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发出强农惠农富农的时代最强音


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2月4日,2018年中央1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由新华社受权播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公布为亿万农民送来了政策的春风,发出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时代强音。

  “农,天下之大业也。”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新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播发,这是中央连续十五年将一号文件锁定在“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则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拉开了乡村振兴建设的序幕。

  既管全面又管长远,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进入新世纪以来连续下发的第15个中央一号文件,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意义。立足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政策含金量很高,是一个管全面、管长远的文件”,为实现乡村振兴擘画了新蓝图,发出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时代强音。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有国家战略规划引领,有党内法规保障,有日益健全的法治保障,有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给……一号文件就有助于解决“三农”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堪为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顶层设计。要使“一号文件”发挥最大作用,充分挖掘“三农”潜力和后劲,各地各部门就应既遵循文件基本精神又从实际出发有所创新,将各项中央政策细化、实化、具体化。

  农业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一直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印度夏马尔大学教授库马拉就表示:“过去几年,中国全面振兴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8000多万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而今在一号文件指引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

  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有了清晰的“路线图”,接下来就是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把“施工图”抓紧作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将乡村振兴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作者系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附件下载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


猜你喜欢

聚要素 活市场 惠农民 ——辽宁沈阳农交中心全力打造“四型”农村产权交易机构

林蛙是东北原生态特色产品,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是其产地之一。2023年11月,桓仁县二道沟村在沈阳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沈阳农交中心)挂牌交易的15个林蛙塘项目全部成交,

2024-01-10

让惠农“及时雨”滋润实际种粮农民

近年来,不断攀升的种粮成本成为影响种粮收益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尤其是新型经营主体的种粮意愿。此次出台的两项决定,目标直指农民种粮成本和收益,可以说是真金白银

2021-06-25

种粮补贴资金难落实,应把惠农政策宣传到户

如今,农民兄弟对种粮补贴政策已十分熟悉,而对蔬菜、水产、畜禽、林果以及农产品加工等惠农政策或一知半解,或闻所未闻。因为这些补贴政策要求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生产设施的投入,要经过

2021-04-21

农机购置补贴:农民满意的强农惠农政策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进农业技术的重要载体。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在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要求“提高农

2019-09-19

涝洼地种植雪莲藕,闲置资源焕发出新能量!

要不是时任村支书吴运来多次找刘春峰谈话,他还真下不了回村干的决心。2014年,在外生意正干的风风火火的刘春峰回村了,把130亩没人种,也没人敢承包的涝洼地,一口气“

2019-09-12