、技术水平等,密度可提高到200kg/667m2以上。

  3. 投放季节

  田螺卵胎生,每年繁殖春秋2个高峰期。每只母螺年产100~150只卵,分批产,每批 20 只左右(螺仔),产卵从每年 2—3 月开始。高温会抑制田螺繁殖。错过季节下种,轻则大幅减产,重则浪费一年时间。

  (二)养殖管理

  1. 水质调控

  一般pH值偏低的水体非常适合黏细菌的繁殖,大田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水体中,很容易感染黏细菌而引发溃疡病。要定期少量多次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每周监测水质1次,pH值在6.5以下的,0.3m水深用生石灰 2.5 kg/667m2对水全场泼洒。

  有条件的每10d左右换水一次,保持水质清新。6—9月高温季节,每天监测水温1次,水温到达28℃时,加注新水并保持微流水,控制水温在30℃以下。

  2. 补肥

  基肥施粪肥150kg/667m2 ,以后每15d追施50kg/667m2 。总的来说,要依据水质与田螺生长情况确定追施量。


田螺

  田螺的敌害生物有鸭、鸟、福寿螺、鱼、蚂蟥、水蜈蚣、藻类、纤毛虫和红虫等。田螺是、鼠、鸟等敌害生物的优质食物源,田螺还是鸭和青鱼、鲤鱼、鲫鱼等的优质饲料。水中昆虫(水蜈蚣)、福寿螺(大瓶螺)会略夺田螺营养物质,争夺生存空间。鸟类、福寿螺不注意防控将会成灾,其他敌害生物也能导致养殖失败或田螺成活率偏低。

  放养田螺前,用生石灰开水泼洒螺田,30cm水深用量30kg/667m2 ;红虫、线虫用泥鳅进行生物防治,但是泥鳅长到小指大小时要及时上市,个体大的泥鳅会吃小螺仔;藻类用鲢鱼防治;蚂蟥用猪血老丝瓜诱捕;生物防治法除青苔,即养殖细鳞斜颌鲴、鲮鱼。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草鱼来防控藻类,因草鱼会食幼螺。

  4. 越冬管理

  水温降低至15 ℃时,田螺开始准备冬眠。冬眠时,田螺钻入洞内,在土面上留有1个小孔,不时冒气泡。此时不吃也不动。应保持水深 10 ~ 15 cm,微流水每 7 d 换水一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5. 水稻管理

  水稻管理主要是解决晒田与螺之间的矛盾;要用杀虫灯、黄板、混养泥鳅等解决大部分虫害问题;稻谷成熟后要防鸟,收割时要余20cm长禾根。水稻宜种再生稻,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一是减少工作量,二是品质好,三是产量高。

以上就是稻田里养田螺的注意事项,我们平时在管理水稻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免使用化学药物,以免对田螺造成影响。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其他生物入侵危害田螺。想了解更多养殖技术,请关注农业知识网网。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乡村博物馆:寄一份乡愁传特色文化

乡村博物馆:寄一份乡愁传特色文化□新华社发5月17日,游客在青州博物馆参观展品。□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鲍福玉宫小昀一座乡村,几多乡愁。随着文博热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往只有

2024-05-20

【发现最美铁路】搭上西成高铁快车 “小茶叶”成青川“致富叶”

【发现最美铁路】搭上西成高铁快车“小茶叶”成青川“致富叶”中国网5月19日讯(记者唐佳蕾)沿着西成高铁一路向南,5月19日,“发现最美铁路”记者团来到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的四

2024-05-20

海南大叶茶被证实为山茶属新物种

海南大叶茶被证实为山茶属新物种5月20日上午,海南五指山市举办了“海南大叶茶遗传资源多样性研究和基因组辅助育种技术开发成果发布会”。海南大叶茶被证实是一种新的山茶属物种。据了解

2024-05-20

宁夏:用“绿电”点亮东中部地区的“万家灯火”

宁夏:用“绿电”点亮东中部地区的“万家灯火”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戴纳记者宁迪)今天上午,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宁夏

2024-05-20

追更啦!全国夏粮收获6.5% 西南麦区上大分

追更啦!全国夏粮收获6.5%西南麦区上大分“三夏”是指夏收、夏种和夏管。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眼下,全国夏粮正陆续成熟,丰收在望,“三夏”生产即将展开。01全国夏粮陆续成熟丰

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