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赤蛱蝶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简 介

英文名:Indianpaintedlady
异名:大红蛱蝶
简介:苎麻赤蛱蝶又称为大红蛱蝶,学名VanessaindicaHerbst,异名PyrameisindicaHerbst,属鳞翅目,蛱蝶科,为害苎麻、黄麻、大麻、荨麻、榆树等。全国各地长江以南为苎麻的重要害虫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俄罗斯、菲律宾、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及克什米尔地区。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幼虫吐丝将麻叶卷起,取食叶肉,叶面吃成网状叶脉;被害麻田因叶片包卷,成为一片白色以枝梢生长点及嫩叶受害最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病原物


侵染循环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3代。(2)越冬及虫源。以成虫在田埂、杂草丛中、树林或屋檐等处隐蔽越冬。

形态特征
[形态](1)成虫。体长约20~25mm,翅展45~67mm头部黄褐色,触角黑色球棒状前翅黑褐色,近翅尖处有白色斑7~8个,外缘缘毛上有白色短弧形斑一列;后翅深暗褐色,近外缘橘黄色,其内有黑褐色斑4个,内侧有较大的黑斑4个,排成一列。(2)卵。长圆柱形,约0.7mm,有11~12条纵脊初为橙黄色,近孵化时灰白色,顶部黑色。(3)幼虫。成熟幼虫体长约32~37mm,体色常有变化,一般黄绿色,密布短毛头黄褐色,前胸盾及臀板均为黑褐色,其余各节淡黄色中、后胸各有棘刺4根,腹部1~8节各有7根,9~10节仅有两枝刺胸足黑色有光泽。(4)蛹。长20~26mm,近纺锤形有角背面浅绿色,高低不平中胸及第3、4腹节特别隆起;腹部1~4节背面有金色闪光,2~8节背面有小突起一列。

生活习性
[习性]成虫夜伏麻叶间,白天活动,飞翔力强卵散产于嫩叶上,少数产在叶柄及茎秆上部,每叶产1~2粒3龄前幼虫在顶部吐丝卷叶;3龄后幼虫在茎上部较大叶片上吐丝卷叶,吞食叶片早上7~8时多离开虫苞在叶片停息。

防治方法
[防治](1)农业防治。网捕成虫,摘除虫苞集中杀灭或用拍板拍杀卷叶里的幼虫或蛹在头、二麻收割时,留下一些麻株诱集幼虫,集中消灭。(2)药剂防治。在幼虫3龄前群集为害时或3龄后早晨7~8时幼虫爬出虫苞,往麻秆上部喷洒2.5%辛硫磷粉剂22.5~30kg/hm2,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 1 500倍液。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苎麻缺肥症状有哪些 如何施肥?

摘要:苎麻3360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于苎麻种植来说,正确识别其缺肥症状,掌握科学施肥技巧至关重要。我们来看看苎麻缺乏的症状。苎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于苎麻种植

2022-11-05

要想苎麻种得好,这五大种植要点需牢记!

【导读】在农村,有很多的野草药用价值高,苎麻在农村有野生的,也有专门人工种植的,它是比较重要的纤维作物,叶子蛋白质含量很高,那么要想把苎麻种得好,需要掌握哪些东西呢?一般来说有

2019-05-28

苎麻易种植好管理一年可收获三次,应用前景广阔

俗话说“春脖子短”,美好的春光还没有看够,转眼已经到夏季了。在炎热的夏季,人们都喜欢穿棉麻衣服,因为舒服、吸汗、透气。在人们的印象中,夏季常穿的麻布衣料

2019-05-16

苎麻天牛

简介英文名:异名:简介:学名Paragleneafortunei(Saunders)属分鞘翅目,天牛科,是苎麻的重要害虫之一。为害苎麻、桑树、木槿等。分布于北起吉林(蛟河)、内

2018-11-12

苎麻夜蛾

简介英文名:异名:简介:苎麻夜蛾学名CocytodescaeruleaGuenee。属鳞翅目,夜蛾科。为害苎麻、黄麻、荨麻、亚麻、蓖麻、芝麻、大豆等,是苎麻产区的重要害虫。分布

201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