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医疗援助为源 浇灌中非友谊之“树”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Doctor谭,你今天能否抽时间来给我的患者做一例神经阻滞?”在马拉维姆祖祖中心医院手术室中,一位当地医院的骨科医生正在向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交大一附院”)的麻醉科医生谭敬咨询着。 

  谭敬是中国(陕西)第十批援马拉维医疗队的队员。截至目前,她在姆祖祖中心医院已经开展了十个多月的援非工作,在当地医院开展了30余例超声引导下的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这种麻醉技术相对于盲穿操作极大地提升了阻滞的成功率,且并发症少,对患者全身影响小,改变了姆祖祖中心医院仅靠全麻进行上肢手术的局面。”谭敬说。 

 

  第十批中国(陕西)援马拉维医疗队队员在首都驻地的合照。采访对象供图 

  近年来,像谭敬这样的援马拉维医生,西安已经派遣了十批。这十批近200人的医疗队伍跨山越海奔赴近万里外的非洲大地,以“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和精湛的医术持续滋养中非友谊之“树”,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着西安力量。 

  突破创新 开援非之新局 

  2022年12月7日,初到马拉维的谭敬和其他西安援非医生,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语言障碍。谭敬说:“马拉维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奇契瓦语,当地医护虽然会说英语,但本土口音非常重,所以尽管我们受过英语培训,但碰到语速快的医生还是常常会反应不过来。”为此,谭敬整理出了当地医院手术中常用的各类药品及麻醉相关用品的名称,了解现有药品的剂量及使用习惯,熟悉每个单词的发音。此外,她也会反复听当地医生的交班及讲课音频,并积极向其他医生请教,“就这样我很快就熟悉了这些专业词汇和当地的口音,听力口语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语言障碍之外,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匮乏也是谭敬和她的队员们遇到的又一大难题。马拉维发展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即便有国际援助,也难以改变医院的物资困境,这也导致许多先进的技术难以在此实施。在这种情形下,谭敬开始向内向外寻求解决之法。“为了更便于开展工作,我通过联系西交大一附院以及自行购买的方式给姆祖祖中心医院麻醉科捐赠了一批不锈钢托盘、输注泵管、气管插管导丝、超声无菌保护套、可视耳鼻喉镜,这些物品的使用既方便了临床操作,还可以帮助当地医生和实习学生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更强的无菌意识。”谭敬说。 

 

  医疗队队员陈洪志、曾秋与国内网络工程师一起进行网络测试。采访对象供图 

  在医疗设备和物品补充完善的基础上,谭敬凭借自身的技术经验,实施了马拉维首例可视化气管插管用于困难气道患者以及姆祖祖中心医院首例超声引导下的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她自豪地说,“在这里,我在国内掌握的一些医疗技术有了用武之地,能帮助别人解决临床问题,展示了中国医生的实力,我也感到光荣。” 

 

  与翻译曾秋一起配合妇产科刘高伟医生顺利完成一例巨大卵巢囊肿手术后与当地医护人员合影。采访对象供图 

  “实打实”的救助换来“心贴心”的友谊 

  “首例”远不止于此,除此之外,医疗队骨科医生朱金文在卡姆祖中心医院完成马拉维全国首例腰椎骨折腰椎后路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及颈椎骨折脱位伴神经损伤前后路联合入路融合固定术;麻醉医生苏晗完成马拉维全国首例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术。截至9月底,17名队员在卡姆祖中心医院和姆祖祖中心医院完成门急诊及收治住院患者9000余例,参与重危患者抢救300余例,手术及接生人数2100余例,麻醉880余例,CT诊断3800余例。其中马拉维卫生部认证的马拉维全国首例手术与麻醉病例6例,医院首例病例6例。 

  除常规的医院救助,医疗队还在利隆圭、姆祖祖、布兰太尔等地针对华人华侨进行义诊、体检及健康宣教,同时也参与“中非携手暖童心”关爱马拉维孤儿健康活动,为当地300余名儿童进行了免费义诊和物资捐助。 

 

  全体队员参加大使馆组织的“中非携手暖童心”关爱马拉维孤儿健康捐赠及义诊活动。采访对象供图 

 

  苏晗医生多次配合朱金文医生完成“首例”手术,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采访对象供图 

 

  谭敬医生与当地及国际援助医生一起抢救颈部刀割伤、气管离断并失血性贫血患者。采访对象供图 

  通过一次次的医疗首创,一次次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战斗”,西安援非医生逐渐以过硬的医疗技术水平“征服”了当地医生。“现在当地麻醉医生遇到复杂的病例,科室主任就会建议‘你可以去找Doctor谭,她可能会有办法’。”沿着工作中的“信任藤蔓”,中国医疗队和当地医护、病人之间的友谊也在慢慢延伸。 

  “在往返医院的路上,经常会有患者或家属用英语或并不标准的汉语对我们说‘你好’‘谢谢’,甚至会碰到患者家属主动走上前讲述家人得益于中国医生几年前做的手术恢复健康,并向中国医生表达感谢。”谭敬表示,这些叠加的“感谢”让她深感医护工作者救死扶伤的荣光,也让她更觉责任重大。 

  深化合作机制 “授人以渔”行稳致远 

  医疗援非是一件长久之事,为此,作为西安援非医疗队主要参与及组织单位的西交大一附院已经付诸了几十年的努力,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传承”。 

  “我来到马拉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杨远东老师的影响。”谭敬说。杨远东有多次援非经历,是我国最早来到马拉维的先遣医疗队的队员之一。2008年,在几乎不了解马拉维的自然、经济、卫生以及政治等情况,且受到艾滋病等各种传染病的威胁下,杨远东临危受命加入了临时组建的援马拉维先遣医疗队,以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了在当地医院工作的各国专家的称赞。 

 

  14年前杨远东医生与Masoo医生为一例新生儿做麻醉。采访对象供图 

 

  谭敬与王晓锋医生一起为外科病房患者排查病因。采访对象供图 

  经过“前辈们”的铺垫,谭敬有了更长远的打算,“我们来援非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救助多少患者,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技术留下来,救治更多的患者,真正造福一方百姓。” 

 

  彭东医生、齐薛浩医生以及谭敬医生一起解读ICU重症肺炎患儿CT图像。采访对象供图 

  为此,谭敬和其他西安援非医疗队队员在卡姆祖中心医院和姆祖祖中心医院内开展了各种医疗技术培训。目前,谭敬已进行了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颈内静脉置管技术、上肢远端神经阻滞四项内容培训,“在剩下两个月的援非工作中,我还将继续讲授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及解读、肺超声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等实用且相对易于掌握的内容,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之能逐渐运用到临床。” 

 

  谭敬医生临床带教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采访对象供图 

  “谭敬们”的医疗实践仅仅是西安医疗队援非历程中的“繁星”之一。2020年,中国(陕西)第八批援马拉维医疗队队长李小刚经过多方磋商及对对口医院的摸底调查,最终促成西交大一附院与卡姆祖中心医院、姆祖祖中心医院成功签署《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意向书》。据了解,该项目落成之后,将通过经验分享、远程会诊、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对口医院在影像科、检验科以及妇产科等科室的医疗水平。 

 

  《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意向书》签署现场。采访对象供图 

 

  《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意向书》签署后李小刚医生与医院代表合影。采访对象供图 

  “我们国家每年都会向马拉维捐赠很多医疗设备,但是由于缺乏使用和维修设备的技术人才,所以很多设备就被搁置了。通过中非对口医院合作项目,西安与马拉维将以互派医务人员的方式,帮助更多马拉维医生到西安学习,也让一大批西安医务人员去往马拉维,向当地医生传授我们先进的临床诊疗技术,实打实地为非洲国家和地区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也希望借此让更多非洲人民走进西安、了解西安,为推动中非友谊向深向厚发展彰显西安的责任与担当。”李小刚说。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西藏拉孜县青稞种植用上数字化系统——“屏上的数据,就是大家种好地的底气”

清晨,太阳刚升起,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曲玛乡坚达村村民达瓦加拉一脸担忧地走进村委会,找到村支部书记开尊,忍不住问道:“今天天气适合耕种青稞吗?”“这几天一直在检测村里农田的土壤养

2024-04-27

2024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表彰在即 农民工获奖占比再创新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吴晓东)记者从中华全国总工会获悉,五一表彰大会4月28日将在京举行,表彰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据介

2024-04-27

机械化率达100%!新疆棉花种植进度条:■■■■□

这几天,新疆南部棉花种植接近尾声,气温相对较低的北疆地区棉花种植大面积开始。天山南北以科技赋农,采用数字农业集成技术,大幅提高棉花种植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棉花种植面积完成80%

2024-04-27

拉人拉货还拉快递 农村的公交车有点忙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是整合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资源优势,通过站点设施、运力网络、技术装备、信息平台的共建共用共享,推进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农村运输服务发展新模式。记者从交通

2024-04-27

有“智”更有“质” 春耕尽显“科技范”

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越来越多的科技要素向广袤田野聚集

202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