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生态混养技术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编者按:南美白对虾是全球养殖产量较高的三大优良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养殖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因受种苗质量、气候变化及水源水质等因素影响,养殖产量与效益颇不稳定,养殖面积呈下降趋势。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围垦了8万余亩集中连片的对虾养殖池塘,并探索了新型池塘水体循环利用与虾鱼高效生态混养模式,取得良好成效。本期特介绍这一新型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1

  人工养殖环境

  半精养池可在现有海水养虾池基础上改造,面积一般为40~50亩,池深1.5米,池底平坦且向排水口倾斜,进水口与排水口要严格分开,间隔距离越大越好;精养池一般为10亩左右,池深2.5~3米,最好为圆形或正方形去角成圆弧形,池底向中央倾斜成锅底形,排水口位于池中心;工厂化养殖池面积为400~600平方米,池深1.5米以上。

  池塘在放养前必须做到清於、消毒、暴晒。清除池底污泥后,每亩用生石灰70~80公斤化浆均匀泼洒,以杀灭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生物。经3~4天晒池后冲洗池塘,将石灰水冲掉。再进水5~10厘米,使池水酸碱值为8~8.6,然后按每亩200~250克全池泼洒长效水体消毒剂、溴氯海因等,彻底杀灭病原生物和有害生物。

  2月份,将池水抽干,清除池底杂物,整修塘埂、塘底。3月上旬池塘用漂白粉500公斤进行全池泼洒消毒。消毒5天后,池塘进水,并将池水水位灌到1.6米左右。在水槽式流水养殖鱼区内,配备2.2千瓦罗茨鼓风机与纳米管相结合的流水式充氧增氧设备3套;在虾池内,设置1.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4台,设置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3台,设置1.5千瓦涌浪机2台,设置3千瓦吸污系统1套,配备30千伏发电机1台。通过相关渔业机械综合配套设施,可以达到养殖池塘与水槽的水体上下与水平交换流动、循环利用以及部分鱼类排泄物的清除。

  2

  科学放养苗种

  放养苗种时,在池塘内设置3个水槽,单个水槽长23米、宽5米、深2.15米,分别标注号码。3月下旬,在1号水槽内分别放养4厘米鲈鱼种2万尾,在2号水槽内放养每尾2000克左右的青鱼4000尾,在3号水槽内放养每尾550克左右的草鱼5000尾。同时在池塘内套养每尾400克左右鲢鱼种3000尾和250克左右鳙鱼种2000尾。

  5月上旬放养虾苗,首先要做好“兑水”工作,使苗袋里的水温和池水温度基本保持一致,才能在上风头的池边和左右两旁进行开袋放养。要选择健壮活泼、规格均匀、体表干净、肠道饱满、反应灵敏、躯体透明度大,无病灶、活力强的南美白对虾虾苗。一般规格为1~1.2厘米,最好是体长1.5厘米以上。南美白对虾苗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2℃~35℃,此水温范围内放养虾苗生长速度快,摄食量大,体质健壮、抗病力强。

  一般虾塘为每亩1.5~2万尾,半精养虾塘2~3万尾,精养虾塘3~4万尾,工厂化养殖每平方米200尾,每亩放养10万尾以上,具体放养密度可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而定。

  3

  加强日常管理

  应在池塘内全程投喂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在饲料中添加多糖类、维生素C、维生素E及添加微生物制剂,提高对虾免疫力。虾饲料均匀投喂在池塘四周,每天2~3次,并在1.5小时以内吃完;在水槽内分别投喂相对应的鱼饲料,鱼饲料采用投饲机投喂或人工投喂的方式,每天投喂2次,日投饲量一般为鱼体重的2%~4%,具体根据鱼的吃食情况、天气变化、水质情况等而定;在水槽内投喂鱼饲料1小时后应进行吸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一般每次吸污约30分钟,具体视吸出来污水状况而定。

  放养时,池塘水位为1.5米左右,并逐步加注新水,到高温季节则将池水灌至1.8米左右。同时根据池塘水质状况,适时适量加注新水,并经常使用EM菌,适时使用氨基酸肥水剂、底质改良剂等。每隔30天左右用一次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生石灰等交替进行水体消毒。养殖前期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中后期控制在20~30厘米。当水槽内放养鱼种后,流水式充氧增氧设备24小时不间断开动,前期开动2套,中后期则开动3套。当虾苗放养后,则逐步增开涌浪机、水车式增氧机、叶轮式增氧机等渔业机械,并交替使用,确保池塘水体流动与溶解氧充足。

  做到早、中、夜三次巡塘,及时检查吃食情况、水质变化情况、缺氧浮头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有浮头预兆或天气闷热的情况,则减少投饲量,及时交替开启增氧设备,严防缺氧浮头。捕捞以地笼诱捕方式为主,实行捕大留小。轮捕于7月中旬开始,10月下旬基本结束,11月份开始进行水槽中鱼类销售。可将鱼类分品种分养,也可放到其他池塘中进行暂养与销售。

  4

  疾病防治措施

  病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保持良好的水质,防止养殖环境突变。在放苗后30~60天是南美白对虾病毒性疾病高发期,这期间要按不同疾病预防措施用药。一是生物防病。使用活性微生态制剂或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在饲料中添加活性饲用微生物、FRC-活力源添加剂等,能有效改善对虾肠道功能,增加其对饲料的吸收率,并抑制病菌发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对虾生长。二是药物防病。每隔10~15天可全池泼洒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氯海因等海因类消毒剂1次,用量0.2~0.3国际单位。内服可在饲料中经常添加虾促生长剂和纯中药制剂、FRC-活力源添加剂、免疫增强剂等绿色产品,可增强虾体免疫力,去除虾体内有害物质,起到防治疾病的功效。

  病毒性红体病由桃拉病毒感染,病虾表现为停止摄食,活力降低活动缓慢。触须、尾扇变红,足发红,严重时整个虾体呈茶红色。甲壳上有不规则黑斑,肝胰腺变异。应彻底清淤消毒,保持良好的水质;选购健康不带病毒的虾苗;在病害流行季节,5~7天全池泼洒每升0.2~0.3毫克溴海因复合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同时每15天用碘类或季胺盐消毒。

  病毒性白斑综合症由白斑病毒感染,病虾表现为停止摄食,行动迟钝、漫游水面或静卧水底,不久即死亡。典型病虾在其甲壳内有直径数毫米的白点,白点有时变为淡白色,头胸甲易剥离。其防治方法与病毒性红体病同。

  细菌性红体病由副溶血弧菌感染附肢变红、全身变红或游泳足变红,壳变硬,无黑斑,又称“红腿病”。全池泼枯草杆菌每升0.25毫克进行预防,每隔10天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2国际单位,隔天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2~0.3毫克2次,隔3~5天每升泼枯草杆菌0.3毫克,每公斤饲料添加氟苯尼考0.5克,维生素C1克及鱼油10~20克,生物活性添加剂1.5克,连续喂5~7天。

  软壳病由池塘老化,有机质过多,或放养密度大,酸碱值低及营养长期不足,水质恶劣等原因引起。病虾甲壳明显变软(非蜕壳引起),体形消瘦,活动减弱,生长缓慢。应保持良好的水质、底质,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严格控制水中的钙、磷比例,酸碱值控制在7.8~8.6之间,防止氨氮、亚硝酸盐氮超标。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已约谈问责过百人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已约谈问责过百人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高敬)记者23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进入下沉工作阶段。各地约谈党政领导

2024-05-24

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紧盯浙江海洋问题,围填海红线仍被突破

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紧盯浙江海洋问题,围填海红线仍被突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艺依生态而建的“海岛乐园”却在破坏生态。一个多月前,国家有关部门暗查发现,浙江省温州洞头区青山岛向东

2024-05-17

公安部公布8起危害生态安全典型案例

公安部公布8起危害生态安全典型案例今天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意识,公安部公布8起危害生态安全典型案例。1、山西平遥某绿化有限公司、某建设工程有

2024-04-16

写字楼里农事忙 “数字大田”用上了卫星遥感技术

写字楼里农事忙“数字大田”用上了卫星遥感技术提到春耕春管,可能大家首先联想到的是在大江南北的田间地头上,农机穿梭,农民耕作的忙碌景象。然而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间写字楼里,一场别样

2024-04-11

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深入农机报废回收企业实地核验指导工作

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深入农机报废回收企业实地核验指导工作为切实做好2023年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工作,加快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进度,推进呼伦贝尔市农机装备转型升级,促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