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修:金乡远近闻名的“蘑菇大王”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导读:今年55岁的周不修是金乡远近闻名的蘑菇大王,现任晨雨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他也记不清自己究竟领过多少荣誉。因为,他的眼里,只有食用菌。 ...

今年55岁的周不修是金乡远近闻名的蘑菇大王,现任晨雨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他也记不清自己究竟领过多少荣誉。因为,他的眼里,只有食用菌。

1980年 他开始研究平菇,与食用菌结缘,到现在已近40年。平菇、银耳、金针菇、猴头菇、羊肚菌小小的食用菌承载着他的梦:把小蘑菇做成大产业、带动乡亲致富! 痴迷技术的研究者 金黄色的是榆黄蘑,那边棚里是榆耳。现在看的这一棚都是猴头菇长成后毛茸茸的非常像猴头化雨镇晨雨食用菌基地的培养棚里周不修滔滔不绝,对各种食用菌如数家珍。他看起来像个普通老农,但只要一说起食用菌立即神采飞扬、判若两人。 爱琢磨、肯钻研、舍得投钱,在食用菌技术研究实践应用方面,周不修比起农业大学的教授也毫不逊色。实验室里,有恒温振荡器、生化培养箱、高压灭菌锅、烘干箱他拿出几管液体菌种介绍说,现在正培养着十几种珍稀菌种的母种,等母种在发酵罐中扩繁生成后,再经过车间培养生成栽培种就可以种植了。原本需要两个月,经过我们研究改进8天就能出(菌种)!周不修指着振荡器上装着液体的小瓶神采飞扬。别看这小小一瓶,可是10万包菌种呢! 目前,晨雨食用菌合作社已成为省级菌种繁育中心,具备年繁育400万瓶各类菌种能力,而周不修研究的无菌接种桶接种等技术 也获得了3项国家专利。 乡亲致富的圆梦人 辛苦钻研出来的技术获得了专利,他却并没有把利专起来,而是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乡亲们。因为,和食用菌纠缠了半辈子的他,一心追求播撒技术火种,让乡亲们通过食用菌产业改变生活,先后总结出10多种菌类高产栽培技术,从配料、接种、生长管理到出菇管理,他都手把手教给了有种植意愿的乡邻。从1983年开始,周不修已经办了几百场食用菌技术培训班。为了带动更多农民,他还投资1000万元成立了晨雨食用菌技术研发培训中心,免费授课,每年培训社员1500余人次,面对面学,手把手教,没有周末,也没有假期,时间基本都花在培养棚、实验室、培训讲座帮农民解决技术问题就是他的休息方式。就这样,周不修把食用菌种植技术播撒到了全县。 土专家的大格局 大公无私源于周不修的大视野、大格局。我一门心思只想做大食用菌产业、带领群众致富。乡村振兴需要更多人参与,需要技术共享。这样的格局,让他把小蘑菇做成了大产业。在他带动下,化雨镇吴海村走上了富裕路,当地300多农户种食用菌 金针菇种植面积最大时达4000余亩,化雨镇也成了全国最大的黄色金针菇种植基地。但几年前,金针菇行情下滑,农民收益衰退。 周不修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意识到是时候转型了。2017年冬,他瞄准了羊肚菌,为了让生长条件苛刻的羊肚菌落户,周不修1年多时间里做了10多种实验,羊肚菌人工栽培模式终获成功。可转眼之间,他又把这些技术传授给了乡亲和同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同行应该是朋友,这样才能博采众长,加上自己的创新,把产业做得更大。周不修反复强调。 谈及目前的打算,他说自己要在提高珍稀菌种创新上下功夫,继续带领晨雨菌业研发团队完善良种基因库,做好珍稀品种的驯化、培育和研发,培养人才、壮大金乡食用菌技术队伍,让农民轻松种菇、轻松卖菇,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谱写金乡菌类产业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这一招让你的蘑菇长得又大又好,赶快学起来!

你是否想过自己动手种植蘑菇呢?今天,我就来教大家如何运用玉米芯培育蘑菇,让你在家也能享受到自己种植的蘑菇美味。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除了玉米芯、石灰粉和蘑菇菌种

2023-11-17

从“初生牛犊”到“果蔬大王”

在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下院村一个叫柿花坡的山头,十多亩梨树枝桠已染上了银妆。相隔不远,满山遍野的猕猴桃树和杨梅树幼苗正迎风飘展。这一带,是当地“果蔬大王”韦金的“地盘”。除了这几

2021-06-25

蘑菇种植施肥方法

蘑菇是一种食用真菌,它不是植物,不需要光合作用,其生长所需营养全部从它的营养土中获得,如果营养土中的营养不够,容易造成蘑菇个体小的情况,这时就要考虑对蘑菇进行追肥了,那么蘑菇要

2021-06-16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要求加强食用野生蘑菇安全教育

今年8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生一起家庭食用野生蘑菇致人中毒死亡事件。为切实防范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再次发生,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9月6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专门发出通知

2019-09-09

西安:误食毒蘑菇 夫妻俩中毒

夫妻两人因食用野蘑菇导致中毒,经过5天抢救目前未脱离危险,病情令人揪心。昨天,记者在西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看到,两台透析机不停地运转,医生正在争分夺秒与死神抗争,抢救生命……夫

201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